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19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壁中开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的外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壁中开设有出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落石收集和雨水灌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挡装置,护坡顶部的碎石向下滚落,经弧形板后,碎石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滚动,通过提高弧形板顶部的高度,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延缓碎石滚落的冲击力,底座挤压变形,缓冲弧形板对凹板的冲击,当外界下雨时,雨水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弧形向下滚落,从漏水槽落至凹板的内部,直到雨水液面没过出水槽,水体流出,流出的水体对植被进行浇灌。被进行浇灌。被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落石收集和雨水灌溉
,具体涉及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边坡坡面防护是指在边坡表面构筑保护层,以防止坡面在风蚀、雨蚀、重力影响以及冻融等自然因素条件下产生剥落、滚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坡面防护是路基边坡防护的重要工程,是铁路使用过程中常见路基病害易发部位。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3006096B的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具有顶面、斜面、底面的坡体,所述坡体的顶面、斜面、底面上均浇筑有混凝土层,位于顶面的所述混凝土层上开设有顶部水槽,位于底面的所述混凝土层上开设有底部水槽,且顶部水槽与底部水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滤杂网,所述坡体内固定安装有储水箱,且储水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顶部水槽与储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下水管,所述底部水槽与储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水管。优点在于:不仅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又可将下雨时产生的雨水进行导流与收集,且可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对护坡上的植被进行浇水养护,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浇水,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0004]但现有技术中,虽然上述专利具有如上的技术优势,但是劣势在于,传统的护坡防护设备在使用时,只能通过直板拦截滚落的碎石,直板采用直面结构,下落的碎石直接冲击板材的外表面,力的方向与板面垂直,由于碎石被突然拦截,碎石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设备上,设备极易冲击损坏,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常是在设备的间隙处添加植被,但是,大量的植被在后续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时浇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壁中开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的外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壁中开设有出水槽,护坡顶部的碎石向下滚落,经弧形板后,碎石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滚动,通过提高弧形板顶部的高度,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延缓碎石滚落的冲击力;
[0006]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内部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卡块,底座挤压变形,缓冲弧形板对凹板的冲击,当外界下雨时,雨水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弧形向下滚落。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弧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与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槽对称开设,从漏水槽落至凹板的内部,直到雨水液面没过出水槽,水体流出,流出的水体对植被进行浇灌。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与配重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内表面与垫板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垫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与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内表面与外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杆的外表面与凹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垫板的下表面与护坡接触,卡块嵌入地面,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和深度,提高摩擦力,防止垫板与护坡产生相对滑动。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重装置包括空心板,所述空心板的壁中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外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部设置有水泥室,配重装置内部的水泥室通过浇筑混凝土,增大空心板与护坡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增大稳定性。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泥室开设在空心板的壁中,所述空心板的外表面与隔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隔板的另一侧种植植被,植被的根须通过矩形槽扎入护坡的土壤中,出水槽内部的水流流出,浇灌植被,不需要定期人工护理,向下冲击外杆,三角块插入坑道的内部,压缩弹簧伸长,插销沿着滑槽的内部斜向下滑动,斜杆转动,迫使垫板的两端弯曲。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板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顶部通过插销滑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壁中开设有滑槽,所述三角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板,随后内杆继续下压,压板沿着三角块的内表面向下滑动,通过挤压压板底部的液压油,迫使橡胶板弯曲变形。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杆的顶端与垫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斜杆的底端与三角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插销的外表面与三角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与三角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与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外表面与三角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内表面与斜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内表面与橡胶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弯曲的橡胶板推动斜板斜向插入地面,当设备整体上移时,外露的斜板防止三角块从护坡的内部拔出,设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0013]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在护坡的外表面挖坑,将连接装置依次插入坑洞中,连接装置在护坡的内部线性排布;
[0015]步骤二:在连接装置的顶部焊接阻挡装置,设备整体一部分外露,另一部分埋藏;
[0016]步骤三:在配重装置内部的水泥室的内部浇筑混凝土,隔板另一侧和矩形槽顶部的空间种植植被。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挡装置,当设备使用时,护坡顶部的碎石向下滚落,经弧形板后,碎石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滚动,通过提高弧形板顶部的高度,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延缓碎石滚落的冲击力,底座挤压变形,缓冲弧形板对凹板的冲击,当外界下雨时,雨水沿着弧形板的外表面弧形向下滚落,从漏水槽落至凹板的内部,直到雨水液面没过出水槽,水体流出,流出的水体对植被进行浇灌。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当设备使用时,垫板的下表面与护坡接触,卡块嵌入地面,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和深度,提高摩擦力,防止垫板与护坡产生相对滑动,配重装置内
部的水泥室通过浇筑混凝土,增大空心板与护坡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增大稳定性,隔板的另一侧种植植被,植被的根须通过矩形槽扎入护坡的土壤中,出水槽内部的水流流出,浇灌植被,不需要定期人工护理。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角块,当设备使用时,向下冲击外杆,三角块插入坑道的内部,压缩弹簧伸长,插销沿着滑槽的内部斜向下滑动,斜杆转动,迫使垫板的两端弯曲,随后内杆继续下压,压板沿着三角块的内表面向下滑动,通过挤压压板底部的液压油,迫使橡胶板弯曲变形,弯曲的橡胶板推动斜板斜向插入地面,当设备整体上移时,外露的斜板防止三角块从护坡的内部拔出,设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阻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包括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阻挡装置(2),所述阻挡装置(2)包括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壁中开设有漏水槽(4),所述漏水槽(4)的外部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6),所述凹板(6)的壁中开设有出水槽(7);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内部设置有内杆(11),所述内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杆(12),所述外杆(12)的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13),所述压缩弹簧(13)的顶部设置有配重装置(14),所述配重装置(14)的外部设置有卡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与弧形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3)的下表面与凹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槽(7)对称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0)的上表面与配重装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5)的内表面与垫板(10)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压缩弹簧(13)的顶端与垫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10)的上表面与凹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10)的内表面与外杆(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杆(12)的外表面与凹板(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14)包括空心板(16),所述空心板(16)的壁中开设有矩形槽(17),所述矩形槽(17)的外部设置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的外部设置有水泥室(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落石收集雨水灌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室(19)开设在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俊晖廖来兴畅振超莫鹏王诗海黄海峰吴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