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60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包括间接碳排放模块、直接碳排放模块和碳减排模块,所述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化石燃料现场燃烧和有机物质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消耗的电力和物料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碳减排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通过对底泥全流程处理处置技术的碳排放进行评价,促进技术创新和改进,从而减少碳排放,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黑臭水体的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污水收集效能低、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不善、污水处理不完全等问题,城市河道经常受到废水、污水、垃圾等的污染,致使水质恶化,出现了“黑臭水体”的问题,由于长期排放污水、废水和垃圾,河道底部淤积了大量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导致河道发出难闻的恶臭,水质变得浑浊,河道清淤是黑臭水体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清理底泥和垃圾等杂物,可以减少恶臭,改善水质,并增加河道的通水能力,河道清淤和底泥的处理技术市场上有很多,在倡导环保、低碳的理念下,河道底泥的清淤处置方案应考虑全过程的碳足迹。
[0003]河道底泥清淤和处理技术路线一般分为:一、底泥调查,通过采集底泥样品并进行分析,确定底泥的类型、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底泥深度等信息,为后续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二、底泥处理方案设计,根据底泥调查结果和治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底泥处理技术,并进行处理方案设计,三、底泥清淤,根据底泥处理方案,选择相应的清淤技术,进行底泥的清除,具体的清淤技术包括机械清淤、水力清淤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底泥类型、深度、污染程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四、底泥后处理,清淤后的底泥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的底泥后处理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堆肥等,需要根据底泥性质、处理效果等因素进行选择,由此可知,河道底泥处理技术路线多样,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不仅考虑技术经济指标,还宜考虑碳排放量的多少。
[0004]目前,现有的评价方法中上缺乏对河道淤泥清除和处理的碳排放的量化评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可提供一个河道淤泥清除和处理的碳足迹指标,为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0005]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包括间接碳排放模块、直接碳排放模块和碳减排模块,所述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化石燃料现场燃烧和有机物质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碳排放,所述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消耗的电力和物料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所述碳减排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
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由于有用物质的再利用而产生的抵消排放,所述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四个单元。
[0009]优选的,所述河道淤泥清除技术包括抓斗式清淤、水力冲刷、绞吸式清淤。
[0010]优选的,所述河道淤泥输送技术包括汽车输送、船只输送、管道输送。
[0011]优选的,所述河道淤泥脱水技术包括离心脱水、板框脱水、叠螺脱水。
[0012]优选的,所述河道淤泥资源化技术包括建材利用、堆肥利用、工程填土。
[0013]优选的,所述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4]S1:确定基础资料:首先确定与碳排放计算相关的基础资料清单,所述的基础资料清单包括淤泥含水率、淤泥固体中有机质含量、氮磷含量、TOC含量、抓斗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zd
,水力冲刷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sl
,绞吸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jx
,汽车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qc
,船只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cz
,管道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gd
,离心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lx
,板框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bk
,叠螺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dl
,离心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lx
,板框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bk
,叠螺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dl
,河道淤泥建材利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D
jc
,河道淤泥堆肥利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D
df
,河道淤泥工程填土过程中的燃料消耗R
tt

[0015]S2:确定碳排放因子:电力消耗排放因子EF
dl
,按所处地区不同区域电网平均CO2排放因子,取0.8~1.0kgCO2/kWh,药剂消耗的排放因子取PAM4.2kgCO2/kg、PAC0.18kgCO2/kg、CaO0.15kgCO2/kg,燃料消耗的碳排放因子以汽油GAS计69kgCO2/MJ,传统氮肥生产碳排放因子取3.6kgCO2/kg,传统磷肥生产碳排放因子取4.86kgCO2/kg,所处地区制砖建材厂的工艺排放因子为116kgCO2/t水泥;
[0016]S3:计算直接碳排放TDE: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直接碳排放DE
qc
、河道淤泥输送DE
ss
、河道淤泥脱水DE
ts
、河道淤泥资源化DE
zyh
,河道淤泥清除、淤泥输送、淤泥脱水和淤泥资源化的直接碳排放TDE=(R
i
+R
j
)*EF
GAS
+TOC*44/12+R
tt
*EF
GAS,
式中R
i
为不同河道淤泥清除的技术类型燃料消耗量,包括R
zd
、R
sl
、R
jx
,R
j
为不同河道淤泥输送的技术类型燃料消耗量,包括R
qc
、R
cz
、R
gd
,TOC*44/12为底泥制砖过程燃烧产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R
tt
为河道淤泥工程填土过程中的燃料消耗,EF
GAS
为汽油燃料消耗的碳排放因子;
[0017]S4:计算间接碳排放TIE: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间接碳排放IE
qc
、河道淤泥输送IE
ss
、河道淤泥脱水IE
ts
、河道淤泥资源化IE
zyh
,河道淤泥清除、淤泥输送、淤泥脱水和淤泥资源化的间接碳排放TIE=Y
i
*EF
y
+(D
i
+D
j
)*EF
d,
式中Y
i
为淤泥不同脱水类型的药剂消耗量,包括Y
lx
、Y
bk
、Y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包括间接碳排放模块、直接碳排放模块和碳减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化石燃料现场燃烧和有机物质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碳排放,所述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消耗的电力和物料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所述碳减排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过程中由于有用物质的再利用而产生的抵消排放,所述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包括河道淤泥清除、河道淤泥输送、河道淤泥脱水、河道淤泥资源化四个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淤泥清除技术包括抓斗式清淤、水力冲刷、绞吸式清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淤泥输送技术包括汽车输送、船只输送、管道输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淤泥脱水技术包括离心脱水、板框脱水、叠螺脱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淤泥资源化技术包括建材利用、堆肥利用、工程填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底泥清淤处理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确定基础资料:首先确定与碳排放计算相关的基础资料清单,所述的基础资料清单包括淤泥含水率、淤泥固体中有机质含量、氮磷含量、TOC含量、抓斗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zd
,水力冲刷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sl
,绞吸式清淤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jx
,汽车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qc
,船只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cz
,管道输送单位立方米淤泥燃料消耗R
gd
,离心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lx
,板框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bk
,叠螺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药剂消耗Y
dl
,离心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lx
,板框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bk
,叠螺脱水单位立方米淤泥电力消耗D
dl
,河道淤泥建材利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D
jc
,河道淤泥堆肥利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D
df
,河道淤泥工程填土过程中的燃料消耗R
tt
;S2:确定碳排放因子:电力消耗排放因子EF
dl
,按所处地区不同区域电网平均CO2排放因子,取0.8~1.0kgCO2/kWh,药剂消耗的排放因子取PAM4.2kgCO2/kg、PAC0.18kgCO2/kg、CaO0.15kgCO2/kg,燃料消耗的碳排放因子以汽油GAS计69kgCO2/MJ,传统氮肥生产碳排放因子取3.6kgCO2/kg,传统磷肥生产碳排放因子取4.86kgCO2/kg,所处地区制砖建材厂的工艺排放因子为116kgCO2/t水泥;S3:计算直接碳排放TDE:直接碳排放包括河道淤泥清除直接碳排放DE
qc
、河道淤泥输送DE
ss
、河道淤泥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杜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