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98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新的构造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第1隔堤,将显示区域包围;第2隔堤,将第1隔堤包围;第1传感器电极及第2传感器电极,与显示区域重叠;第1传感器布线及第2传感器布线,设在第1隔堤之上,与第1传感器电极及第2传感器电极分别电连接;第1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1接触部而与第1传感器布线电连接;以及第2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第2传感器布线电连接。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位于第1隔堤与第2隔堤之间。第2隔堤与第1布线在第1重叠部具有重叠,与第2布线在第2重叠部也具有重叠。第2隔堤在平面观察下在第1重叠部与第2重叠部之间具有朝向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朝向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朝向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使柔性印刷基板贴合的显示装置之一,已知采用on-cell方式的接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接触传感器在封固层上形成有用于接触传感器的电极,显示装置形成有用来从电极向柔性印刷基板进行信号传送的布线。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47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采用安装柔性印刷基板那样的外部驱动电路的接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需要在将显示区域包围的周边区域中设置用来安装外部驱动电路的安装焊盘(pad)。此外,为了将在接触传感器中使用的电极与安装部连接而需要使用布线。有这些设置较大地占据周边区域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具有新的构造的显示装置。此外,课题之一在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0009]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是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第1隔堤,将显示区域包围;第2隔堤,将第1隔堤包围;第1传感器电极及第2传感器电极,与显示区域重叠;第1传感器布线,设在第1隔堤之上,与第1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2传感器布线,设在第1隔堤之上,与第2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1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1接触部而与第1传感器布线电连接;以及第2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第2传感器布线电连接。此外,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位于第1隔堤与第2隔堤之间。进而,第2隔堤与第1布线在第1重叠部具有重叠,与第2布线在第2重叠部也具有重叠。除此以外,第2隔堤在平面观察下在第1重叠部与第2重叠部之间具有朝向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
[0011]本实施方式之一是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第1隔堤,将显示区域包围;第2隔堤,设在显示区域的周边,在两端具有切断面;第1传感器电极及第2传感器电极,与显示区域重叠;第1传感器布线,设在第1隔堤之上,与第1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2传感器布线,设在第1隔堤之上,与第2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1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1接触部而与第1传感器布线电连接;以及第2布线,设在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第2传感器布线电连接。此外,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位于第1隔堤与第2隔堤之间。进而,第2隔堤与第1布线在第1重叠部具有重叠,与第2布线在第2重叠部也具有重叠。除此以外,第2隔堤在平面观察下在第1重叠部与第2重叠部之间具有朝向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端面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端面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2]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3]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4]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5]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100:显示装置;100a:显示装置;100b:显示装置;100c:显示装置;100d:显示装置;100e:显示装置;102:基板;104:像素;106:接触传感器;108:驱动电路;110:安装焊盘;112:第1隔堤;112a:第1隔堤层;112b:第1隔堤层;114:第2隔堤;114a:第2隔堤层;114b:第2隔堤层;116:显示区域;118:周边区域;122:对置基板;124:传感器电极;126:端子;128:设置区域;130:传感器布线;132:触头;132-1:触头;132-2:触头;134:接触部;134-1:接触部;134-2:接触部;136:重叠部;136-1:重叠部;136-2:重叠部;138:布线;140-1:重叠部;140-2:重叠部;142:凹部;144-1:局部构造;144-2:局部构造;148-1:长度;148-2:长度;150:端子布线;152:触头;154:绝缘膜;156:基底膜;158:绝缘膜;160:层间膜;164:保护膜;166:保护膜;168:外覆层;170:粘接层;172:信号线;174:平坦化膜;176:衬垫;177:间隔壁层;178:第1钝化膜;180:覆盖层;182:第2钝化膜;184:凸部;200:显示装置;188:凹部;200a:显示装置;200b:显示装置;200c:显示装置;200d:显示装置;202:基板;208:驱动电路;210:安装焊盘;212:第1隔堤;214:第2隔堤;214-1:第2隔堤;214-2:第2隔堤;216:显示区域;218:周边区域;224:传感器电极;234:接触部;242:凹部;268:外覆层;284:凸部;286:切断面;286-1:切断面;286-2:切断面;288: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并不限定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而加以解释。
[0029]附图为了使说明更明确,有与实际形态相比关于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地表示的情况,但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具备与针对在先附图说明过的要素同样的功能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有将重复的说明省略的情况。
[0030]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在表现在某个构造体之上配置其他构造体的形态时,在简单表述为“在
……
上”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就包括以与某个构造体相接的方式在紧上方配置其他构造体的情况、和在某个构造体的上方还隔着别的构造体而配置其他构造体的情况。
[0031]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某个构造体从其他构造体露出”这一表现,是指某个构造体的一部分没有被其他构造体覆盖的形态,还包括该没有被其他构造体覆盖的部分进一步被别的构造体覆盖的形态。
[0032]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端面观察这一表现,表示将对象物垂直地切断并从横向观察的情况。端面图包含端面观察时的图。此外,平面观察这一表现,表示将对象物从正上方观察的情况。俯视图或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域;第1隔堤,将上述显示区域包围;第2隔堤,将上述第1隔堤包围;第1传感器电极及第2传感器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第1传感器布线,设在上述第1隔堤之上,与上述第1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2传感器布线,设在上述第1隔堤之上,与上述第2传感器电极电连接;第1布线,设在上述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1接触部而与上述第1传感器布线电连接;以及第2布线,设在上述第2隔堤之下,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上述第2传感器布线电连接;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2接触部位于上述第1隔堤与上述第2隔堤之间;上述第2隔堤与上述第1布线在第1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2隔堤与上述第2布线在第2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2隔堤在平面观察下在上述第1重叠部与上述第2重叠部之间具有朝向上述显示区域凹陷的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隔堤与上述第1传感器布线在第3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1隔堤与上述第2传感器布线在第4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1隔堤在平面观察下在上述第3重叠部与上述第4重叠部之间具有朝向上述第2隔堤突出的凸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隔堤的外形是多边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隔堤的外形具有圆弧状的部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隔堤与上述第1传感器布线在第3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1隔堤与上述第2传感器布线在第4重叠部具有重叠;上述第1重叠部与上述第2重叠部之间的上述第2隔堤和上述第3重叠部与上述第4重叠部之间的上述第1隔堤之间的长度,比上述第1重叠部与上述第3重叠部之间的第1长度及上述第2重叠部与上述第4重叠部之间的第2长度短。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域;第1隔堤,将上述显示区域包围;第2隔堤,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英幸田畠弘志柳泽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