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03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包括外模机构,所述外模机构包括四组支撑件,四组所述支撑件围合形成外框形结构,每组所述支撑件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位于外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内模机构与外模机构之间的间隙以及内模机构上侧的内腔共同形成浇筑预制墙体的浇筑区;所述内模机构包括四个内模板、四个直角块以及顶板,四个所述直角块与四组支撑件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可将通过机械自动的将支撑件进行拆除,其中电气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系统完成,结合软件实现内、外模板自动拆装、外模自振动脱离的各工艺动作协调,以确保安全生产。以确保安全生产。以确保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造
,具体涉及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MIC体系所谓的“组装合成”(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MIC)建筑法是指将预制组件厂房生产的独立组装合成组件(已完成饰面、装置及配件的组装工序)运送至工地,再装嵌成为建筑物的一种建筑技术。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法,采用“先装后嵌”的概念,把大部分人手密集和需时较长的工序先在预制工场完成,以缩短工地施工时间和减少对工地人手的需求,从而提升生产力,并加强工地安全和工程质量监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现有的MIC体系进行,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如目前主要是人工进行拆装外模,此种的施工方式效率太低,且外模脱离时预制墙体易出现脱落的迹象,位于其内部的内模不易进行脱离。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解决了目前主要是人工进行拆装外模,施工方式效率太低,且外模脱离时预制墙体易出现脱落的迹象,位于其内部的内模不易进行脱离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包括
[0006]外模机构,所述外模机构包括四组支撑件,四组所述支撑件围合形成外框形结构,每组所述支撑件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
[0007]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位于外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内模机构与外模机构之间的间隙以及内模机构上侧的内腔共同形成浇筑预制墙体的浇筑区;所述内模机构包括四个内模板、四个直角块以及顶板,四个所述直角块与四组支撑件一一对应,四个所述直角块分别位于四个内模板的连接处围合形成内框形结构,所述顶板位于内框形结构上端内部,所述内框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控制内模板与直角块同步向内部收缩的第一液压伸缩缸、以及顶板竖向移动第二液压伸缩缸。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外模板、L形支撑板以及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板固定于外模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杆安装于外模板与L形支撑板的竖向部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外模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
[0010]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与纵向移动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滑轨滑块件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滑轨滑块件的滑块上固定有纵板,所述纵向移动组件设置于在纵板上,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纵板上的第二滑轨滑块件以及第二驱动件。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一移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移动电机固定于纵板的底部,所述纵板的输出端固定有与第一齿
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移动电机、第二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移动电机固定于纵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支撑件的底部,所述第二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
[0013]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内模机构的下侧,所述底座的外侧延伸至浇筑区的底部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直角块与内模板均通过导向件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导向件包括竖杆、滑动套筒以及光轴;所述竖杆固定于底座的上侧,所述滑动套筒安装于竖杆,所述光轴滑动安装于滑动套筒内,所述光轴外端固定于内模板或直角块,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固定于与内模板对应的竖杆上,四个所述内模板与四个直角块的内侧均开设有对应的凹槽。
[0015]优选的,相邻两个支撑件的衔接处设置通过连接机构锁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撑件上侧的卡扣电机以及固定于另一个支撑件上侧的卡扣液压缸,所述卡扣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远离卡扣电机的一端开设有锁定内孔,所述卡扣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有与锁定内孔适配的锁定杆。
[0016]优选的,所述直角块与其两侧的内模板通过伸缩件连动连接,所述伸缩件包括立块、两个第三液压伸缩缸以及两个滚轮,所述立块固定于直角块的内侧,且所述内模板与立块之间的夹角为45
°
,两个所述第三液压伸缩缸分别固定于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滚轮分别安装于第三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且两个所述滚轮分别与两侧的内模板内侧接触。
[001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可将通过机械自动的将支撑件进行拆除,其中电气控制部分采用PLC完成,结合软件实现内、外模板自动拆装、外模自振动脱离的各工艺动作协调,以确保安全生产。
[0019]2、通过第一液压伸缩缸与伸缩件的配合,可使得直角块与内模板同步进行内缩或扩张,确保了两者衔接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侧围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内侧围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水平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为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数字表示:
[0030]1‑
支撑件;11

外模板;12

L形支撑板;13

支撑杆;2

水平移动机构;21

第一滑轨滑块件;22

第一齿条;23

第一移动电机;24

第一齿轮;25

纵板;26

第二滑轨滑块件;27

第二移动电机;28

第二齿轮;29

第二齿条;3

振动电机;4

顶板;41

第二液压伸缩缸;42

承载座;5

浇筑区;6

连接机构;61

卡扣电机;62

翻转块;63

卡扣液压缸;64

锁定杆;7

内侧围件;71

内模板;72

直角块;73

伸缩件;731

立块;732

第三液压伸缩缸;733

滚轮;74

导向件;741

竖杆;742

滑动套筒;743

光轴;75

第一液压伸缩缸;76

凹槽;8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机构,所述外模机构包括四组支撑件,四组所述支撑件围合形成外框形结构,每组所述支撑件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位于外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内模机构与外模机构之间的间隙以及内模机构上侧的内腔共同形成浇筑预制墙体的浇筑区;所述内模机构包括四个内模板、四个直角块以及顶板,四个所述直角块与四组支撑件一一对应,四个所述直角块分别位于四个内模板的连接处围合形成内框形结构,所述顶板位于内框形结构上端内部,所述内框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控制内模板与直角块同步向内部收缩的第一液压伸缩缸、以及顶板竖向移动第二液压伸缩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外模板、L形支撑板以及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板固定于外模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杆安装于外模板与L形支撑板的竖向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与纵向移动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滑轨滑块件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滑轨滑块件的滑块上固定有纵板,所述纵向移动组件设置于在纵板上,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纵板上的第二滑轨滑块件以及第二驱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一移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移动电机固定于纵板的底部,所述纵板的输出端固定有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集成房生产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烯睿郑建强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