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02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包括底座、罩体和上盖,所述底座位于桌面,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位于罩体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展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展示组件,放置槽开设于转盘的内部,使用者可通过放置槽培养金针菇,在欣赏时,第一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着转盘上下移动,而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着转盘旋转,能够使金针菇高度调节之后旋转,在欣赏过程中使用者能够全方面欣赏培养的金针菇,解决了放置槽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在观赏时需要人为转动视角全方位欣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0001]本技术属于金针菇培养箱
,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革新,人们对农业食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对生活的品味要求也逐渐增高,目前情况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原生态菌类食品均通过商店直接购买获得,对菌类的整个生产过程缺乏相关认识,且无法保证高价购买的名为原生态的菌类食品是否真正属于原生态种植。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观赏与种植于一体的金针菇培养箱,申请号为:201610623226.6,其中“包括有底座、罩体和上盖,所述的罩体为一个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的上下开口的柱形结构体,所述的罩体设置于底座之上;所述的上盖为一个由无色透明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的独立盖板,所述的上盖正好可对罩体上部靠口进行封堵;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元部件的中空腔体,且在底座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中空腔体内部设置有制冷装置、加湿装置、环境探测仪及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显示屏、制冷装置、加湿装置及环境探测仪均与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其中制冷装置上连接有一个送冷管,且送冷管的出冷口与罩体内部连通,其中加湿装置上连接有一个送湿管,且送湿管的出湿口与罩体内部连通,其中环境探测仪放置于罩体内部的底座上侧面之上”,达到了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强大、培养方便且适于在培养中进行实时观赏的金针菇培养箱。
[0004]但是,现有的放置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其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在观赏时需要人为转动视角全方位欣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具备更好欣赏的优点,解决了放置槽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在观赏时需要人为转动视角全方位欣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包括底座、罩体和上盖,所述底座位于桌面,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位于罩体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展示组件;
[0007]所述展示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支撑板的内部,所述支撑板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滑杆的一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右侧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右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右侧所述固定块通过螺纹槽与右侧所述滑杆表面的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与连接盘啮合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
[0008]所述上盖底部的两侧均转轴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上盖的外侧与右侧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上盖的一端延伸至滑杆的内部,所述滑杆的
内部开设有滑槽。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贯穿至滑槽的内部,左侧所述活动杆的形状呈圆柱体,且右侧活动杆的形状呈六角体。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形状呈环形体,所述齿轮通过齿槽与连接盘啮合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块位于支撑槽的内部滑动。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轴承的轴心与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且轴承的壳体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左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左侧固定块套设于左侧滑杆的表面上下滑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展示组件,放置槽开设于转盘的内部,使用者可通过放置槽培养金针菇,在欣赏时,第一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着转盘上下移动,而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着转盘旋转,能够使金针菇高度调节之后旋转,在欣赏过程中使用者能够全方面欣赏培养的金针菇,解决了放置槽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在观赏时需要人为转动视角全方位欣赏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杆,右侧活动杆呈六角体形状能够使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着右侧滑杆转动,使右侧滑杆表面的螺纹带动固定块螺纹槽转动。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齿槽和连接盘,齿轮能够随着第二电机的转动进行转动,而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驱使连接盘转动,而连接盘的转动能够带动着转盘转动。
[0018]4、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块和支撑槽,支撑块能够支撑转盘重量,防止转盘发生掉落,而支撑块位于支撑槽内部转动能够增加了与支撑板内部的接触面摩擦力。
[0019]5、本技术通过设置轴承,轴承能够支撑活动杆转动,能够使活动杆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活动杆带动固定块转动时位置发生偏移。
[0020]6、本技术通过设置通孔,左侧活动杆能够限制左侧固定块移动方向,防止右侧固定块随着螺杆转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板的仰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板的俯视剖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板的俯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齿轮的正视图。
[0026]图中:1、底座;2、罩体;3、上盖;4、展示组件;41、支撑板;42、转盘;43、放置槽;44、固定块;45、滑杆;46、螺纹;47、第一电机;48、螺纹槽;49、第二电机;410、齿轮;411、连接盘;412、轴承;5、支撑块;6、支撑槽;7、活动杆;8、滑槽;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包括底座1、罩体2和上盖3,底座1位于桌面,底座1的顶部与罩体2固定连接,上盖3位于罩体2的顶部,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展示组件4;
[0030]展示组件4包括支撑板41和转盘42,转盘42位于支撑板41的内部,支撑板4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4,固定块4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45,滑杆4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412,轴承412远离滑杆45的一端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右侧滑杆4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46,右侧固定块44的内部开设有螺纹46配合使用的螺纹槽48,右侧固定块44通过螺纹槽48与右侧滑杆45表面的螺纹46啮合连接,上盖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7,支撑板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9,转盘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11,第二电机4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10,齿轮410的顶部与连接盘411啮合连接,转盘4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43;
[0031]上盖3底部的两侧均转轴连接有活动杆7,第一电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针菇培养箱,包括底座(1)、罩体(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桌面,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罩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盖(3)位于罩体(2)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展示组件(4);所述展示组件(4)包括支撑板(41)和转盘(42),所述转盘(42)位于支撑板(4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4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4),所述固定块(4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杆(45),所述滑杆(4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412),所述轴承(412)远离滑杆(45)的一端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右侧所述滑杆(4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46),右侧所述固定块(44)的内部开设有螺纹(46)配合使用的螺纹槽(48),右侧所述固定块(44)通过螺纹槽(48)与右侧所述滑杆(45)表面的螺纹(46)啮合连接,所述上盖(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7),所述支撑板(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9),所述转盘(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11),所述第二电机(4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10),所述齿轮(410)的顶部与连接盘(411)啮合连接,所述转盘(4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龙黄千军时国峰刘超李青锋邱秀琳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利马菌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