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俊帮专利>正文

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66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前后端的前轮架和后轮架、设置在后轮架上的发动机以及滚动连接在前轮架和后轮架两侧的车轮,车架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连接,第一连接杆上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第一连接杆铰接,车架与后轮架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铰接,前轮架上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之间对称设置有车头主管,车头主管上设有车把手;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的设置使卡丁车承重性更好,减震器的设置提高了卡丁车整体结构的抗震性,避免了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中因为时速过高导致侧翻的现象出现。的现象出现。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卡丁车底盘减震的
,特指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卡丁车是英文KARTING的译音,意为微型运动汽车,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欧美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车架,一台两冲程发动机,四个独立车轮便构成了卡丁车的全部。因其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它不仅做为汽车场地竞赛的一个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大众休闲、健身娱乐的项目。
[0003]卡丁车底盘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卡丁车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的卡丁车底盘结构,比较简单,在抗弯、抗扭、减震和平衡性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人们在驾驶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速过高,导致侧翻现象的出现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底盘抗弯、抗扭效果好,防震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前后端的前轮架和后轮架、设置在后轮架上的发动机以及滚动连接在前轮架和后轮架两侧的车轮,所述车架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连接,第一连接杆上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车架与后轮架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铰接,所述前轮架上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对称设置有车头主管,所述车头主管上设有车把手。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座椅,所述座椅两侧均设有保护杆,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保护杆相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铰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架上设有第三减震器,所述第三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车架相铰接,第三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前轮架相铰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保护杠,保护杆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与保护杆的上下两端的内侧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架的上端与所述车架相铰接,所述前轮架的下端与所述车轮相铰接,所述车把手与前轮架中端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架上侧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车头主管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车轮相铰接,所述车头主管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车头主管的下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001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3]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前后端的前轮架和后轮架、设置
在后轮架上的发动机以及滚动连接在前轮架和后轮架两侧的车轮,所述车架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连接,第一连接杆上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车架与后轮架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后轮架铰接,所述前轮架上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对称设置有车头主管,所述车头主管上设有车把手;本技术的前轮架与车架相连接且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使卡丁车承重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后轮架通过车架后端的两根第一连接杆与车架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杆的上方均设有第一减震器,后轮架与车架后端之间还设有两根第二减震器,四根减震器的设置提高了卡丁车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力,减少了驾驶者驾驶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反复出现大幅度的颠簸,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度,也更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同时还避免了人们在驾驶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速过高,导致侧翻的现象出现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前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0021]1‑
车架;2

前轮架;3

后轮架;4

车轮;5

第一连接杆;6

第一减震器;7

第二减震器;8

第二连接杆;9

车头主管;10

车把手;11

座椅;12

保护杆;13

第三减震器;14

固定杆;15

发动机;16

保护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前后端的前轮架2和后轮架3、设置在后轮架3上的发动机15以及滚动连接在前轮架2和后轮架3两侧的车轮4,所述车架1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后轮架3连接,第一连接杆5上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器6,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第一连接杆5铰接,所述车架1与后轮架3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7,第二减震器7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后轮架3铰接,所述前轮架2上侧设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之间对称设置有车头主管9,所述车头主管9上设有车把手10;本技术的前轮架2与车架1相连接且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使卡丁车承重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后轮架3通过车架1后端的两根第一连接杆5与车架1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杆5的上方均设有第一减震器6,后轮架3与车架1后端之间还设有两根第二减震器7,四根减震器的设置提高了卡丁车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力,减少了驾驶者驾驶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反复出现大幅度的颠簸,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度,也更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同时还避免了人们在驾驶卡丁车行驶在颠簸路段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速过高,导致侧翻现象的出现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0024]优选的,所述车架1上设有座椅11,所述座椅11两侧均设有保护杆12,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上端与所述保护杆12相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相铰接;座椅11两侧的保护杆12提高了驾驶者的行车时安全性,第一减震器6的两端与保护杆12和第一连接杆5相铰接,提高了卡丁车的减震能力。
[0025]优选的,所述前轮架2上设有第三减震器13,所述第三减震器13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相铰接,第三减震器13的下端与所述前轮架2相铰接;座椅11两侧的保护杆12提高了驾驶者的行车时安全性,第一减震器6的两端与保护杆12和第一连接杆5相铰接,提高了卡丁车的减震能力。
[0026]优选的,所述车架1的前端设有保护杠16,保护杆12内设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两端分别与保护杆12的上下两端的内侧相连接;保护杠16的设置可以保护车身前端,同时保护驾驶者的人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前后端的前轮架(2)和后轮架(3)、设置在后轮架(3)上的发动机(15)以及滚动连接在前轮架(2)和后轮架(3)两侧的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后轮架(3)铰接,第一连接杆(5)上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器(6),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第一连接杆(5)铰接,所述车架(1)与后轮架(3)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器(7),第二减震器(7)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后轮架(3)铰接,所述前轮架(2)上侧设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之间对称设置有车头主管(9),所述车头主管(9)上设有车把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丁车底盘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座椅(11),所述座椅(11)两侧均设有保护杆(12),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上端与所述保护杆(12)相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帮
申请(专利权)人:胡俊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