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青燕专利>正文

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27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支杆、收纳筒、导向壳和限位筒,所述座椅的顶部放置有脉搏测量仪,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贯穿定点连接有踏板,所述限位筒的内部连接有导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踏板、限位筒和脉搏测量仪,通过脉搏测量仪可以实时监测脉搏跳动心律,通过心梗患者双脚对踏板进行踩踏往复转动,可以对心梗患者腿部作屈伸关节训练,通过心梗患者手部拉动拉环,可以使心梗患者进行手部屈伸关节训练,从而实现心梗患者全身轻运动,避免上肢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容易引起关节僵硬、肢体静脉栓塞等状况,从而受到二次伤害等情况的发生,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训练装置
,具体是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心梗患者在后期康复护理治疗过程中,因没有相应有效的锻炼康复器材,患者只能根据医护人员简单的指导进行锻炼,而医护人员也无法对患者锻炼效果进行数据化监测以及记录,无法形成系统性以及量化性指标对其进行锻炼复,从而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状况的详细掌握以及后续追踪。
[0003]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21127336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心肌梗死的康复训练装置,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训练底架,所述训练底架的中部设置有训练传送带,所述训练底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扶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水杯置放筒结构,所述活动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支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肌梗死的康复训练装置,设有可调节支杆与水杯置放筒结构,能够改变控制显示屏的摆放方位,以便于患者根据室内情况调整控制显示屏的摆向,以便于观看控制显示屏上面的教学视频,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并能将患者携带的水杯很好的放置起来,避免被人踢倒摔碎,避免割伤患者,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0004]上述方案中虽然通过设有可调节支杆与水杯置放筒结构,能够改变控制显示屏的摆放方位,以便于患者根据室内情况调整控制显示屏的摆向,以便于观看控制显示屏上面的教学视频,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并能将患者携带的水杯很好的放置起来,避免被人踢倒摔碎,避免割伤患者,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但是该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全身运动,使得患者的上肢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容易引起关节僵硬、肢体静脉栓塞等状况,从而受到二次伤害。
[0005]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杆、收纳筒、导向壳和限位筒,所述收纳筒的内部活动嵌合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顶部放置有脉搏测量仪,所述导向壳的内部
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贯穿定点连接有踏板,所述限位筒的内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导向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与弹簧的顶端相连接,且连接板活动贯穿限位筒的外侧,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对称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端连接有拉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对称连接有四组底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位于收纳筒的一侧,所述支杆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安装块的底端位于限位筒的顶端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收纳筒,且收纳筒位于导向壳的一侧,所述收纳筒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一号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通孔的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插杆,所述伸缩柱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二号通孔,所述座椅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护栏。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壳的内部定点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活动贯穿支撑块的内部,且螺纹杆与支撑块相啮合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踏板、限位筒和脉搏测量仪,在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之前,将脉搏测量仪佩戴在手腕处,用于实时监测脉搏跳动心律,当心脉跳动高于阈值时,可以进行警示患者,通过心梗患者坐在座椅之上,通过心梗患者双脚对踏板进行踩踏往复转动,可以对心梗患者腿部作屈伸关节训练,通过心梗患者手部拉动拉环使连接板在限位筒内部下移,对弹簧进行挤压变形,可以使心梗患者进行手部屈伸关节训练,从而实现心梗患者全身轻运动,避免上肢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容易引起关节僵硬、肢体静脉栓塞等状况,从而受到二次伤害等情况的发生,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
[0018]二、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收纳筒和导向壳,通过抽动伸缩柱,使伸缩柱在收纳筒的内部向上移动,可以调节座椅的使用高度,便于根据心梗患者的身高对座椅进行调节,通过插杆活动贯穿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可以对调节之后的座椅的使用高度进行限位固定,通过旋转螺纹杆,通过螺纹杆与支撑块进行贯穿啮合连接,可以调节支撑块的使用位置,从而便于根据心梗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座椅和踏板的使用位置,有效增加训练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收纳筒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导向壳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位筒横切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板;101、底腿;2、支杆;201、连接柱;202、安装块;3、收纳筒;301、一号通孔;302、插杆;303、伸缩柱;304、二号通孔;305、座椅;306、脉搏测量仪;307、护栏;4、导向壳;401、螺纹杆;5、支撑块;501、踏板;6、限位筒;601、导向柱;602、弹簧;603、连接板;604、连接绳;60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0026]包括收纳筒3、支撑块5和限位筒6,支撑板1的顶部连接有收纳筒3,且收纳筒3位于导向壳4的一侧,收纳筒3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一号通孔301,收纳筒3的内部活动嵌合连接有伸缩柱303,伸缩柱303的顶端连接有座椅305,座椅305的顶部放置有脉搏测量仪306,一号通孔301的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插杆302,伸缩柱303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二号通孔304,座椅305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护栏307,导向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内部活动贯穿定点连接有踏板501,限位筒6的内部连接有导向柱601,导向柱6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602,导向柱601的外侧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杆(2)、收纳筒(3)、导向壳(4)和限位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3)的内部活动嵌合连接有伸缩柱(303),所述伸缩柱(303)的顶端连接有座椅(305),所述座椅(305)的顶部放置有脉搏测量仪(306),所述导向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内部活动贯穿定点连接有踏板(501),所述限位筒(6)的内部连接有导向柱(601),所述导向柱(6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602),所述导向柱(6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603),且连接板(603)的底部与弹簧(602)的顶端相连接,且连接板(603)活动贯穿限位筒(6)的外侧,所述连接板(603)的底端对称连接有连接绳(604),所述连接绳(604)的底端连接有拉环(6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对称连接有四组底腿(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青燕
申请(专利权)人:唐青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