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技术

技术编号:389911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其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应力调制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应力调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位错填充层、过渡层和应力缓冲层;位错填充层为三维BN层和二维B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过渡层为N型AlGaN层,应力缓冲层为YGaN层和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升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GaN基发光二极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发光二极管,但由于其缺乏同质衬底,往往采用异质衬底进行外延制备。异质衬底(如蓝宝石、Si、SiC、ZnO等)与GaN材质的外延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外延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且容易形成位错产生缺陷,从而降低发光二极管的光效。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外延层与衬底之间引入缓冲层,以缓解晶格失配。最为常见的是引入PVD制备的AlN层作为缓冲层,但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MQW区In组分较高时)虽然AlN层能降低位错密度,但是其并未明显提升发光效率。经分析认为,这主要是AlN层并不能有效地缓解MQW区的压应变,而压应变会形成极化电场,导致空穴电子分离,波函数重叠率降低,辐射复合率下降,发光效率下降,波长均匀性下降。
[0003]此外,GaN基发光二极管中,由于N型层产生的电子移动速度快,浓度高,P型层产生的空穴移动速度慢,浓度低,容易导致电子空穴的复合概率降低,降低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波长均匀性。
[0005]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应力调制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应力调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位错填充层、过渡层和应力缓冲层;所述位错填充层为三维BN层和二维B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所述过渡层为N型AlGaN层,所述应力缓冲层为YGaN层和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位错填充层的周期数为2~10,每个三维BN层的厚度为1nm~3nm,每个二维BGaN层的厚度为10nm~20nm;所述二维BGaN层中B组分占比为0.03~0.1。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N型AlGaN层的厚度为50nm~100nm,其N型掺杂浓度为1
×
10
18
cm
‑3~8
×
10
18
cm
‑3,Al组分占比为0.1~0.3。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应力缓冲层的周期数为10~20,每个YGaN层的厚度为2nm~5nm,每个GaN层的厚度为2nm~10nm;所述YGaN层中Y组分的占比为0.03~0.1。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GaN层的厚度为所述YGaN层厚度的1.2~1.5倍。
[0011]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发
光二极管外延片,其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应力调制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应力调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位错填充层、过渡层和应力缓冲层;所述位错填充层为三维BN层和二维B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所述过渡层为N型AlGaN层,所述应力缓冲层为YGaN层和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维BN层的生长温度为700℃~800℃,生长压力为300torr~600torr,V/B比为200~1000;所述二维BGaN层的生长温度850℃~1000℃,生长压力为50torr~200torr,V/III比为2000~3000,且B/III比为0.1~0.2。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N型AlGaN层的生长温度为950℃~10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GaN层的生长温度为800℃~9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所述GaN层的生长温度为800℃~9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
[0015]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0016]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中,在N型GaN层和多量子阱层之间设置了应力调制层,其包括依次层叠的位错填充层、过渡层和应力缓冲层。位错填充层为三维BN层和二维B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更好地阻挡各种位错,使其发生扭转、湮灭,大幅降低了向多量子阱层延伸的位错的密度,避免在多量子阱层形成过多的非辐射复合中心。过渡层为N型AlGaN层,一者其可进一步降低位错密度,且阻止杂质向上延伸;二者通过N型掺杂可有效提高电子的横向扩展能力。应力缓冲层为YGaN层和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这种结构可有效地释放应力,避免多量子阱层内积累过多的压应变,从而弱化了多量子阱层中的极化电场,提升了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复合概率,提升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同时,YGaN层与GaN层的生长条件相似(尤其是生长温度),可避免热应力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错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应力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参考图1~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包括衬底100、依次层叠于衬底100上的缓冲层200、非掺杂GaN层300、N型GaN层400、应力调制层500、多量子阱层600、
电子阻挡层700和P型GaN层800。其中,应力调制层500包括依次层叠于N型GaN层400上的位错填充层510、过渡层520和应力缓冲层530。
[0020]其中,位错填充层510为三维BN层511和二维BGaN层512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使得残余位错发生多次扭折、湮灭,进而切断位错延伸通道,大幅降低延伸至多量子阱层600的位错密度。具体的,位错填充层510的周期数为2~15,示例性的为3、5、7、9、11或13,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2~10。
[0021]其中,三维BN层511主要以岛状生长模式生长,即其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岛,以引导后续二维BGaN层512的生长,切断位错缺陷。具体的,三维BN层511的厚度为0.5nm~5nm,当其厚度<0.5nm时,所形成岛状结构的高度过低,难以有效湮灭位错;当其厚度>5nm时,对电子的阻挡作用过强,进入多量子阱层600的电子少,降低发光效率。示例性的,三维BN层511的厚度为0.8nm、1.5nm、2.2nm、2.9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应力调制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应力调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位错填充层、过渡层和应力缓冲层;所述位错填充层为三维BN层和二维B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所述过渡层为N型AlGaN层,所述应力缓冲层为YGaN层和GaN层交替层叠形成的周期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错填充层的周期数为2~10,每个三维BN层的厚度为1nm~3nm,每个二维BGaN层的厚度为10nm~20nm;所述二维BGaN层中B组分占比为0.03~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AlGaN层的厚度为50nm~100nm,其N型掺杂浓度为1
×
10
18
cm
‑3~8
×
10
18
cm
‑3,Al组分占比为0.1~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层的周期数为10~20,每个YGaN层的厚度为2nm~5nm,每个GaN层的厚度为2nm~10nm;所述YGaN层中Y组分的占比为0.03~0.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GaN层的厚度为所述YGaN层厚度的1.2~1.5倍。6.一种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杰曹斌斌程龙高虹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