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制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2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一侧的储水箱和电解槽、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气液分离器,支撑架内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储氢罐;储水箱靠近电解槽一侧面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道与电解槽靠近气液分离器一侧面的进水口连通,电解槽的氢气出口通过输氢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侧部的气液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氢气管道与储氢罐靠近气液分离器的端面上的氢气进口连通,储氢罐顶部的氢气出口连通有需氢组件。本申请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便携性较高,便于操作,制得的氢气的纯度较高,从而使得电解水制氢装置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验室、野外、孤岛等场景。孤岛等场景。孤岛等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水制氢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制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气,是目前为止公认的环保,绿色的能源,其燃烧产物为水,没有任何负面的环境影响。可以将氢气转化为电能、热能等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野外作业中,利用氢气作为能源,使用方便并且用途广泛,例如可以用于取火、发电等。
[0003]现有制氢技术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制氢(煤、石油、天然气)、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等。目前,制氢产业以煤化工制氢为主要途径,采用煤化工制氢存在耗水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问题,与发展绿色能源的目标背道而驰。而除化石燃料制氢技术外,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发展较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技术。
[0004]现有的电解水制氢装置,通常为大型的工业用制氢设备,例如:CHG系列水电解制氢设备、CHO系列水电解制氢设备、集装箱式制氢设备等,而这些工业用制氢设备均存在机体较大、结构复杂且昂贵、操作繁琐、便携性差,且无法满足实验室、野外、孤岛等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记载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支撑架;
[0008]所述支撑架内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一侧的储水箱和电解槽、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支撑架内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储氢罐;
[0009]所述储水箱靠近所述电解槽一侧面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道与所述电解槽靠近所述气液分离器一侧面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解槽的氢气出口通过输氢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侧部的气液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氢气管道与所述储氢罐靠近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端面上的氢气进口连通,所述储氢罐顶部的氢气出口连通有需氢组件。
[0010]可选的,所述供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在所述水泵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所述供水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0011]可选的,所述储氢罐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连通在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的所述供水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12]可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和液位传感器。
[0013]可选的,所述电解槽的氧气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氧气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槽同一侧面
的两端,并且所述电解槽中所述氧气出口更靠近所述储水箱。
[0014]可选的,所述储氢罐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
[0015]可选的,所述需氢组件包括氢燃料电池、直流可调电源和需氢设备;
[0016]所述支撑架内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面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面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所述直流可调电源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通过第二氢气管道连通在所述储氢罐顶部的氢气出口上,所述氢燃料电池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直流可调电源的充电端连接,所述直流可调电源的放电端用于连接待充电终端,所述第二氢气管道上连通有第三氢气管道,所述第三氢气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氢气管道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支撑架外的所述需氢设备。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氢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氢气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电动调压阀,所述第三氢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阻火器。
[0018]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外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更换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0019]可选的,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扇。
[0020]本申请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通过在支撑架内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一侧的储水箱和电解槽、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气液分离器,且在支撑架内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设置储氢罐,而储水箱靠近电解槽一侧面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道与电解槽靠近气液分离器一侧面的进水口连通,电解槽的氢气出口通过输氢管道与气液分离器侧部的气液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氢气管道与储氢罐靠近气液分离器的端面上的氢气进口连通,储氢罐顶部的氢气出口连通有需氢组件,这样使得储水箱、电解槽、气液分离器、储氢罐均设置在支撑架上,使得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节省了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占用空间,且通过移动支撑架即可实现对储水箱、电解槽、气液分离器和储氢罐的移动,使得整个电解水制氢装置的便携性更高;另外,通过储水箱向电解槽内供水,进入电解槽内的水电解产生的氢气进入气液分离器内,通过气液分离器对进入其内的氢气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液分离后的氢气的纯度较高且通过储氢罐对其进行储存,将储氢罐内储存氢气通入需氢组件,以供在实验室、野外、孤岛等场景下发电需氢所使用,且电解水制氢装置便于操作,制得的氢气的纯度较高,从而使得电解水制氢装置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验室、野外、孤岛等场景。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支撑架;101、储水箱;1011、注水口;1012、液位传感器;103、电解槽;1031、散热风扇;1041、气液分离器;105、固定板;1051、储氢罐;1052、压力传感器;1053、安全阀;106、更换门;107、壳体;108、万向轮;109、隔板;200、供水管道;201、水泵;300、输氢管道;400、第一氢气管道;401、流量传感器;402、第三单向阀;500、第一管道;501、第一单向阀;600、第二管道;700、第三管道;800、第二氢气管道;901、氢燃料电池;902、直流可调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支撑架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0);所述支撑架(100)内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一侧的储水箱(101)和电解槽(103)、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气液分离器(1041),所述支撑架(100)内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105),所述固定板(105)上设置有储氢罐(1051);所述储水箱(101)靠近所述电解槽(103)一侧面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道(200)与所述电解槽(103)靠近所述气液分离器(1041)一侧面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解槽(103)的氢气出口通过输氢管道(300)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041)侧部的气液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041)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氢气管道(400)与所述储氢罐(1051)靠近所述气液分离器(1041)的端面上的氢气进口连通,所述储氢罐(1051)顶部的氢气出口连通有需氢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200)上设置有水泵(201),所述气液分离器(1041)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500)与所述供水管道(200)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道(500)连通在所述水泵(201)与所述电解槽(103)之间的所述供水管道(200)上,所述第一管道(500)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5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1051)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600)与所述供水管道(200)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600)连通在所述水泵(201)与所述第一管道(500)之间的所述供水管道(200)上,所述第二管道(600)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0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1011)和液位传感器(10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103)的氧气出口通过第三管道(700)与所述储水箱(101)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芃沛朱镭吕思捷赵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空天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