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86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涉及清洁技术的领域,其包括第一清理组件,所述第一清理组件包括清理管、清理架、第一安装笼和第一清理件,所述清理管水平设置,所述清理管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清理架固定于所述清理管下方,所述第一清理件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一安装笼位于所述清理管内,所述第一安装笼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理管,所述第一安装笼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清理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笼内,所述第一清理件能够对导线表面清理,本申请具有改善不易对擦油装置进行更换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清洁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线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导线表面涂一层油,例如抗氧化油,之后,为了防止导线表面粘附污垢,需要对导线表面进行清洁。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20029566.3的申请文件公开了钢丝绳除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依次安装在装置本体内的加热部、除油部、冲洗部、干燥部;除油部包含至少一组擦油装置;冲洗部设置有喷头、进水管和排水管,其中喷头至少设置一个,安装在进水管上,进水管、排水管安装在装置本体上;干燥部设置有风机和干燥体,将钢丝绳依次通过加热部、除油部、冲洗部和干燥部,通过除油部能够将钢丝绳表面的油污擦除,再进行清洗和干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将钢丝绳依次通过加热部、除油部、冲洗部和干燥部,通过除油部中的擦油装置将钢丝绳表面的油污擦除,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油污粘附在擦油装置上,不易对擦油装置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不易对擦油装置进行更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包括第一清理组件,所述第一清理组件包括清理管、清理架、第一安装笼和第一清理件,所述清理管水平设置,所述清理管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清理架固定于所述清理管下方,所述第一清理件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一安装笼位于所述清理管内,所述第一安装笼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理管,所述第一安装笼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清理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笼内,所述第一清理件能够对导线表面清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导线表面除油时,首先,将第一清理组件固定,之后,人员将需要除油的导线一端伸入清理管内,之后,导线伸入第一安装笼内,此时,导线与第一清理件接触,导线继续伸入,在导线伸入的过程中,第一清理件能够对导线表面进行清理,当需要对第一清理件进行更换时,从清理管内取出第一安装笼,将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分离,之后,将第一安装笼上的第一清理件取下,取出需要更换的第一清理件,将更换的第一清理件与第一安装笼固定,随后,将第一安装笼伸入清理管内,将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固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将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分离,对第一清理件进行更换,有利于改善不易对第一清理件进行更换的问题。
[0009]可选的,所述清理管内同轴设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将所述清理管分为前清理管和后清理管,所述第一安装笼位于所述前清理管内;
[0010]导线除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清理组件,所述第二清理组件位于所述后清理管内,所
述第二清理组件包括第二安装笼和第二清理件,所述第二安装笼和所述第一安装笼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二清理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笼,所述第二清理件能够对导线表面清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伸入前清理管内,导线能够伸入第一安装笼,通过第一清理件对导线进行第一次清理,随后,导线继续伸入,导线能够伸入后清理管内,此时,导线进入第二安装笼内,在导线伸入的过程中,第二清理件能够对导线进行第二次清理,通过设置第二清理组件,便于对导线表面进行清理。
[0012]可选的,还包括支撑组件和喷淋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管水平位于所述清理管靠近所述前清理管一侧,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支撑管下方;
[0013]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水箱、分管、总管和多个喷头,所述水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管内竖直固定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沿所述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隔板各开设有一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所述隔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所述支撑管内壁形成喷淋腔室,所述分管固定于喷淋腔室内,所述总管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管连通,多个所述喷头均匀分布于所述分管,所述喷头与所述分管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导线进行除油时,将需要除油的导线一端伸入支撑管,导线伸入通孔后进入喷淋腔室内,之后,水箱中的溶剂经总管流动至分管,随后,溶剂流动至喷头内,溶剂会经过喷头喷出,能够对导线进行喷淋,能够对导线表面的油污进行溶解,通过设置喷淋组件,能够对导线表面的油污溶解,有利于对导线表面清理。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笼上固定有多个插接条,且所述插接条沿所述第一安装笼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清理管内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安装笼上的所述插接条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清理管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母扣,所述第一安装笼两端固定有与所述母扣契合的子扣。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分离时,打开母扣,使母扣与子扣分离,之后,拉动第一安装笼,此时,第一安装笼由清理管内朝清理管外运动,插接条在插接槽内滑动,随后,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分离;当需要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固定时,将第一安装笼上的插接条伸入插接槽内,推动第一安装笼,此时,第一安装笼由清理管外朝清理管内运动,之后,将母扣与子扣固定,通过设置母扣与子扣,便于第一安装笼与清理管的固定与分离。
[0017]可选的,还包括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清理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清理组件一侧,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固定框、两个滚轮和两个电机,所述固定框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清理管一侧,所述滚轮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电机的机壳固定于所述固定框顶部,两个所述电机各驱动一个所述滚轮转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形成过料间隙。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伸入清理管后,继续将导线伸入,导线能够进入固定框内,此时,同时启动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各驱动一个滚轮转动,将导线伸入过料间隙内,在滚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导线继续朝远离清理管一侧运动,通过设置滚动组件,滚动滚动的过程中,有利于带动导线运动。
[0019]可选的,所述放置环于所述前清理管一侧和所述后清理管一侧各同轴开设有一个
限位槽,所述第一安装笼和所述第二安装笼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一安装笼和第二安装笼固定时,将第一安装笼和第二安装笼分别伸入清理管内,使第一安装笼一端和第二安装笼一端各伸入一个限位槽内,随后,将第一安装笼和第二安装笼分别与清理管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槽,有利于对第一安装笼和第二安装笼固定。
[0021]可选的,所述喷头的喷口朝向所述支撑管轴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中的溶剂经喷头喷出,通过喷头的喷口朝向支撑管轴线,导线伸入过程中,便于对导线喷淋。
[0023]可选的,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引流箱,所述引流箱靠近于喷淋腔室,所述引流箱与所述支撑管连通,所述引流箱远离所述支撑管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引流箱与所述排水口处固定有阀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喷淋腔室内的溶剂进行排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清理组件(3),所述第一清理组件(3)包括清理管(31)、清理架(32)、第一安装笼(33)和第一清理件(34),所述清理管(31)水平设置,所述清理管(31)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清理架(32)固定于所述清理管(31)下方,所述第一清理件(34)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一安装笼(33)位于所述清理管(31)内,所述第一安装笼(3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理管(31),所述第一安装笼(33)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清理件(3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笼(33)内,所述第一清理件(34)能够对导线表面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管(31)内同轴设有放置环(311),所述放置环(311)将所述清理管(31)分为前清理管(312)和后清理管(313),所述第一安装笼(33)位于所述前清理管(312)内;导线除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清理组件(4),所述第二清理组件(4)位于所述后清理管(313)内,所述第二清理组件(4)包括第二安装笼(41)和第二清理件(42),所述第二安装笼(41)和所述第一安装笼(33)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二清理件(4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笼(41),所述第二清理件(42)能够对导线表面清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1)和喷淋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管(11)和支撑架(12),所述支撑管(11)水平位于所述清理管(31)靠近所述前清理管(312)一侧,所述支撑架(12)固定于所述支撑管(11)下方;所述喷淋组件(2)包括水箱(21)、分管(22)、总管(23)和多个喷头(24),所述水箱(21)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2),所述支撑管(11)内竖直固定有两个隔板(111),两个所述隔板(111)沿所述支撑管(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隔板(111)各开设有一个通孔(1111),两个所述通孔(1111)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所述隔板(111)相互靠近的侧壁与所述支撑管(11)内壁形成喷淋腔室,所述分管(2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蒲恒军康鹏刘翔何玉康周冠兵
申请(专利权)人:众邦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