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88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脱敏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所述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使用探针确认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和范围;工作人员利用C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敏治疗
,具体为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现有脱敏方法包括药物脱敏、电子脱敏、激光脱敏、树脂脱敏,效果不一,无论采用脱敏药物涂擦法还是使用仪器辅助导入,药物与牙面的接触时间短,渗透程度浅,不能对牙本质小管产生良好的封闭性和耐久性,导致效果不明显或很快失效,总体来说三个月后效果不显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论采用脱敏药物涂擦法还是使用仪器辅助导入,药物与牙面的接触时间短,渗透程度浅,不能对牙本质小管产生良好的封闭性和耐久性,导致效果不明显或很快失效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所述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工作人员口腔检查时使用探针确认患者牙体敏感的位置和范围;
[0008]步骤二:工作人员利用CAD

CAM制取技术扫描获取患者口腔内的牙齿数据,根据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的牙齿模型,然后再根据检查时探针确认的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在牙齿模型对应的牙位进行标记,并在该牙面涂覆一层约0.5毫米厚的材料,形成“储药池”;/>[0009]步骤三:使用真空加热成型设备加热形成一层厚度为0.5毫米的薄膜,减去多余材料,精确修剪牙列套,留出0.2毫米至0.3毫米的牙龈缓冲区,避开系带、隆凸等解剖结构,并且再次在对应的牙列套位置进行标记;
[0010]步骤四:使用流水加压冲洗牙齿表面后,干燥牙面;
[0011]步骤五:取适量脱敏剂置于牙列套所标记的牙位中,并使用探针将其涂布均匀后,协助患者戴入牙列套,保持30分钟后,使用大量清水漱洗,诊室治疗结束;
[0012]步骤六:患者离院后,每日一次,重复步骤五进行家庭脱敏治疗;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CAD

CAM制取技术,可替代大多数临床情况下的传统印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修复体制作体验。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标记方式采用红色记号笔进行,标记形状封闭的圆形。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真空加热成型设备时,抽气时间持续15至20秒,以确保成形,将加热器移开后,待模片变凉即可取下。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脱敏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硝酸钾和磷酸氢钙,碳酸钙,钾离子能作用于牙本质小管的神经末梢,干扰神经传导,阻断神经细胞对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缓解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磷酸氢钙和碳酸钙则能堵塞牙本质小管,从而达到脱敏效果。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该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通过牙列套序列给药,除首次需在诊室治疗完成外,余操作均由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简化了治疗操作过程,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患者依从性好,经牙列套给药,药物局限于患处的小空间中,药量小、药物作用集中,并不对其他组织产生影响,使用时能保证药物与患牙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和足够的浓度,有利于药物更有效的封闭牙本质小管,而进入口腔的药物总量减少,提高了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缩短了治疗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步骤一:工作人员口腔检查时使用探针确认患者牙体敏感的位置和范围;
[0023]步骤二:工作人员利用CAD

CAM制取技术扫描获取患者口腔内的牙齿数据,根据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的牙齿模型,然后再根据检查时探针确认的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在牙齿模型对应的牙位进行标记,并在该牙面涂覆一层约0.5毫米厚的材料,形成“储药池”;
[0024]步骤三:使用真空加热成型设备加热形成一层厚度为0.5毫米的薄膜,减去多余材料,精确修剪牙列套,留出0.2毫米至0.3毫米的牙龈缓冲区,避开系带、隆凸等解剖结构,并且再次在对应的牙列套位置进行标记;
[0025]步骤四:使用流水加压冲洗牙齿表面后,干燥牙面;
[0026]步骤五:取适量脱敏剂置于牙列套所标记的牙位中,并使用探针将其涂布均匀后,协助患者戴入牙列套,保持30分钟后,使用大量清水漱洗,诊室治疗结束;
[0027]步骤六:患者离院后,每日一次,重复步骤五进行家庭脱敏治疗;
[0028]实施例二:
[0029]步骤一:工作人员口腔检查时使用探针确认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和范围,并通过聚醚橡胶印模材料制取印模;
[0030]步骤二:工作人员利用印模灌制硬石膏模型,并根据口腔检查时探针确认的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在硬石膏模型对应的牙位进行标记,并在该牙面涂覆一层约0.5毫米厚的材料,形成“储药池”;
[0031]步骤三:使用真空加热成型设备加热形成一层厚度为0.5毫米的薄膜,减去多余材料,精确修剪牙列套,留出0.2毫米至0.3毫米的牙龈缓冲区,避开系带、隆凸等解剖结构,并且再次在对应的牙列套位置进行标记;
[0032]步骤四:使用流水加压冲洗牙齿表面后,干燥牙面;
[0033]步骤五:取适量脱敏剂置于牙列套所标记的牙位中,并使用探针将其涂布均匀后,协助患者戴入牙列套,保持一小时后,使用大量清水漱洗,诊室治疗结束;
[0034]步骤六:患者离院后,每日一次重复步骤五进行家庭脱敏治疗;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牙列套序列给药,除首次需在诊室治疗完成外,余操作均由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简化了治疗操作过程,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患者依从性好,经牙列套给药,药物局限于患处的小空间中,药量小、药物作用集中,并不对其他组织产生影响,使用时能保证药物与患牙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和足够的浓度,有利于药物更有效的封闭牙本质小管,而进入口腔的药物总量减少,提高了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缩短了治疗时间,经实验发现,使用牙列套放置脱敏剂来治疗牙齿敏感疗效远高于单纯涂抹治疗,牙列套与脱敏糊剂行成良好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远期疗效更佳。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本质过敏症使用的牙列套给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口腔检查时使用探针确认患者牙体敏感的位置和范围;步骤二:工作人员利用CAD

CAM制取技术扫描获取患者口腔内的牙齿数据,根据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的牙齿模型,然后再根据检查时探针确认的患者牙体敏感位置在牙齿模型对应的牙位进行标记,并在该牙面涂覆一层约0.5毫米厚的材料,形成“储药池”;步骤三:使用真空加热成型设备加热形成一层厚度为0.5毫米的薄膜,减去多余材料,精确修剪牙列套,留出0.2毫米至0.3毫米的牙龈缓冲区,避开系带、隆凸等解剖结构,并且再次在对应的牙列套位置进行标记;步骤四:使用流水加压冲洗牙齿表面后,干燥牙面;步骤五:取适量脱敏剂置于牙列套所标记的牙位中,并使用探针将其涂布均匀后,协助患者戴入牙列套,保持30分钟后,使用大量清水漱洗,诊室治疗结束;步骤六:患者离院后,每日一次,重复步骤五进行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敏姜永苟丹袁媛吕文静薛磊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