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及功率动态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861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通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及功率动态调整方法,所述的光通讯设备包括主处理器、从处理器、以太网信号转换器和光信号转换器;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从处理器和主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光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本申请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口的限制导致的大带宽数据传输中断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均可采用普通的处理器进行实施,因而相对于带有双信号转换器的MCU而言,成本更低。成本更低。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通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及功率动态调整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通讯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通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及功率动态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通讯设备作为以太网和光纤之间的桥梁,用于将以太网的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或者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进行传输。
[0003]现有的光通讯设备中,通常采用双MCU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其中一个MCU与以太网信号转换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连接,另外一个MCU与光信号转换器的发射器和接收端连接,两个MCU之间相互通信。
[0004]但是这种光通讯设备所采用的双MCU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市售的用于MCU之间通讯的接口无法实现传输单向100M、双向200M以上的带宽,因而,若有单向100M、双向200M以上带宽需要传输时,则会导致光通讯设备的数据传输中断;虽然采用一个带有双信号转换器(以太网信号转换器和光信号转换器)的MCU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所述带双信号转换器的MCU需要进口,且价格非常昂贵。因此仍需继续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成本,同时解决芯片性能不够导致带宽不够,即若有单向100M、双向200M以上带宽需要传输时,会导致光通讯设备的数据传输中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通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及功率动态调整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通讯设备,包括主处理器、从处理器、以太网信号转换器和光信号转换器;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从处理器和主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光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从处理器,同时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从处理器和主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光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即采用桥接网络的连接方式,使得每个处理器与两个信号转换器连接,每个处理器负责处理其中一个链路(即只管一个带宽)——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者光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由于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主处理器或从处理器参与,并不需要处理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因而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口的限制导致的大带宽数据传输中断的问题,实现单向100M、双向200M以上带宽的传输;同时本申请中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均可采用普通的处理器进行实施,因而相对于带有双信号转换器的MCU而言,成本更低。
[0008]优选的,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采用MCU或FPGA。实现简单方便,并且成本低
廉。
[0009]优选的,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采用同一个时钟。从而可以使得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的以太网信号转换器和光信号转换器的数据流同步。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通过串口连接,因为串口比较简单,从而使得主处理器、从处理器的两个接口更方便的进行数据转存。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如前述的光通讯设备,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信号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更高,同时成本更低。
[001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通讯设备的功率动态调整方法,适用于前述的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光通讯设备之间建立正常通讯后,当移动所述光通讯设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所述光通讯设备在传输数据的空闲时间进行插帧,用于将自身的光信号强度发送至对方光通讯设备;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达到最佳通讯质量。
[0014]通过采样上述技术,在光通讯设备之间建立正常通讯后,在传输数据的空闲时间进行插帧,用于将自身的光信号强度发送至对方光通讯设备,从而对方光通讯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可以动态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达到最佳通讯质量。本申请通过软件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对功率的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设计特别复杂的功率调整电路来实现对功率调整的方式,本申请的实现方式更简单,成本更低。此外,本申请中通过采用功率可调技术,使得功率的放大范围更大,光通讯设备的传输距离更远。
[0015]优选的,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通过以下方法建立正常通讯:通电后,所述的光通讯设备开始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光通讯设备逐次加大或减小功率后继续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接收到信号;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接收到信号,则反馈回发射信号的光通讯设备的最佳发射功率;将所述的发射信号的光通讯设备的当前功率调整为所述最佳发射功率;当两个光通讯设备均调整至最佳发射功率时,则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即建立了正常通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尤其是光通讯设备之间,通过逐渐增大或减小发射功率来相互发射信号,另一光通讯设备在接收到信号时,将对方的最佳发射功率反馈回去,从而所述的光通讯设备即可根据所述最佳发射功率,将发射功率调整到最佳状态,另一未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光通讯设备继续加大或减小发射功率发射信号,当其对方的光通讯设备接收到信号时,也将其最佳发射功率反馈回去,该光通讯设备也可将其发射功率调整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上述方案,可以在两个光通讯设备的最佳发射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比如其中一个光通讯设备未对齐或有遮挡,使得两个光通讯设备的最佳发射功率不同),也能分别设置最佳的发射功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达到最佳通讯质量。
[0017]优选的,开始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时,所述信号的发射功率为0.1mW;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光通讯设备的功率每次增加0.01mW后继续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其中,功率可调的范围是0.1mW

60mW。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号的发射功率设置为0.1mW,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光通讯设备的功率每次增加0.01mW后继续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从而保证发射功率的初始值足够小,每次增加的功率也足够小,使得逐渐增大发射功率来相互发射信号时,不会错过光通讯设备的最佳发射功率,且至少有一个光通讯设备可以快速的达到最佳发射功率,提高了两个光通讯设备建立通信链接的效率;另外,本申请中功率可调的范围设置为0.1mW

60mW,从而可以保证光通讯设备中激光器的寿命,因为专利技术人综合光通讯设备中的整个光学系统、接收电路和发射电路等发现,激光器的最大功率为100mW,在 60mW以内时,可以保证激光器的寿命更长。
[0019]优选的,当发射信号的光通讯设备的发射功率越接近最佳发射功率时,则功率增加的速度越慢,调整的功率幅度越小。通过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处理器、从处理器、以太网信号转换器和光信号转换器;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从处理器和主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光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采用同一个时钟;和/或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通过串口连接;和/或所述的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采用MCU或FPGA。3.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通讯设备,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讯。4.一种光通讯设备的功率动态调整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光通讯设备之间建立正常通讯后,当移动所述光通讯设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所述光通讯设备在传输数据的空闲时间进行插帧,用于将自身的光信号强度发送至对方光通讯设备;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其发射功率,使得光通讯设备之间达到最佳通讯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通讯设备的功率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通过以下方法建立正常通讯:通电后,所述的光通讯设备开始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光通讯设备逐次加大或减小功率后继续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接收到信号;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接收到信号,则反馈回发射信号的光通讯设备的最佳发射功率;将所述的发射信号的光通讯设备的当前功率调整为所述最佳发射功率;当两个光通讯设备均调整至最佳发射功率时,则所述的光通讯设备之间即建立了正常通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通讯设备的功率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始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时,所述信号的发射功率为0.1mW;若所述的对方光通讯设备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光通讯设备的功率每次增加0.01mW后继续发送信号至对方光通讯设备;其中,功率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兴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