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4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包括滑轨A、滑轨B、滑轨C、滑轨D,滑轨A、滑轨B、滑轨C、滑轨D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架底座,滑轨A、滑轨B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A,滑轨C、滑轨D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B,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之间设置有锁扣组件,支架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且电动推杆受控于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轨道上滑动设置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可处于不同水平位置并依次交错放置,根据覆盆子根蘖长势高低,使覆盆子根蘖有序放置,方便后续搭架引缚。方便后续搭架引缚。方便后续搭架引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覆盆子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覆盆子,又称红树莓,蔷薇科属灌木植物,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新疆,日本、西伯利亚、中亚、北美、欧洲等地,喜土质疏松、含水量充足、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耐旱涝,高温对其有危害,对水分状况很敏感,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繁殖方式分为埋根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根蘖繁殖,栽培后要搭架引缚,保持通风和透光。
[0003]覆盆子根蘖繁殖,主要是指切离覆盆子母株附近由根部所生的萌蘖幼株,栽成单独生活的新植株,其成活率高、生长快;在实际覆盆子根蘖繁殖中,切离后的萌蘖幼株有高有低,需要及时栽入种苗培育盆中,及时且有序处理切离后的萌蘖幼株对于覆盆子的种苗培育极为关键,现有技术中多为人工随切随栽,覆盆子萌蘖幼株无有序摆放,不便于后续的搭架引缚,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多为人工随切随栽,覆盆子萌蘖幼株无有序摆放,不便于后续的搭架引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包括滑轨A、滑轨B、滑轨C、滑轨D,所述滑轨A、滑轨B、滑轨C、滑轨D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架底座,所述滑轨A、滑轨B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A,所述滑轨C、滑轨D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B;r/>[0007]所述移动装置A包括滑块A、滑块B、加强板、支撑板A,所述滑块A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A上,所述滑块B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B上,所述滑块A、滑块B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A;
[0008]所述移动装置B包括滑块C、滑块D,所述滑块C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C上,所述滑块D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D上,所述滑块C、滑块D上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B;
[0009]所述支撑板A与所述支撑板B之间设置有锁扣组件,所述支架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且所述电动推杆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
[0010]进一步,所述滑轨C、滑轨D均处于所述滑轨A、滑轨B之间;所述支撑板A与所述支撑板B宽度一致,且所述支撑板B宽度小于所述滑轨A与所述滑轨B之间的距离。
[0011]进一步,所述锁扣组件包括卡扣、卡环,所述卡扣设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A底部,所述卡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B底部,所述卡扣可扣入所述卡环中。
[0012]进一步,所述卡扣包括拨杆、转动杆,弧形卡扣、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A底部,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所述拨杆底
部固定连接,所述拨杆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弧形卡扣,所述弧形卡扣可扣入所述卡环中,所述支撑板A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拨杆顶部贯穿通过所述弧形槽,所述拨杆可延所述弧形槽滑动,所述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连接轴底部固定设置有金属挡片。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板A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卡扣,所述支撑板B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环。
[0014]进一步,所述移动装置A、移动装置B均至少有两个。
[0015]进一步,所述滑块A、滑块B、滑块C、滑块D均至少有两个。
[0016]进一步,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滚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中,通过在轨道上滑动设置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可处于不同水平位置并依次交错放置,根据覆盆子根蘖长势高低,使覆盆子根蘖有序放置,方便后续搭架引缚。
[0019]2.本技术中,滑块A、滑块B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对支撑板A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使支撑板B可水平搭接在加强板上,使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0020]3.本技术中,滑块C、滑块D上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B,电动推杆受控于PLC控制器,通过在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从而来控制支撑板B的高低。
[0021]4.本技术中,支撑板A与支撑板B之间设置有锁扣组件,支撑板B与支撑板A平齐搭接时,可通过锁扣组件将支撑板B与支撑板A稳定锁住,避免支撑板A与支撑板B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分离。
[0022]5.本技术中,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旋钮,可方便在支撑板B表面拨动拨杆,连接轴底部固定设置有金属挡片,可防止转动杆从连接轴上下滑。
[0023]6.本技术中,支撑板B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扣,支撑板A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环,在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多组使用时,方便移动装置A与移动装置B左右稳定锁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移动装置A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移动装置B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卡扣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卡扣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滑块A;2、加强板;3、支撑板A;4、滑块C;5、支撑板B;6、滑块D;7、滑轨A;8、滑轨C;9、滑轨D;10、滑轨B;11、电动推杆;12、滑块B;13、PLC控制器;14、卡扣;15、连接轴;16、转动杆;17、拨杆;18、弧形卡扣;19、旋钮;20、金属挡片;21、卡环;22、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包括滑轨A7、滑轨B10、滑轨C8、滑轨D9,滑轨A7、滑轨B10、滑轨C8、滑轨D9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架底座,滑轨A7、滑轨B10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A,滑轨C8、滑轨D9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B;
[0034]移动装置A包括滑块A1、滑块B12、加强板2、支撑板A3,滑块A1滑动设置于滑轨A7上,滑块B12滑动设置于滑轨B10上,滑块A1、滑块B12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板2,加强板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A3;
[0035]移动装置B包括滑块C4、滑块D6,滑块C4滑动设置于滑轨C8上,滑块D6滑动设置于滑轨D9上,滑块C4、滑块D6上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B5;
[0036]支撑板A3与支撑板B5之间设置有锁扣组件,支架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器13,该PLC控制器13与电动推杆11电连接,且电动推杆11受控于PLC控制器13。
[0037]为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包括滑轨A(7)、滑轨B(10)、滑轨C(8)、滑轨D(9),所述滑轨A(7)、滑轨B(10)、滑轨C(8)、滑轨D(9)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A(7)、滑轨B(10)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A,所述滑轨C(8)、滑轨D(9)上滑动设置有移动装置B;所述移动装置A包括滑块A(1)、滑块B(12)、加强板(2)、支撑板A(3),所述滑块A(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A(7)上,所述滑块B(1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B(10)上,所述滑块A(1)、滑块B(12)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A(3);所述移动装置B包括滑块C(4)、滑块D(6),所述滑块C(4)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C(8)上,所述滑块D(6)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D(9)上,所述滑块C(4)、滑块D(6)上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B(5);所述支撑板A(3)与所述支撑板B(5)之间设置有锁扣组件,所述支架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器(13),该PLC控制器(13)与所述电动推杆(11)电连接,且所述电动推杆(11)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C(8)、滑轨D(9)均处于所述滑轨A(7)、滑轨B(10)之间;所述支撑板A(3)与所述支撑板B(5)宽度一致,且所述支撑板B(5)宽度小于所述滑轨A(7)与所述滑轨B(10)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盆子种苗培育移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玺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鸿升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