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52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患者胸腔侧部的底座,底座中部设有引导杆,引导杆为空心直线的管体,胸腔穿刺针能够从引导杆的顶端插入,并从引导杆的底部伸出;引导杆底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中部,使得引导杆能够相对于底座转动,进而调节自身相对于患者皮肤的角度,即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能够对引导杆底端的转动连接处产生限位作用,进而固定引导杆所在的角度;引导杆的顶端设有锁紧件,锁紧件能够对插入引导杆内的胸腔穿刺针产生紧固作用,进而限制胸腔穿刺针的轴向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胸腔穿刺针在插入过程中以及插入后角度产生偏移,同时可固定胸腔穿刺针刺入后的轴向位置。的轴向位置。的轴向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胸腔穿刺针刺入患者胸腔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常用于穿刺活检以查明病因。
[0003]临床中胸腔穿刺针在指定位置刺入患者胸腔后需要医生通过手部固定并维持穿刺针位置,如此易造成穿刺针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改变,从而使得针尖位置偏离活检部位,进而对患者病情的专断造成干扰。
[0004]因此需要一种固定穿刺针穿刺位置、刺入角度以及刺入深度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以解决临床中胸腔穿刺针缺少辅助固定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患者胸腔侧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为空心直线的管体,胸腔穿刺针能够从所述引导杆的顶端插入,并从所述引导杆的底部伸出;
[0008]所述引导杆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中部,使得所述引导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进而调节自身相对于患者皮肤的角度,即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
[0009]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对所述引导杆底端的转动连接处产生限位作用,进而固定所述引导杆所在的角度;
[0010]所述引导杆的顶端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对插入所述引导杆内的胸腔穿刺针产生紧固作用,进而限制胸腔穿刺针的轴向位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杆底端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部部分为球形转动块;
[0012]所述球形转动块与贯穿所述底座中部上下表面的球形腔体之间构成球形转动副;
[0013]所述限位件能够配合球形腔体挤压所述球形转动块,限制所述球形转动块的转动,进而固定所述引导杆相对于所述底座夹角。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底部设有环形的凸起,该凸起为旋动壁,所述旋动壁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环形凹槽之间螺纹连接;
[0015]所述旋动壁中部的所述限位件下表面以及所述底座上表面均设有半球形凹槽,两个半球形凹槽共同组成球形转动腔;
[0016]其中,转动所述旋动壁能够调节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底座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球形转动腔的大小。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球形转动腔的顶部设有防滑垫圈,当所述
限位件挤压所述球形转动块产生限位作用时,所述防滑垫圈贴合于所述球形转动块表面。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杆的内径大于胸腔穿刺针外径0.5

1mm。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件为转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杆顶端的螺母,胸腔穿刺针在进入所述引导杆顶端之前先穿过所述锁紧件;
[0020]所述锁紧件的轴向与所述引导杆的轴向之间存在偏移,旋动所述锁紧件能够使得所述锁紧件内壁挤压胸腔穿刺针针体侧部。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设置了与患者穿刺处皮肤固定的底座为基座和支撑,还设置端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的引导杆以及能够固定引导杆相对于患者皮肤角度的限位件,引导杆转动至特定角度后通过限位件固定,胸腔穿刺针从引导杆的顶部插入从引导杆的底部刺入患者皮肤,进而使得引导杆对胸腔穿刺针产生限位作用,避免胸腔穿刺针在插入过程中以及插入后角度产生偏移;另一方面,本装置中可通过引导杆顶端的锁紧件固定胸腔穿刺针的轴向位置,避免胸腔穿刺针在取样时插入深度受外力影响而改变。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外观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仰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拆解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拆解后正面剖视图。
[0029]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30]1‑
底座、2

引导杆、3

限位件、4

锁紧件、5

球形转动块、6

球形转动腔、7

旋动壁、8

防滑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患者胸腔侧部的底座1,底座1中部设有引导杆2,引导杆2为空心直线的管体,胸腔穿刺针能够从引导杆2的顶端插入,并从引导杆2的底部伸出;
[0033]引导杆2底端转动连接于底座1中部,使得引导杆2能够相对于底座1转动,进而调节自身相对于患者皮肤的角度,即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
[0034]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限位件3,限位件3能够对引导杆2底端的转动连接处产生限位作用,进而固定引导杆2所在的角度;
[0035]引导杆2的顶端设有锁紧件4,锁紧件4能够对插入引导杆2内的胸腔穿刺针产生紧固作用,进而限制胸腔穿刺针的轴向位置。
[0036]在胸腔穿刺之前需要通过底座1将本装置固定于患者的胸腔侧部,底座1的固定位置需要将底座1的下表面中部对准穿刺点,即引导杆2底端的胸腔穿刺针伸出的位置对准穿刺点,随后将底座1边缘与患者的皮肤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医用胶带绑定;或者在底座1下表面贴敷双面胶与患者皮肤贴合;还可以在底座1的下方设置固定的吸盘,通过吸盘将装置吸附于患者皮肤表面。
[0037]固定好底座1之后可用手捏住引导杆2的顶端相对于底座1传动调节引导杆2相对于患者皮肤的角度,此角度即为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待将引导杆2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可通过限位件3将引导杆2的当前位置固定,避免引导杆2发生二次偏转,导致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度发生偏移。
[0038]关系限位件3对引导杆2的限位方式,可以通过限制引导杆2的侧向移动进行限位,如限位件3套设于引导杆2侧部并卡接固定于底座1表面,进而限制引导杆2的侧部位移和转动;也可以通过增加引导杆2与底座1转动连接处的摩擦力,进而限制引导杆2的转动,如限位件3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者螺栓与底座1固接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患者胸腔侧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引导杆(2),所述引导杆(2)为空心直线的管体,胸腔穿刺针能够从所述引导杆(2)的顶端插入,并从所述引导杆(2)的底部伸出;所述引导杆(2)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中部,使得所述引导杆(2)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转动,进而调节自身相对于患者皮肤的角度,即胸腔穿刺针的刺入角;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能够对所述引导杆(2)底端的转动连接处产生限位作用,进而固定所述引导杆(2)所在的角度;所述引导杆(2)的顶端设有锁紧件(4),所述锁紧件(4)能够对插入所述引导杆(2)内的胸腔穿刺针产生紧固作用,进而限制胸腔穿刺针的轴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2)底端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连接部部分为球形转动块(5);所述球形转动块(5)与贯穿所述底座(1)中部上下表面的球形腔体之间构成球形转动副;所述限位件(3)能够配合球形腔体挤压所述球形转动块(5),限制所述球形转动块(5)的转动,进而固定所述引导杆(2)相对于所述底座(1)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针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宏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