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9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封装膜和负极耳;所述封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封装内层、金属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层的目标区域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金属层经所述镂空部暴露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一电连接部;所述负极耳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负极耳朝使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导电接触。所述电池的负极耳与封装膜的金属层短接,用于使得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以研究电池的电化学腐蚀现象。腐蚀现象。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封装膜受损的情况下,电池内部可能会产生离子导电通道。以软包锂电池为例,在软包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冲坑操作及热压封装操作有时会对铝塑膜的内层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软包锂电池内部产生离子导电通道(即,锂离子穿过内层而与铝层接触)。
[0003]在电池存在一定电量的情况下,若电池的负极耳与封装膜内的金属层短接,这样,负极耳与金属层之间会形成电子通道。在负极耳与金属层之间形成电子通道的情况下,封装膜的金属层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这样,将使得金属层失去对外界水汽的隔绝作用,从而容易导致水汽进入电池内部,并引发一系列产气副反应,使得电池发生鼓胀失效。
[0004]为了探究电池的电化学腐蚀规律特点,常常需要人为制造电子通道,即人为地对负极耳和封装膜内的金属层进行短接,以加速电池电化学腐蚀的发生。但是目前,相关技术还非常缺乏,难点在于如何实现电池负极耳与封装膜内的金属层之间稳定可靠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以解决如何制造电子通道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封装膜和负极耳;所述封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封装内层、金属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层的目标区域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金属层经所述镂空部暴露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一电连接部;所述负极耳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负极耳朝使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导电接触。
[0007]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用于粘接所述负极耳和所述封装膜,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导电接触。
[0008]可选地,所述粘接件为导电粘接件。
[0009]可选地,所述导电粘接件为导电胶带。
[0010]可选地,所述粘接件的尺寸小于所述镂空部的尺寸,所述粘接件粘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夹设于所述粘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镂空部沿所述负极耳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间距大于所述负极耳的宽度。
[0012]可选地,在所述负极耳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负极耳位于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直线所夹的区域内。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负极耳的伸出端,所述负极耳沿弯折轴线弯折,其中,所述弯折轴线与所述负极耳的宽度方向平行。
[0014]可选地,所述电池为软包锂电池,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池本体和正极耳,所述封装膜包覆于所述电池本体外,所述负极耳和所述正极耳分别与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封装内层为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金属层为铝层,所述保护层为尼龙层。
[0016]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7]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先在保护层的目标区域开设镂空部,以使得金属层的经镂空部暴露于电池的外表面的部位形成第一电连接部。进一步地,可以对负极耳进行弯折,以使得第二电连接部与第一电连接部导电接触。这样,可以通过第二电连接部与第一电连接部导电接触的方式,实现对负极耳和封装膜的金属层的短接,以在负极耳和金属层之间形成电子通道,从而可以使得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这样,可以通过人为制造电子通道的方式,便于研究人员研究电池的电化学腐蚀现象。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图,其示出了负极耳弯折前的情形;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图,其示出了负极耳弯折后的情形;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图,其示出了粘接件将第二电连接部粘接于第一电连接部的情形;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膜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

电池;110

封装膜;111

封装内层;112

金属层;113

保护层;114

镂空部;1141

第一侧边;1142

第二侧边;115

第一电连接部;120

负极耳;121

第二电连接部;130

粘接件;140

电池本体;150

正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8]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0029]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
来理解本申请。
[003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包括:封装膜110和负极耳120。
[0032]结合图4,封装膜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封装内层111、金属层112和保护层113。结合图1,保护层113位于电池100的外表面,保护层113的目标区域开设有镂空部114,金属层112经镂空部114暴露于电池100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一电连接部115。负极耳120设有第二电连接部121。结合图2,负极耳120朝使第二电连接部121靠近第一电连接部115的方向弯折。第二电连接部121与第一电连接部115导电接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膜(110)和负极耳(120);所述封装膜(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封装内层(111)、金属层(112)和保护层(113),所述保护层(113)位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层(113)的目标区域开设有镂空部(114),所述金属层(112)经所述镂空部(114)暴露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一电连接部(115);所述负极耳(120)设有第二电连接部(121),所述负极耳(120)朝使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1)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5)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1)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5)导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粘接件(130),所述粘接件(130)用于粘接所述负极耳(120)和所述封装膜(110),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1)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5)导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件(130)为导电粘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接件为导电胶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件(130)的尺寸小于所述镂空部(114)的尺寸,所述粘接件(130)粘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5),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民崔彦洲赵红丹万猛曾阳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