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62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免疫荧光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第一聚集直径参数、第一聚集形状参数、第一轮廓荧光参数、第一内部荧光参数、第二聚集直径参数、第二聚集形状参数、第二轮廓荧光参数及第二内部荧光参数,利用目标神经网络进行前向传播计算,得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根据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判断绿色荧光区域是否为灰区,若是,则根据二次分类输出参数对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完若不是,则根据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实验室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测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检测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检测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免疫荧光


技术介绍

[0002]耶氏肺孢子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物种的肺中。耶氏肺孢子菌的易感人群包括早产儿、免疫缺陷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的患者。当耶氏肺孢子菌渗入肺组织后,会导致呼吸困难、发热和咳嗽。对耶氏肺孢子菌进行早期检测并结合适当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的机会。目前,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验诊断主要是通过放射学技术和对呼吸道标本进行染色寻找肺孢子菌包囊和滋养体完成的。常见的染色剂有甲苯胺蓝、六亚甲基四胺银或吉姆萨等。
[0003]由于常见的染色剂存在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敏感度较低的问题,Bio

Red公司开发了一套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即利用单克隆抗体与耶氏肺孢子菌的包囊、滋养体、孢子体和细胞外基质等特异性结合,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化学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低水平背景荧光的高度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该方法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敏感度较高,但绿荧光背景杂质较多,对于耶氏肺孢子菌的形态解读规则不明确,致使实验室难以利用该方法的试剂盒获得明确的检测结果,从而易导致实验室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测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实验室对耶氏肺孢子菌的荧光染色结果判读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处理样本的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在所述样本染色图像中识别绿色荧光区域,在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依次提取荧光聚集区,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
[0007]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对所述荧光聚集区进行排序,得到荧光聚集序列,在所述荧光聚集序列中提取第一荧光聚集区、第一聚集直径参数、第二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聚集直径参数;
[0008]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形状识别,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
[0009]根据预设的形状参数转换表分别将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转换为第一聚集形状参数及第二聚集形状参数;
[0010]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轮廓光色识别,得到第一轮廓
荧光色及第二轮廓荧光色;
[0011]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内部光色识别,得到第一内部荧光色及第二内部荧光色;
[0012]根据预设的光色参数转换表分别将所述第一轮廓荧光色、第二轮廓荧光色、第一内部荧光色及第二内部荧光色转换为第一轮廓荧光参数、第二轮廓荧光参数、第一内部荧光参数及第二内部荧光参数;
[0013]根据所述第一聚集直径参数、第一聚集形状参数、第一轮廓荧光参数、第一内部荧光参数、第二聚集直径参数、第二聚集形状参数、第二轮廓荧光参数及第二内部荧光参数,利用预构建的目标神经网络进行前向传播计算,得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
[0014]根据所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绿色荧光区域是否为灰区;
[0015]若所述绿色荧光区域是灰区,则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二次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得到二次分类输出参数,根据所述二次分类输出参数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完成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
[0016]若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不是灰区,则根据所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完成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
[0017]可选地,所述获取待处理样本的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包括:
[0018]对所述待处理样品进行涂片染色,得到样本涂片;
[0019]利用预构建的荧光显微镜扫描所述样本涂片,得到样本染色图像。
[0020]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包括:
[0021]提取所述荧光聚集区的外部轮廓图形;
[0022]按照预定的间距单元在所述外部轮廓图形上选取区域尺寸标定点集;
[0023]在所述区域尺寸标定点集中依次选取尺寸标定起点,在所述区域尺寸标定点集中去除所述尺寸标定起点,得到尺寸标定终点集;
[0024]将所述尺寸标定起点依次与所述尺寸标定终点集中的尺寸标定终点依次连接,得到聚集区域直径集;
[0025]在所述聚集区域直径集中提取最小聚集区域直径及最大聚集区域直径,根据所述最小聚集区域直径及最大聚集区域直径构建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
[002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对所述荧光聚集区进行排序,得到荧光聚集序列,包括:
[0027]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利用预构建的直径公式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聚集直径参数,得到聚集直径参数集;
[0028]对所述聚集直径参数集中的聚集直径参数从大至小进行排序,得到聚集直径参数序列;
[0029]依次获取所述聚集直径参数序列中每个聚集直径参数对应的荧光聚集区,得到荧光聚集序列。
[0030]可选地,所述直径公式,如下所示:
[0031][0032]其中,d
i
表示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聚集直径参数,d
i

