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07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包括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可拆卸连接;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内设置安装腔,安装腔下方设置导向孔,安装腔内设置限位板与安装腔底部滑动连接,限位板一端配合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启动按钮;限位板开设限位孔,活动杆顶部配合发射弹簧与安装腔顶部连接,下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导向孔配合,活动杆设置有限位块,导向孔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限位块的导向槽;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包括下壳体,下壳体设置有药液腔,药液腔底端设置针体,顶部设置活塞,活塞与活动杆下端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一次性注射头,操作简单,药量易把控,减少了药品浪费。减少了药品浪费。减少了药品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穿刺或较深静脉穿刺及其他穿刺等有创操作时,由于操作部位皮肤神经分布丰富,穿刺时患者可感到明显疼痛,若操作穿刺作不顺利,需反复调整穿刺针位置,疼痛则明显增加,降低了患者就医体验,且易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所以一般在动脉穿刺前在穿刺部位注射少量局麻药,减轻穿刺时疼痛。
[0003]目前,一般使用普通1ml或5ml注射器抽取少量局麻药,然后使用相应针体进行皮下注射,但是存在地问题是,不仅操作极不方便,而且注射剂量难以把握。同时,由于注射针体较粗,不能达到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另外,一般在抽取少量局麻药后,瓶中剩余的局麻药只能作废,还会造成药液浪费。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的局麻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可拆卸连接;
[0007]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下方设置贯穿上壳体下端的导向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安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一端配合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启动按钮;所述限位板开设限位孔,活动杆顶部配合发射弹簧与安装腔顶部连接,下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导向孔配合,所述活动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向孔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限位块的导向槽;所述限位块置于限位板之上配合限位孔限位,使得所述发射弹簧被压缩,所述限位板压缩复位弹簧使得所述活动杆可上下运动;
[0008]其中,所述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底端设置针体,顶部设置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动杆下端对应。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
[0010]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设置卡柱,所述下壳体设置卡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设置作用部,通过按压所述作用部使得卡扣变形打开。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顶部设置端盖,所述端盖和安装腔可拆卸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性药品注射头设置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底部设置滑块,所述安装腔底部设置滑槽,所述限位板和安装腔底部通过滑块配合滑槽实现滑动连接。
[0016]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只需按动启动按钮,限位板移动压缩复位弹簧,使得限位孔取消了对限位块的限制,由于受到发射弹簧的作用力,活动杆即带动限位块向下运动,活动杆下端即推动活塞快速完成注射动作。然后,拆卸掉一次性药品注射头丢弃,然后将启动装置复位。具体地,按住启动按钮,推动活动杆向上运动,直至限位块置于限位板之上,然后松动启动按钮,复位弹簧带动限位板复位,限位孔重新限制限位块的位移完成对活动杆的限位。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配备的是一次性的小型注射头,所以可配备极细的针体,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0018]本技术设有一次性药品注射头,一个患者对应一针,打完即止,药量容易把控,减少了药品浪费;而且可杜绝交叉感染;
[0019]本技术操作简单,仅需按压按钮开关,即可向患者皮肤内注射局麻药液。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A

A剖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次性药品注射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另一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上壳体1,安装腔11,导向孔12,螺纹孔13,端盖14,发射弹簧2,活动杆3,限位块31,导向槽311,限位板4,限位孔41,滑块42,滑槽421,复位弹簧5,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药液腔61,活塞62,针体63,卡扣64,作用部641,保护盖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至图3出示了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可拆卸连接;
[0027]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下方设置贯穿上壳体1下端的导向孔12,所述安装腔11内设置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与安装腔1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4一端配合复位弹簧5与安装腔11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启动按钮;所述限位板4开设限位孔41,活动杆3顶部配合发射弹簧2与安装腔11顶部连接,下部穿过所述限位孔41与导向孔12配合,所述活动杆3设置有限位块31,所述导向孔12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限位块31的导向槽311;所述限位块31置于限位板4之上配合限位孔41限位,使得所述发射弹簧2被压缩,所述限位板4压缩复位弹簧5使得所述活动杆3可上下运动;
[0028]其中,所述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药液腔61,所述药液腔61底端设置针体63,所述针体63和下壳体一体设置,顶部设置活塞62,所述活塞62与所述活动杆3下端对应。
[0029]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的连接方式为通
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出示了其中一种,所述上壳体1下端设置螺纹孔13。
[0030]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的连接方式为通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卡接连接。所述上壳体1设置卡柱,所述下壳体设置卡扣64。所述卡扣64设置作用部641,通过按压所述作用部641使得卡扣64变形打开。
[0031]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顶部设置端盖14,所述端盖14和安装腔11可拆卸连接。
[0032]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设置保护盖65,所述保护盖65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在将其安装在启动装置前,用以保护药品。
[0033]作为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4底部设置滑块42,所述安装腔11底部设置滑槽421,所述限位板4和安装腔11底部通过滑块42配合滑槽421实现滑动连接。
[0034]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只需按动启动按钮,限位板4移动压缩复位弹簧5,使得限位孔41取消了对限位块31的限制,由于受到发射弹簧2的作用力,活动杆3即带动限位块31向下运动,活动杆3下端即推动活塞62快速完成注射动作。然后,拆卸掉一次性药品注射头6丢弃,然后将启动装置复位。具体地,按住启动按钮,推动活动杆3向上运动,直至限位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下方设置贯穿上壳体下端的导向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安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一端配合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启动按钮;所述限位板开设限位孔,活动杆顶部配合发射弹簧与安装腔顶部连接,下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导向孔配合,所述活动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向孔侧壁上设置有配合限位块的导向槽;所述限位块置于限位板之上配合限位孔限位,使得所述发射弹簧被压缩,所述限位板压缩复位弹簧使得所述活动杆可上下运动;其中,所述一次性药品注射头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底端设置针体,顶部设置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动杆下端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表浅皮肤的局部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和一次性药品注射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卫勋鹿洪秀迟永良苏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鹤帆围术期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