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739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0
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架体、肥料仓、施肥部件;架体的前端为牵引部,架体的后端为安装部;肥料仓设于安装部上,肥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端设有排肥软管;施肥部件包括安装杆、施肥管、高度调节机构;安装杆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设于安装部上,施肥管设于肥料仓的下方,施肥管的入口端与排肥软管连通,高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安装部相连接,下端与施肥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针对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的作物进行施肥时,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来调整施肥管出口端距离肥料仓的距离,来实现施肥管高度的调整,使不需要进行施肥作业的施肥管悬空,不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适应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作物的需求。种作物的需求。种作物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施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0003]由于两种间作套种的作物行距及行数都不相同,在进行施肥作业时,传统方式为采用单行人工施肥作业;但在大面积种植时,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能够针对间作套种的施肥设备。例如,公告号为CN21672204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播种、施肥一体机,来对玉米大豆间作种植进行施肥作业;但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其只能针对玉米与大豆采用2:3行比种植时进行施肥,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
[0005]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架体、肥料仓、施肥部件;
[0006]所述架体的前端为牵引部,架体的后端为安装部;
[0007]所述肥料仓设置于安装部上,在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排肥软管;
[0008]所述施肥部件包括安装杆、施肥管、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杆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安装部上且位于肥料仓的侧下方,所述施肥管设置于肥料仓的下方,施肥管的入口端与排肥软管连通,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安装部相连接,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与施肥管相连接,用于调整施肥管出口端距离肥料仓的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衔接件、可调式牵拉组件;所述衔接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固定杆,衔接件可沿安装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臂的下端与施肥管铰接,连接臂的上端铰接于衔接件的下部;所述可调式牵拉组件的下端铰接于衔接件的侧部,可调式牵拉组件的上端与安装部相固定,可调式牵拉组件伸长或收缩,能够调整施肥管距离肥料仓的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衔接件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限制衔接件移动的定位杆。
[0011]优选的,所述可调式牵拉组件包括固定组件、伸缩杆结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安装部上,且固定组件能够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杆结构的上端与固定组件铰接,伸缩杆结构的下端与衔接件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结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铰接于衔接件的侧部,第一拉杆的上部螺纹连接于第二拉杆内部,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铰接于固定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杆、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通孔内的导向块,基座的下端与第二拉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螺纹杆穿过通孔后与导向块固定,在螺纹杆上套装有螺母。
[0014]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滚轮。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架体、肥料仓、施肥部件;架体的前端为牵引部,架体的后端为安装部;肥料仓设置于安装部上,在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排肥软管;施肥部件包括安装杆、施肥管、高度调节机构;安装杆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安装部上且位于肥料仓的侧下方,施肥管设置于肥料仓的下方,施肥管的入口端与排肥软管连通,高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安装部相连接,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与施肥管相连接。在需要针对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的作物进行施肥时,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来调整施肥管出口端距离肥料仓的距离,来实现施肥管高度的调整,使不需要进行施肥作业的施肥管悬空,不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适应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作物的需求;同时,有可通过调整施肥管的高度,可实现施肥管施肥深度的调整,以满足施肥深度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施肥部件与安装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高度调节机构与施肥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架体01、牵引部11、安装部12、通孔13、支撑滚轮14、肥料仓02、出料管21、排肥软管22、施肥部件03、安装杆31、施肥管32、高度调节机构33、连接臂331、衔接件332、定位杆3321、可调式牵拉组件333、固定组件3331、螺纹杆33311、基座33312、导向块33313、螺母33314、伸缩杆结构3332、第一拉杆33321、第二拉杆33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请参看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包括架体01、肥料仓02、施肥部件03;架体01的前端为牵引部11,架体01的后端为安装部12;肥料仓02设置于安装部上,在肥料仓0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的出口端设置有排肥软管22;施肥部件03包括安装杆31、施肥管32、高度调节机构33;安装杆31沿肥料仓0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安装部上且位于肥料仓02的侧下方,施肥管32设置于肥料仓02的下方,施肥管32的入口端与排肥软管22连通,高度调节机构33的上端与安装部相连接,高度调节机构33的下端与施肥管32相连接,用于调整施肥管32出口端距离肥料仓02的距离。在需要针对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的作物进行施肥时,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3来调整施肥管32出口端距离肥料仓02的距离,来实现施肥管32高度的调整,使不需要进行施肥作业的施肥管32悬空,不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适应不同行数及行距的两种间作套种作物的需求;同时,有可通过调整施肥管32的高度,可实现施肥管32施肥深度的调整,以满足施肥深度需求。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高度调节机构33包括连接臂331、衔接件332、可调式牵拉组件333;衔接件332的上部转动连接于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肥料仓、施肥部件;所述架体的前端为牵引部,架体的后端为安装部;所述肥料仓设置于安装部上,在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排肥软管;所述施肥部件包括安装杆、施肥管、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杆沿肥料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安装部上且位于肥料仓的侧下方,所述施肥管设置于肥料仓的下方,施肥管的入口端与排肥软管连通,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安装部相连接,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与施肥管相连接,用于调整施肥管出口端距离肥料仓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衔接件、可调式牵拉组件;所述衔接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固定杆,衔接件可沿安装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臂的下端与施肥管铰接,连接臂的上端铰接于衔接件的下部;所述可调式牵拉组件的下端铰接于衔接件的侧部,可调式牵拉组件的上端与安装部相固定,可调式牵拉组件伸长或收缩,能够调整施肥管距离肥料仓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作套种定向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的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李惠霞鲍举文王晓军罗园园贺萌萌张芳红王娟解艳玲马玲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事业管理局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