min
表示所
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最小聚集区域直径,d
i

max
表示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最大聚集区域直径。
[0033]可选地,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形状识别,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包括:
[0034]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的区域面积,得到第一聚集区域面积及第二聚集区域面积;
[0035]根据所述第一聚集区域面积及第二聚集区域面积绘制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及第二标准聚集图形集;
[0036]利用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
[0037]利用所述第二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二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二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二荧光聚集形状。
[0038]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包括:
[0039]将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重叠平移,得到区域重叠图形集;
[0040]利用预构建的重叠差异度公式,计算所述区域重叠图形集中每一个区域重叠图形的重叠差异值,得到重叠差异值集;
[0041]在所述重叠差异值集中提取最小重叠差异值,判断所述最小重叠差异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样本的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在所述样本染色图像中识别绿色荧光区域,在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依次提取荧光聚集区,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对所述荧光聚集区进行排序,得到荧光聚集序列,在所述荧光聚集序列中提取第一荧光聚集区、第一聚集直径参数、第二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聚集直径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形状识别,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根据预设的形状参数转换表分别将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转换为第一聚集形状参数及第二聚集形状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轮廓光色识别,得到第一轮廓荧光色及第二轮廓荧光色;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内部光色识别,得到第一内部荧光色及第二内部荧光色;根据预设的光色参数转换表分别将所述第一轮廓荧光色、第二轮廓荧光色、第一内部荧光色及第二内部荧光色转换为第一轮廓荧光参数、第二轮廓荧光参数、第一内部荧光参数及第二内部荧光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聚集直径参数、第一聚集形状参数、第一轮廓荧光参数、第一内部荧光参数、第二聚集直径参数、第二聚集形状参数、第二轮廓荧光参数及第二内部荧光参数,利用预构建的目标神经网络进行前向传播计算,得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根据所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绿色荧光区域是否为灰区;若所述绿色荧光区域是灰区,则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二次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得到二次分类输出参数,根据所述二次分类输出参数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完成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若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不是灰区,则根据所述一次分类输出参数对所述待处理样本进行分类,完成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样本的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包括:对所述待处理样品进行涂片染色,得到样本涂片;利用预构建的荧光显微镜扫描所述样本涂片,得到样本染色图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包括:提取所述荧光聚集区的外部轮廓图形;按照预定的间距单元在所述外部轮廓图形上选取区域尺寸标定点集;在所述区域尺寸标定点集中依次选取尺寸标定起点,在所述区域尺寸标定点集中去除所述尺寸标定起点,得到尺寸标定终点集;将所述尺寸标定起点依次与所述尺寸标定终点集中的尺寸标定终点依次连接,得到聚集区域直径集;在所述聚集区域直径集中提取最小聚集区域直径及最大聚集区域直径,根据所述最小聚集区域直径及最大聚集区域直径构建所述荧光聚集区的直径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对所述荧光聚集区进行排序,得到荧光聚集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直径范围,利用预构建的直径公式计算所述荧光聚集区的聚集直径参数,得到聚集直径参数集;对所述聚集直径参数集中的聚集直径参数从大至小进行排序,得到聚集直径参数序列;依次获取所述聚集直径参数序列中每个聚集直径参数对应的荧光聚集区,得到荧光聚集序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公式,如下所示:其中,d
i
表示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聚集直径参数,d
i

min
表示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最小聚集区域直径,d
i

max
表示所述绿色荧光区域中第i个荧光聚集区的最大聚集区域直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进行形状识别,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及第二荧光聚集形状,包括: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及第二荧光聚集区的区域面积,得到第一聚集区域面积及第二聚集区域面积;根据所述第一聚集区域面积及第二聚集区域面积绘制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及第二标准聚集图形集;利用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利用所述第二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二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二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二荧光聚集形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耶氏肺孢子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包括:将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区与所述第一标准聚集图形集中的每个第一标准聚集图形进行重叠平移,得到区域重叠图形集;利用预构建的重叠差异度公式,计算所述区域重叠图形集中每一个区域重叠图形的重叠差异值,得到重叠差异值集;在所述重叠差异值集中提取最小重叠差异值,判断所述最小重叠差异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若所述最小重叠差异值大于所述差异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荧光聚集形状为多形结构;若所述最小重叠差异值不大于所述差异阈值,则提取所述最小重叠差异值对应的目标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艳崔琳琳邹申丽周晗葛虎唐春燕谭兵健代冰苏洁琼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