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756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包括发射开电压和发射关电压的组合的发光扫描信号的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在交叉多条扫描线的方向延伸并被构建为传送发光数据电压。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形成在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中,并被构建为通过发射开电压和发光数据电压之差发射电子。在发光扫描信号具有发射开电压的周期中,发射开电压和发光数据电压中至少之一交替地具有第一电压和低于该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通过采用液晶的扭转角根据施加的电压而变 化的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性质来改变像素的光透射量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装置。LCD典型地包括液晶面板组件和i殳置在该液晶面板组件后部并向液晶 面板组件提供光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一个像素可以由场发射阵列(FEA) 型电子发射装置构成。该电子发射装置由具有占空比(duty ratio )的恒定电压脉冲驱动。然而, 该电子发射装置可能具有电子发射不均匀的现象,其中由于结构因素例如工 艺或材料导致电子束在电子发射装置之间不均匀地扩展。因此,磷光层的发 光效率可能降低。更具体而言,该电子发射装置由施加到三个电极例如栅电极、阴极和阳 极的恒定电压脉冲驱动。这里,三个电极彼此分开驱动。包括电子发射装置 的电子发射区不连续地布置。当驱动电压施加到阴极和栅电极时,从电子发射器产生的电子束被施加 有高电压的阳极吸引,因此与磷光层碰撞。然而,如果电子束未充分扩展, 由于电子束未均匀撞击在磷光层上,因此一些磷光层可能具有过大或不足的 电流密度,使得全部磷光层的平均发光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具有电子束均匀扩展的优点的发光装置和采用 该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多条用于传送发光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该发光扫描信号包括发射开电压和发 射关电压的组合。多条数据线在与多条扫描线交叉的方向延伸,并被构建为个发光像素分别形成在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限 定的区域中并构建为通过发射开电压和发光数据电压之差来发射电子。在发 光扫描信号具有发射开电压期间,发射开电压和发光数据电压中至少之一交 替地具有第一电压和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多条用于 传送显示扫描信号的显示扫描线的显示面板,该显示扫描信号包括扫描开电 压和扫描关电压。多条显示数据线在交叉显示扫描线的方向延伸并传输显示 数据信号。多个显示像素由多条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显示数据线限定。发光装 置包括用于传送发光扫描信号的多条发光扫描线,该发光扫描信号包括发射 开电压和发射关电压的组合。多条发光数据线在交叉多条发光扫描线的方向 延伸并传送发光数据电压。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形成在由多条发光扫描线和多 条发光数据线限定的区域中,并被构建为通过发射开电压与发光数据电压之 差发射电子。在发光扫描信号具有发射开电压期间,发射开电压和发光lt据 电压中至少之一交替地具有第一电压和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驱动发光装置的方法,该发光装 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第一电极绝缘并交叉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二电 极、以及形成在多个第一电极交叉多个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多个电子发射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顺序施加第一电压到多个第一电极中至少之一, 以及施加第二电压到多个第二电极中至少之一。形成在施加有第一电压的第 一电极与施加有第二电压的第二电极的交叉区域中的多个电子发射单元通 过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差发射电子,且第一电压交替地具有第三电压和低 于第三电压的第四电压。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子束可以均匀扩展,且因此发光效率可以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简化示意图2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的框图3示出在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单元的部分透视图的实例; 图4是在图3所示的发光单元中沿线IV-IV,所取的部分截面6图5示出在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单元的部分透视图的另一实例;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发射开电压的实例的视图; 图7是示出发光装置中电子束撞击形状的视图; 图8是示出电子束扩展路径的视图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扫描信号的波形图IOA、 IOB、 IOC和IOD是示出图9所示的发光扫描信号的示范性驱 动波形的图11是示出根据图9的驱动波形的电子束的扩展结果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子束撞击形状的图; 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框图; 图14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LCD中的一个显示像素的等效 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200、 发光装置100和信号控制器300。显示单元200由提供信号C0NT1、 CONT2 和DAT至显示单元200的信号控制器300控制。发光装置100也由提供信 号CONT3至发光装置100的信号控制器300控制。显示单元200通过采用 由发光装置100提供的光而显示图像。显示单元200包括多个布置成大致矩 阵形式的显示像素(未示出)。参考图2,发光装置100包括发光扫描驱动器110、发光数据驱动器120、 发光部分130和发光控制单元140。当从等效电路图观察时,发光部分130包括多条发光信号线S,-Sp和 C, - Cq以及多个发光像素EPX。发光像素EPX连接到多条发光信号线并布 置成大致矩阵形式。发光信号线S「Sp和d-Cq包括用于传送发光扫描信号的多条发光扫 描线S,-Sp,以及用于传送发光数据电压的多条发光数据线Q-Cq。多条发 光扫描线S广Sp在大致行方向延伸且基本彼此平行,且多条发光数据线d- Cq在大致列方向延伸并基本彼此平行。每个发光像素EPX对应于显示面板210的多个显示像素(见图13)。换 言之, 一个发光〗象素EPX对应于由显示单元200中的N (N是大于1的整 数)行和M (M是大于1的整数)列限定的(NxM)显示像素。例如,帝i设在显示单元200中,在行方向形成1024个显示像素且在列 方向形成768个显示〗象素,且N和M均为4,则在发光部分130中,行方 向可以形成256个发光像素EPX,在列方向可以形成192个发光像素EPX, 且一个发光像素EPX可以对应于16个显示1象素。参考图3和图4,发光部分130包括彼此面对的两个基板10、 20,以及 设置在基板10、 20之间并将基板10、 20结合在一起的密封构件30。基板 10、 20和密封构件30构成真空容器。真空容器的内部可以保持在例如大约 10-6Torr的真空度。基板10、 20的设置在密封构件30内的区域被划分为实际对可见光发射 有贡献的有效区域和围绕该有效区域的无效区域。用于电子发射的多个电子 发射单元40位于基板10上方的有效区域内。用于可见光发射的发光单元50 位于基板20上方的有效区域内。设置有发光单元50的基板20可以被设定为发光部分130的前基板,且 设置电子发射单元40的基板10可以被设定为发光部分130的后基板。多个驱动电极42、 43形成在基板10上。每个电子发射单元40包括电 子发射器41和驱动电极42、 43的一部分。驱动电极42、 43控制电子发射 器41的电子发射量。多个驱动电极42、 43包括多个在y轴方向延伸的阴极 42和在x轴方向延伸的栅电极43 。栅电极43在阴极42上方沿与阴极42交 叉的方向延伸,且绝缘层46位于栅电极43和阴极42之间。在图2所示的 发光装置100中,多个栅电极43分别形成多条发光扫描线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多条扫描线,用于传送发光扫描信号,所述发光扫描信号包括发射开电压和发射关电压的组合; 多条数据线,在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用于传送发光数据电压;以及 多个发光像素,每个像素在由所述多条扫描 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各个区域中并被构建为通过所述发射开电压和所述发光数据电压之差发射电子, 其中在所述发光扫描信号具有所述发射开电压的周期内,所述发射开电压和所述发光数据电压中至少一个电压交替地具有第一电压和低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第二 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