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包括凝补水箱、凝汽器、第一除盐水管、第二除盐水管、凝汽器补水管和凝汽器膜式补水管;凝补水箱的第一进液端连接有第一除盐水管,凝补水箱的第二进液端连接有第二除盐水管,凝补水箱的第一出液端连接有输水管;凝汽器的第一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补水管,凝汽器补水管与输水管、第一除盐水管通过控制管路连通,凝汽器的第二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膜式补水管,凝汽器膜式补水管与凝补水箱的第二出液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凝结器的补水量,同时降低凝结水的溶解氧。降低凝结水的溶解氧。降低凝结水的溶解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余热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随着工业发展对供热量需求量逐年增加,机组补水量需求不断增大,现有的补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其理由为:一、补水量增大后,凝结水溶解氧会大幅度增加,严重超标,这样一方面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会加速设备和管路腐蚀;二、补水管的补水量低,需要两台凝补水泵同时运行或间隔切换补水,频繁启停凝补水泵容易损坏设备(电机、开关等),同时还会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以增加凝汽器的补水量,同时降低凝结水的溶解氧、改善凝汽器换热条件及进一步优化冷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包括凝补水箱、凝汽器、第一除盐水管、第二除盐水管、凝汽器补水管和凝汽器膜式补水管;
[0006]所述凝补水箱具有第一进液端、第二进液端、第一出液端和第二出液端,所述凝补水箱的第一进液端连接有第一除盐水管,所述凝补水箱的第二进液端连接有第二除盐水管,所述凝补水箱的第一出液端连接有输水管;
[0007]所述凝汽器具有第一进液端和第二进液端,所述凝汽器的第一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补水管,所述凝汽器补水管的进液端与输水管的出液端、第一除盐水管的出液端通过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凝汽器的第二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膜式补水管,所述凝汽器膜式补水管的进液端与所述凝补水箱的第二出液端连通。
[0008]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还包括热水系统回流管,所述热水系统回流管的出液端与所述凝汽器补水管的进液端通过控制管路连通,所述热水系统回流管设有第一截止阀。
[0009]可选的,所述控制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的进液端均与输水管的出液端、热水系统回流管的出液端以及第一除盐水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的出液端均与凝汽器补水管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上设有第一凝补水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分支管上设有第二凝补水泵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分支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包括第二截止阀和逆止阀。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除盐水管上设有第一旁路管,所述第一除盐水管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旁路管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一气动补水阀,所述第一旁路管设有第一蝶阀。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除盐水管上设有第二旁路管,所述第二除盐水管设有位于第二旁路管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气动补水阀,所述第二旁路管设有第二蝶阀。
[0013]可选的,所述凝汽器补水管上设有第三旁路管,所述凝汽器补水管设有位于第三旁路管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一自动调节阀,所述第三旁路管上设有第三截止阀。
[0014]可选的,所述凝汽器膜式补水管上设有第四旁路管,所述凝汽器膜式补水管设有位于第四旁路管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自动调节阀,所述第四旁路管设有第四截止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凝补水箱增加了第二除盐水管,可满足凝补水箱对供水量要求。
[0017]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凝汽器增加了凝汽器膜式补水管,凝汽器膜式补水管与凝补水箱连通,使进入凝汽器除盐水得到充分雾化并均匀加热、传热后,将除盐水氧气除去,进一步改善凝汽器换热条件。
[0018]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凝汽器增设了凝汽器膜式补水管,凝汽器膜式补水管与凝汽器补水管共同向凝汽器供液,根据设计流量计算,补水量增加1倍以上,大大增加了凝汽器补水量,可用余量大,能满足供热量不断增加的需求,机组补水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第一凝补水泵和第二凝补水泵均可以不用启动,凝汽器两路补水管均通过虹吸补水即能满足机组补水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减少运行人员操作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凝汽器补水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0021]凝补水箱10、第一除盐水管111、第一旁路管112、第一蝶阀113、第一气动补水阀114、第二除盐水管121、第二旁路管122、第二蝶阀123、第二气动补水阀124、输水管13、凝汽器20、凝汽器补水管21、第三旁路管211、第一自动调节阀212、第三截止阀213、凝汽器膜式补水管22、第四旁路管221、第二自动调节阀222、第四截止阀223、凝结水补水管30、热水系统回流管40、第一截止阀41、第一蝶阀42、第一分支管51、第一凝补水泵511、第二分支管52、第二凝补水泵521、第三分支管53、第二截止阀531、逆止阀5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3]请参阅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包括凝补水箱10、凝汽器20、第一除盐水管111、第二除盐水管121、凝汽器补水管21和凝汽器膜式补水管22。
[0024]凝补水箱10具有第一进液端、第二进液端、第一出液端和第二出液端,凝补水箱10的第一进液端连接有第一除盐水管111,第一除盐水管111上设有第一旁路管112和第一气动补水阀114,第一气动补水阀114位于第一旁路管112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第一旁路管112上设有第一蝶阀113,第一气动补水阀114正常运行时,第一蝶阀113处于关闭状态,当凝
补水箱10内水位低于预设值时,第一气动补水阀114自动打开,当凝补水箱10内水位高于预设值时,第一气动补水阀114自动关闭,当第一气动补水阀114出现故障时,第一蝶阀113开启,第一除盐水管11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旁路管112输入凝补水箱10内。
[0025]凝补水箱10的第二进液端连接有第二除盐水管121,第二除盐水管121上设有第二旁路管122和第二气动补水阀124,第二气动补水阀124位于第二旁路管122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第二旁路管122上设有第二蝶阀123,其中,第二气动补水阀124正常运行时,第二蝶阀123处于关闭状态,当凝补水箱10内水位低于预设值时,第二气动补水阀124自动打开,当凝补水箱10内水位高于预设值时,第二气动补水阀124自动关闭,当第二气动补水阀124出现故障时,第二蝶阀123开启,第二除盐水管121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旁路管122输入凝补水箱10内。
[002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除盐水管111和第二除盐水管121共同向凝补水箱10补充水源,可有效满足凝补水箱10的水量要求。
[0027]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补水箱(10)、凝汽器(20)、第一除盐水管(111)、第二除盐水管(121)、凝汽器补水管(21)和凝汽器膜式补水管(22);所述凝补水箱(10)具有第一进液端、第二进液端、第一出液端和第二出液端,所述凝补水箱(10)的第一进液端连接有第一除盐水管(111),所述凝补水箱(10)的第二进液端连接有第二除盐水管(121),所述凝补水箱(10)的第一出液端连接有输水管(13);所述凝汽器(20)具有第一进液端和第二进液端,所述凝汽器(20)的第一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补水管(21),所述凝汽器补水管(21)的进液端与输水管(13)的出液端、第一除盐水管(111)的出液端通过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凝汽器(20)的第二进液端设有凝汽器膜式补水管(22),所述凝汽器膜式补水管(22)的进液端与所述凝补水箱(10)的第二出液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系统回流管(40),所述热水系统回流管(40)的出液端与凝汽器补水管(21)的进液端通过控制管路连通,所述热水系统回流管(40)设有第一截止阀(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凝结水溶解氧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支管(51)、第二分支管(52)和第三分支管(53),所述第一分支管(51)、第二分支管(52)和第三分支管(53)的进液端均与输水管(13)的出液端、热水系统回流管(40)的出液端以及第一除盐水管(111)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51)、第二分支管(52)和第三分支管(53)的出液端均与凝汽器补水管(21)的进液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华觉,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