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08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以及分别对应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的域内节点;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第一总线连接至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以构成第一主干网络;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总线连接到对应的域内节点构成第二主干网络。采用以上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可以解决现有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存在的传输速率慢、丢包率高、可靠性差、易受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度和速率,满足了整车的网络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深入发展,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处于由分布式向域控制器深化阶段,整车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不断合并减少。基于车辆的业务功能,可将整车划分为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业务控制器。通过各区域控制器之间的网络通讯,进而实现车辆的相应业务功能。
[0003]随着自动驾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局域互联网(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总线的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存在传输速率慢、丢包率高、可靠性差、易受干扰等缺点,因此亟需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解决上述缺陷以满足整车的网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存在的传输速率慢、丢包率高、可靠性差、易受干扰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6]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以及分别对应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的域内节点;
[0007]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第一总线连接至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以构成第一主干网络;
[0008]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总线连接到对应的域内节点构成第二主干网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通讯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
[0010]控制业务控制器发出车辆控制指令,车辆控制指令通过第一总线发送至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中至少之一;
[0011]控制对应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的目标域内节点执行车辆控制指令。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通过使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第一总线连接至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以构成第一主干网络;发
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总线连接到对应的域内节点构成第二主干网络。采用以上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可以解决现有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存在的传输速率慢、丢包率高、可靠性差、易受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度和速率,满足了整车的网络需求。
[001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通讯设计架构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以太网电源方案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CAN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7]实施例一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以及分别对应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的域内节点;其中,发动
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第一总线连接至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以构成第一主干网络;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总线连接到对应的域内节点构成第二主干网络。
[002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业务控制器可以理解为基于车辆的业务功能进行划分的区域控制器,业务控制器可以包括:动力域核心控制器、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等。发动机舱域控制器可以是指用于控制车辆的发动机、惯性导航、冗余制动、转向助力等车辆控制功能的区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可以是指用于控制车辆的灯光系统、中控门锁、低频天线、数字钥匙、网关等车辆控制功能的区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可以是指用于控制车辆的整车制动、转向、悬架等车辆横向、纵向、垂向相关的控制功能的区域控制器。域内节点可以理解为用于控制车辆实现某种特定业务功能的控制器,域内节点可以分别由对应的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控制进行控制,示例性的,发动机舱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可以包括:前电机控制单元、组合惯导系统、冗余制动控制单元、转向助力系统等,车身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可以包括:组合开关、数字钥匙、射频收发器、右前门控制器等,底盘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可以包括:后尾灯系统、后电机控制单元、功放系统、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通讯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发动机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以及分别对应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所述底盘域控制器的域内节点;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第一总线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控制器以构成第一主干网络;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总线连接到对应的所述域内节点构成第二主干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动力域核心控制器、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前电机控制单元、组合惯导系统、冗余制动控制单元、转向助力系统,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组合开关、数字钥匙、射频收发器、右前门控制器,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对应的域内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后尾灯系统、后电机控制单元、功放系统、充电机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动力域核心控制器、所述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两两之间通过第一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或第一可变速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或第二可变速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与对应的所述域内节点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发动机舱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动力域核心控制器、所述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之间还包括一路100base

T1以太网通讯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之间还包括一路100base

T1以太网通讯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与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之间还包括一路1000base

T1以太网通讯连接;所述底盘域控制器与所述动力域核心控制器之间还包括一路100bas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棣元尹光雨焦育成廖波李海波张凯吴茜赵目龙王强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