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握持部、空心导管、推进机构、引导杆、可吸收缝线和穿刺针,空心导管内贯穿设有引导通道,引导杆和穿刺针均位于引导通道内并分别伸出引导通道顶部和底部;空心导管一侧开有与引导通道相连通的进线孔,可吸收缝线从该进线孔穿入至引导通道内并与穿刺针端部相连;可吸收缝线包括线体和线栓,线栓位于线体末端,且线栓为表面带有倒刺的硬质可吸收棒,线体在线栓上方设有线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倒刺使线栓停留在纤维环内,从而在缝合过程中无需打结,同时线栓采用可吸收材质,不对人体正常组成产生干扰,可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全可视化操作,无须打结,避免出现打结不紧、线栓拔出等并发症。出等并发症。出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椎间盘纤维环缝合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椎间盘突出症现有多种微创手术方法,包括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髓核摘除术。但是不管进行哪种微创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术后都存在椎问盘突出复发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纤维环破裂口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首要原因,文献报道复发率为3%~23%;此外,纤维环破裂口的存在是导致术后腰痛的明确因素之一。因此,缝合纤维环破裂口,恢复其结构完整性,对降低腰椎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率以及改善术后腰痛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纤维环缝合技术当中,在纤维环破口两侧穿刺后均须打结固定,打结会随着通道的增长,增加打结的难度,导致打结强度降低,而且埋入纤维环的线棒容易被拽出,导致缝合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具有无须打结的功能,有效避免出现打结不紧、线栓拔出等并发症。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握持部、空心导管、推进机构、引导杆、可吸收缝线和穿刺针,所述空心导管位于所述握持部下方,所述空心导管内设有纵向贯穿的引导通道,所述引导杆位于该引导通道上部并伸出引导通道顶部,所述穿刺针位于所述引导通道下部并伸出引导通道底部;所述空心导管一侧开有与引导通道相连通的进线孔,所述可吸收缝线从该进线孔穿入至引导通道内并与穿刺针端部相连;所述可吸收缝线包括线体和线栓,所述线栓位于线体末端,且所述线栓为表面带有倒刺的硬质可吸收棒,所述线体在线栓上方设有线结;所述推进机构用于驱动引导杆移动。
[0008]进一步,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蜗杆和齿条,所述推进蜗杆转动设于所述握持部中,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引导杆上,所述齿条与蜗杆相啮合。
[0009]进一步,所述空心导管一侧设有绕线卷,所述线体缠绕在该绕线卷上。
[0010]进一步,所述引导杆底部和穿刺针相嵌合。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缝合线末端设有线栓,线栓为表面带有倒刺的硬质可吸收棒,受到线体拉力作用时,倒刺自动散开,使
线体收拉时不会从原穿刺点拔出,利用倒刺使线栓停留在纤维环内,从而在缝合过程中无需打结,同时线栓采用可吸收材质,不对人体正常组成产生干扰,可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全可视化操作,无须打结,避免出现打结不紧、线栓拔出等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缝合过程步骤一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缝合过程步骤二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缝合过程步骤三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缝合过程步骤四示意图;
[0020]图7是缝合完毕时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握持部;2、空心导管;21、引导通道;22、进线孔;3、推进蜗杆;4、引导杆;41、齿条;5、绕线卷;6、可吸收缝线;61、线体;62、线栓;63、倒刺;64、线结;7、穿刺针;8、纤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握持部1、空心导2管、推进机构、引导杆4、可吸收缝线6和穿刺针7,其中:
[0029]空心导管2位于握持部1下方,空心导管2内设有纵向贯穿的引导通道21,引导杆4位于该引导通道21上部并伸出引导通道21顶部,穿刺针7位于引导通道21下部并伸出引导通道21底部;
[0030]为了使穿刺针7能够带动可吸收缝线6移动,空心导管2一侧开有与引导通道21相连通的进线孔22,所吸收缝线6从该进线孔22穿入至引导通道21内并与穿刺针7端部相连;
[0031]值得一提的是,空心导管2一侧设有绕线卷5,线体61缠绕在该绕线卷5上,从而使线体61具有足够长度,以应对不同场景。
[0032]为了实现免打结功能,可吸收缝线6包括线体61和线栓62,线栓62位于线体61末端,且线栓62为表面带有倒刺63的硬质可吸收棒;当受到线体61拉力作用时,倒刺63自动散开,使线体61收拉时不会从原穿刺点拔出;线体61在线栓62上方设有线结64,由此避免收线过度而使线栓62完全穿过待缝合区域。
[0033]推进机构用于驱动引导杆4移动,具体的,推进机构包括推进蜗杆3和齿条41,推进蜗杆3转动设于握持部1中,齿条41固定在引导杆4上,齿条41与蜗杆3相啮合;使用时,类似活动扳手,转动推进蜗杆3便可使齿条41移动,从而带动引导杆4移动,进而推出穿刺针7。
[0034]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穿刺针7的移动轨迹收引导杆4控制,引导杆4底部和穿刺针7相嵌合。
[0035]本技术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场景可视化免打结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1)、空心导管(2)管、推进机构、引导杆(4)、可吸收缝线(6)和穿刺针(7),所述空心导管(2)位于所述握持部(1)下方,所述空心导管(2)内设有纵向贯穿的引导通道(21),所述引导杆(4)位于该引导通道(21)上部并伸出引导通道(21)顶部,所述穿刺针(7)位于所述引导通道(21)下部并伸出引导通道(21)底部;所述空心导管(2)一侧开有与引导通道(21)相连通的进线孔(22),所述可吸收缝线(6)从该进线孔(22)穿入至引导通道(21)内并与穿刺针(7)端部相连;所述可吸收缝线(6)包括线体(61)和线栓(62),所述线栓(62)位于线体(61)末端,且所述线栓(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
申请(专利权)人:吴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