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04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1~0.03%;Si:0.40~0.60%;Mn:0.50~0.60%;P≤0.015%;S≤0.003%;Cr:3.0~3.5%;Ni:0.05~0.15%;Cu:≤0.10%;Alt:0.020~0.045%;Ti:0.0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耐候钢
,具体涉及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耐候钢具有极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相对普通耐候钢钢耐大气腐蚀性提高约一倍以上,可显著提高其服役寿命。广泛应用于铁道车辆、集装箱、桥梁、建筑、塔架等户外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钢结构及装备制造,延长服役寿命。在“双碳”的大背景和绿色环保的大趋势下,高耐候钢也朝着长寿、轻量化方向不断发展,耐候钢作为低碳绿色钢铁材料,可降低全生命周期对资源、能源等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高耐候钢仍存在耐腐蚀领域较为单一的情况,不耐酸腐蚀,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不足,如果能解决上述问题,其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提升。
[0003]如专利公开号为CN 10690642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耐蚀型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3%;Si≤0.10%;Mn:0.1

0.5%;P≤0.015%;S≤0.005%;Nb:0.03—0.05%;Ti:0.02

0.05%;Cr:4.0

6.0%;Ni:0.4

0.6%;Cu:0.4

0.6%,Al:0.02

0.06%,该专利成本较高,且用途单一,只耐普通工业大气,只能用于腐蚀环境较弱的地区如中西部、西北,而海南等沿海高湿热环境,或重庆等高湿酸雨性大气环境就限制明显。
专利技术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其同时具有耐大气腐蚀性及耐含Cl酸性介质腐蚀性的特点,可用于铁路车辆、桥梁、光伏支架等行业。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1~0.03%;Si:0.40~0.60%;Mn:0.50~0.60%;P≤0.015%;S:≤0.003%;Cr:3.0~3.5%;Ni:0.05~0.15%;Cu:≤0.10%;Alt:0.020~0.045%;Ti:0.055

0.10%;Sb:0.05~0.15%;且Ni/Cu>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0007]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组织面积占比<6%。
[0008]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屈服强度ReL≥350MPa,抗拉强度Rm≥490MPa,A≥22%;并具备良好的通卷性能稳定性,长度方向力学性能波动<50MPa;

60℃KV2冲击功≥80J;72h周浸腐蚀试验下对比Q345B,相对腐蚀率<27%;10%H2SO4+3.5%NaCl条件下,腐蚀速率小于0.6g/(m2·
h)。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深脱硫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

炉外精炼

连铸

加热

轧制

分段冷却

卷取

冷却至室温。
[0010]铁水深脱硫至≤0.003%;采用LF+RH双精炼,RH真空脱碳时间≥5min,出站温度≥1550℃。
[0011]连铸步骤中,钢水浇铸中包温度控制在1520℃~1550℃,液面波动≤
±
5mm,连铸坯拉速控制在1.0~1.5m/min,投用动态轻压下提高连铸坯内部质量。
[0012]连铸步骤中,采用保护渣进行保护浇铸;所述保护渣碱度为0.80~1.0,粘度0.10~0.20Pa
·
S。
[0013]加热步骤中,一加段温度≤1070℃,二加段时间+均热时间≤80min,在炉时间120~200min,出炉温度1150℃~1230℃,促进奥氏体均匀化和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充分固溶;同时避免加热时间过长,低熔点Cu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富集,导致热轧卷边部产生裂纹缺陷;加热炉采用还原气氛,空气过剩系数小于0.8,减少加热过程中板坯表面Fe的氧化烧损,抑制Cu富集。
[0014]轧制步骤中,粗轧阶段轧制温度控制在1050℃以上,累计压下率≥80%;精轧阶段采用7机架四辊轧机连轧,精轧开轧温度≤1030℃,累计变形量≥85%,精轧终轧温度为840~900℃。
[0015]分段冷却步骤中,钢卷尾部往往因为大量残存的冷却水,导致温度过低,造成尾部与其余部位性能相比波动性较大,因此在钢带的尾部30米进行温度补偿,从头至尾温度成“L型”,温度补偿为25

30℃,这样可避免钢带尾部降温过快,造成通卷性能不均一。
[0016]卷取步骤中,卷取温度550~630℃;卷取后,钢卷运输线上的鞍座表面采用隔热保温设计,隔热材质导热系数<0.2W/(m
·
K),避免钢卷底部因快速冷却,导致底部温降较大,造成通卷性能不均一。卷取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中,其各成分作用及控制如下:
[0018]超低C+Ti微合金化:本专利技术采用超低C设计,在保证钢材强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塑韧性,因此本专利技术C含量严格控制在0.01~0.03%;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抑制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粗化,降低液相Cu在奥氏体晶界的富集程度,提高边部质量;超低C和较高Ti组合,使得碳化物的完全形成,既保证了强度,又纯净了钢基体,使之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将其含量控制在0.055%~0.10%。
[0019]Si:Si是提高耐蚀性能的经济性元素,但是较高含量的Si易导致耐蚀钢板表面条状压氧缺陷,这种表面缺陷难以在除鳞过程中去除,所以本专利技术控制Si在0.40~0.60%。
[0020]Mn:Mn通过固溶强化作用显著提高厚规格耐蚀钢强度,但是高Mn会使显微组织中产生带状组织,这种不均匀分布的带状组织是引起低温韧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较高含量的Mn会在铸坯厚度中心位置形成MnS夹杂从而恶化冲击韧性,为减少带状组织和MnS夹杂的产生,控制Mn含量在0.50~0.60%。
[0021]Cr、Ni、Cu复合添加:Cr:3.0~3.5%;Ni:0.05~0.15%;Cu:≤0.10%。Cr是本专利技术中最主要的耐蚀元素,高含量的Cr由于在表面形成致密的Cr2O3,显著提高钝化能力,阻碍了基体的进一步腐蚀。Cu也是显著提高耐蚀性的元素,但是Cu作为低熔点元素易引起晶界偏聚,导致“铜脆”缺陷出现,故本专利技术采用低Cu设计,同时添加适量的Ni抑制Cu的析出,控制Ni/Cu>1,改善低温冲击性能。以上三种耐蚀元素的协同作用,在表面富集形成致密的稳定性锈层,阻止腐蚀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1~0.03%;Si:0.40~0.60%;Mn:0.50~0.60%;P≤0.015%;S:≤0.003%;Cr:3.0~3.5%;Ni:0.05~0.15%;Cu:≤0.10%;Alt:0.020~0.045%;Ti:0.055

0.10%;Sb:0.05~0.15%;且Ni/Cu>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屈服强度ReL≥350MPa,抗拉强度Rm≥490MPa,A≥22%;并具备良好的通卷性能稳定性,长度方向力学性能波动<50MPa;

60℃KV2冲击功≥80J;72h周浸腐蚀试验下对比Q345B,相对腐蚀率<27%;10%H2SO4+3.5%NaCl条件下,腐蚀速率小于0.6g/(m2·
h)。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350MPa级全天候高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深脱硫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

炉外精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践胡学文何博王海波郭锐汪飞孙照阳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