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96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包括固连于一体的A部和B部;其中,A部包括钳杆、与钳杆一体成型的第一握环、与钳杆相铰接的第二握环以及穿设于钳杆内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第二握环铰接;B部包括转动连接于钳杆端部的钳头;所述钳头与推动杆之间为滚珠丝杠式传动结构,所述钳头工作端具有与笔头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笔头”这一气管异物的专用钳取工具,借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临床中钳取气管异物——笔头时的手术难度系数。气管异物——笔头时的手术难度系数。气管异物——笔头时的手术难度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手术中,异物钳一般与内窥镜联合使用,来钳取、清除患者消化道或气管中的异物。目前,借助现有常规结构的异物钳能够轻松实现对大多数消化道异物或气管异物的钳取清除,但若遇到特殊类型的异物,手术难度将会特别高。
[0003]例如:被学龄儿童误吸入气管内的水笔笔头,尤其是笔头朝下嵌顿在气管内的情况,基本无法借助常规异物钳将其钳取清除。主要原因在于:1、笔头朝下与气管粘膜紧贴无缝隙,异物钳强行钳取会损伤气管壁;2、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笔头十分光滑,钳取时易滑脱,成功取出异物的几率极小,而且滑脱时钳头极有可能会碰到气管壁,造成对气管壁的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钳取气管异物——笔头时的手术难度系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包括固连于一体的A部和B部;其中,A部包括钳杆、与钳杆一体成型的第一握环、与钳杆相铰接的第二握环以及穿设于钳杆内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第二握环铰接;
[0006]B部包括转动连接于钳杆端部的钳头;所述钳头与推动杆之间为滚珠丝杠式传动结构,所述钳头工作端具有与笔头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0007]作为本技术的限定,B部与A部可拆卸连接,且B部备设有多个。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每个B部钳头工作端的外螺纹均分别对应适配一种型号的笔头内螺纹。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钳头通过连接套与钳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与钳头之间嵌设有多个滚珠。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基于气管异物——笔头的结构特性,本技术采用外螺纹式的钳头,并通过握环、推动杆、钳头之间形成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传动方式,来实现钳头的旋转,进而令钳头与气管中的笔头拧合固定,以能够顺利完成对气管内笔头的“钳取”。本技术使得对气管异物——笔头的钳取变得简单,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而且取出时钳头与笔头连接牢固,不会发生滑脱,有效避免了对气管壁的损伤,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
[0012](2)本技术中的钳头整体为圆柱型,相较现有异物钳尖锐的钳头,手术时更加不易撕裂、划伤患者的气管壁。
[0013](3)本技术中备设有多种规格的钳头,临床中可以适配更多型号的笔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A部钳杆及B部的结构关系剖视图。
[0017]图中:1、第一握环;2、第二握环;3、钳杆;4、推动杆;5、连接套;6、钳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 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
[0020]本实施例是针对“笔头”这一气管异物的专用钳取工具,借助本实施例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临床中钳取气管异物——笔头时的手术难度系数。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固连于一体的A部和B部。
[0021]A部为操作端,包括钳杆3、第一握环1、第二握环2和推动杆4。其中,钳杆3和第一握环1一体成型,尺寸规格与现有异物钳该部分的尺寸规格相同;第二握环2与钳杆3相铰接,可与第一握环1配合完成开合动作;推动杆4穿设于钳杆3内部,且端部与第二握环2铰接,具体如图2所示。在第二握环2相对第一握环1开合时,推动杆4能够在第二握环2的带动下于钳杆3内部线性运动。
[0022]此处需提前说明的,推动杆4的自由端伸出钳杆3外部一定长度,以便能够与B部形成传动连接结构。
[0023]B部为工作端,固设于A部钳杆3的自由端,包括钳头6和连接套5。其中,连接套5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钳杆3可拆卸连接;钳头6包括一体成型的工作端和连接端。进一步的,钳头6工作端为直径大于钳杆3的圆柱体结构,且表面具有与笔头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钳头6连接端嵌入连接套5内,且为保证转动的顺滑性,钳头6连接端与连接套5之间嵌设有多个滚珠。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多个精密轴承来实现钳头6与连接套5之间的转动连接。
[0024]更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钳头6与推动杆4伸出钳杆3的部分为滚珠丝杠式传动结构,以使钳头6能够将推动杆4的线性运动转换为自身的旋转运动。但因滚珠丝杆式传动结构是现有常规结构,故此不再赘述。
[0025]为了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笔头,本实施例中备设有多个B部(即转动连接的钳头6和连接套5)。并且,每个B部钳头6工作端上的外螺纹均分别对应适配一种型号的笔头内螺纹。依据市场调查,笔头与笔体旋转接触的螺纹仅有2~3种。因此,本实施例相应设有三种类型的B部。
[0026]使用本实施例对气管异物——笔头进行钳取的操作如下:
[0027]首先,确定被患者误吸笔头的型号,并将适配的B部装配在A部钳杆3上;然后,借助内窥镜将A部钳杆3及B部伸入患者气管内,并对准笔头的尾端;最后,握合A部第一握环1和第二握环2,此时推动杆4在第二握环2的带动下进行线性运动,并将动作传递给B部钳头6使其旋转,进而令B部钳头6与笔头拧合在一起,即可取出气管内的笔头。
[0028]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异物取出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连于一体的A部和B部;其中,A部包括钳杆、与钳杆一体成型的第一握环、与钳杆相铰接的第二握环以及穿设于钳杆内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第二握环铰接;B部包括转动连接于钳杆端部的钳头;所述钳头与推动杆之间为滚珠丝杠式传动结构,所述钳头工作端具有与笔头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淑芬李凡王玲徐静董方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