显示模组及模具、显示面板及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88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模具、显示面板及贴合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以及第二显示部,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包括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通过将第二显示部设计为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保持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相对平整,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有利于显示模组的稳定性。此外,显示模组的平面和侧面均能显示,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扩大该显示模组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该显示模组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该显示模组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模具、显示面板及贴合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模具、显示面板及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终端产品中,并且根据市场需求由平面显示延伸至侧面显示如二曲显示、四曲显示,这不仅可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还能拓展显示的应用,例如在侧边增加特定功能区等。但是,这种显示方式增加了制作显示面板的难度,具体地,显示模组与盖板的贴合工艺要相对于无曲面的显示屏(圆形屏)与盖板的贴合工艺来说,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存在显示模组的曲面部分与盖板之间贴合精度差的问题。
[0003]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的技术方案,提高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以及第二显示部,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包括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保持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相对平整,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有利于显示模组的稳定性。此外,显示模组的平面和侧面均能显示,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扩大该显示模组的适用范围。
[000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部在垂直于第一显示部延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通过将第二显示部在垂直于第一显示部延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计为等腰梯形,第二显示部设计为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有利于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交界处的限位凹槽;优选地,限位凹槽在第一显示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闭合环状。显示模组贴合盖板时,可以通过限位凹槽与盖板上的限位凸台适配,使得在盖板的平面区和盖板的侧面区的边界形成限位,有利于显示模组贴附在盖板对应的平面区或侧面区,提高了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连接,至少一个连接点位于限位凹槽内。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连接。
[0008]优选地,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通过一个连接点连接;优选地,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连接方式包括:注塑件连接、非贴合面胶连接、卡扣连接、3D打印连接中的任意一种。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通过一个连接点连接。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部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相对,且第一边缘环绕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第四边
缘与第三边缘相连接,连接点到第三边缘的距离等于连接点到第四边缘的距离。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连接点到第三边缘的距离等于连接点到第四边缘的距离。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部远离第一显示部的一侧设置加强层,加强层连续设置且包裹第二显示部的第二边缘。第二显示部远离第一显示部的一侧设置加强层,能够包裹住第二显示部的第二边缘,同时在显示模组和整机中框粘接时,增加整机的粘结面积,提高整机强度。
[001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合板,包括凹槽;和下合板,包括凸起,凸起包括顶面和环绕顶面的侧壁,侧壁为环状锥面,顶面用于吸附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部,侧壁用于吸附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部;其中,在上合板和下合板呈扣合状态时,凸起和凹槽之间限定出密闭腔体,密闭腔体用于容纳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密封腔体具有注胶槽,注胶槽用于向密封腔体内的目标区域注胶,以使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连接、第二显示部的在侧壁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连接,得到第一方面提及的显示模组。该模具实现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设计为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保持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相对平整,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
[001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合板包括对位标记,对位标记用于将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分别与下合板对位,采用对位标记逐步实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对位,有利于提高对位精度。
[0013]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提及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以及第二显示部,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包括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以及盖板,盖板包括朝向显示模组的内表面和远离显示模组的外表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和设置于平面区的边缘的侧面区,侧面区位于平面区的周向方向上;其中,第一显示部贴合于平面区的内表面,第二显示部贴合于侧面区的内表面。该显示面板将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设计为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保持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相对平整。盖板设置为与显示模组适配的结构,能够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有利于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0014]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包括:提供如第一方面提及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以及第二显示部;提供一盖板,盖板包括朝向显示模组的内表面和远离显示模组的外表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和设置于平面区的边缘的侧面区,侧面区位于平面区的周向方向上,且至少部分为曲面,曲面包括与平面区连接的边缘,在内表面上,边缘上设有凸出于内表面的限位凸台,且限位凸台在平面区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将第一显示部贴合于平面区的内表面,第二显示部与侧面区贴合,且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之间的限位凹槽与限位凸台适配,第二显示部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包括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该贴合方法通过将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之间的限位凹槽与限位凸台适配,能够在盖板的平面区和盖板的侧面区的边界形成限位,能够将第一显示部贴合于盖板的平面区的内表面,通过将第一显示部贴合于平面区的内表面,第二显示部与侧面区贴合,提高了显示模组与盖板之间的贴合精度。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将第二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
向外延伸,第二显示部设计为围绕于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能够保持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相对平整,减少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产生的褶皱、气泡,有利于显示模组的稳定性。此外,显示模组的平面和侧面均能显示,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扩大该显示模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部的侧视图。
[0018]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0019]图4所示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以及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围绕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环状锥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延展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交界处的限位凹槽;优选地,所述限位凹槽在所述第一显示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闭合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点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通过一个连接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连接方式包括:注塑件连接、非贴合面胶连接、卡扣连接、3D打印连接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且所述第一边缘环绕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外边缘,所述第四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连接,所述连接点到所述第三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连接点到所述第四边缘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设置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连续设置且包裹所述第二显示部的第二边缘。7.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合板,包括凹槽;和下合板,包括凸起,所述凸起包括顶面和环绕所述顶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为环状锥面,所述顶面用于吸附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部,所述侧壁用于吸附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部;其中,在所述上合板和所述下合板呈扣合状态时,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之间限定出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