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酸化解堵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94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酸化解堵体系,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主要由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酸化解堵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酸化解堵体系,属于油田化学


技术介绍

[0002]酸化作业是解除油井钻完井及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地层伤害、改善储层渗透性能、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在生产实践中,酸液对油井金属管材的存在严重腐蚀。为了减轻酸液对管柱的腐蚀,可以通过多次提下管柱的作业方式对油井进行酸化作业,但是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作业周期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不动管柱施工作业,可以在不动管柱施工中改造井口保护器,改变施工工艺来实现酸化作业,但是这种方式的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也可以在酸化解堵体系中加入缓蚀剂,现场利用油套环空注入酸液,最终反挤不动管柱酸化解堵体系相关药剂,防止酸液对泵、油管、杆的腐蚀,进而降低作业费用,提高油井的生产时效。
[0003]酸化缓蚀剂由于具有用量少、施工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附加设备(如电化学保护)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在酸化施工过程中,目前主要依靠向酸液中添加酸化缓蚀剂而抑制酸液对井下管柱和设备的腐蚀。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缓蚀剂的种类越来越多,作用功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常规无机盐类缓蚀剂,例如亚硝酸盐、钨酸盐等,虽然具有较低的价格,但是用于酸化解堵时,存在缓蚀效率低,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用于解决常规无机盐类缓蚀剂存在缓蚀效率低,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化解堵体系。r/>[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主要由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

0405组成;所述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

0405的质量比为1:4:7。
[0008]本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为氧化膜型缓蚀剂,可以通过分子或离子在金属表面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形成吸附保护膜而抑制介质对金属的腐蚀,具有高温抗腐蚀能力好、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良好的优点,能够有效地抑制酸液对管柱和套管的腐蚀。
[0009]优选地,所述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亚硝酸盐能使钢铁表面生成致密钝化膜。
[0010]优选地,所述钨酸盐为钨酸钠。钨酸盐可以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
[0011]酸洗缓蚀剂SGR

0405可以阻止水与水中溶解氧向金属表面的扩散。
[0012]本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体系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酸化解堵体系,包括前置液、主处理液、后置液和顶替液;所述前置液、主处理液、后置液和顶替液中均添加有上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
[0014]本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体系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对套管、油管、抽
油泵等井下工具有腐蚀性小的优点。
[0015]优选地,前置液由水和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7份、有机酸3份、上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表面活性剂0.3份、互溶剂5份。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置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7份、有机酸3份、上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表面活性剂0.3份、互溶剂5份、水82.65份。
[0017]由于柠檬酸和乙酸可以水解产生更多H
+
,具有深部酸化的有益效果,优选地,前置液中,所述有机酸由柠檬酸和乙酸组成,柠檬酸和乙酸的质量比为4:1。
[0018]优选地,前置液中,所述防膨剂由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组成,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的质量比为7:1。以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作为防膨剂,由于两者可以产生带正电荷的多核离子,这种离子带有六个或更多的电荷,能紧密地吸引粘土表面上的负电荷与粘土形成八面体结构,而阻止粘土的膨胀与分散,使得防膨剂具有防止储层中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的效果,进而使油田注水的视吸水指数(视吸水指数是指注水井日注入量与井口压力的比值)大幅度提高。
[0019]优选地,前置液中,所述防乳化剂主要由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组成,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4:5:7。进一步地,前置液中,所述防乳化剂由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组成,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4:5:7。以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防乳化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油酸乳化,避免乳堵;降低流体表面张力,利于压裂酸化后排液;保持和改善地层水润湿,进一步提高压裂酸化效果。
[0020]优选地,前置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聚醚L61和水组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聚醚L61和水的质量比为20:1:30:49。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和聚醚L61可以吸附在岩石孔道表面,将孔道表面已形成的“水膜”驱赶,同时可以将岩石孔道表面反转为强疏水作用,进而改变岩石润湿性。
[0021]优选地,前置液中,所述互溶剂由氯化胆碱、KCl和水组成,氯化胆碱、KCl和水的质量比为3:1:6。氯化胆碱、KCl可以加快成分互溶,进而具有增大有效成分的有益效果。
[0022]优选地,主处理液由水和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12份、磷酸7份、柠檬酸4份、乙酸1份、氢氟酸2份、上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5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助排剂0.5份、阻垢剂1份、互溶剂0.5份、铁离子稳定剂3份、表面活性剂1份。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12份、磷酸7份、柠檬酸4份、乙酸1份、氢氟酸2份、上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5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助排剂0.5份、阻垢剂1份、互溶剂0.5份、铁离子稳定剂3份、表面活性剂1份、水65.45份。
[0024]优选地,主处理液中,所述防膨剂由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组成,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的质量比为7:1。以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作为防膨剂,由于两者可以产生带正电荷的多核离子,这种离子带有六个或更多的电荷,能紧密地吸引粘土表面上的负电荷与粘土形成八面体结构,而阻止粘土的膨胀与分散,使得防膨剂具有防止储层中粘土矿物水化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

0405组成;所述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

0405的质量比为1:4: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所述钨酸盐为钨酸钠。3.一种酸化解堵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液、主处理液、后置液和顶替液;所述前置液、主处理液、后置液和顶替液中均添加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化解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液由水和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7份、有机酸3份、所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表面活性剂0.3份、互溶剂5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化解堵体系,其特征在于,前置液中,所述有机酸由柠檬酸和乙酸组成,柠檬酸和乙酸的质量比为4:1;前置液中,所述防膨剂由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组成,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的质量比为7:1;前置液中,所述防乳化剂主要由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组成,硫酸钾、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4:5:7;前置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聚醚L61和水组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聚醚L61和水的质量比为20:1:30:49;前置液中,所述互溶剂由氯化胆碱、KCl和水组成,氯化胆碱、KCl和水的质量比为3:1:6。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化解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处理液由水和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盐酸12份、磷酸7份、柠檬酸4份、乙酸1份、氢氟酸2份、所述酸化解堵用缓蚀剂1.5份、防膨剂1份、防乳化剂0.05份、助排剂0.5份、阻垢剂1份、互溶剂0.5份、铁离子稳定剂3份、表面活性剂1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化解堵体系,其特征在于,主处理液中,所述防膨剂由3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对苯二胺组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张洋耿俊巍耿惠平袁雄标李占林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