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04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污水管,污水管中部安装有水流开关,处理池内部嵌入设置有过渡槽和储水槽,储水槽出口处连接有水泵C,处理池内部设置有可进行二次过滤排泥的排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部污水从污水管排入至处理槽内,水流开关感应到水流,控制水泵A工作,将液槽内部的絮凝剂导入至处理槽内部,水流开关控制电机工作,带动连接轴转动,搅拌桨同时转动,对处理槽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杂质快速降解使其形成絮凝体,加快了污泥的沉淀速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中含有较多污泥等杂质,为了降低污水净化难度,同时为了避免污泥堵塞过滤结构,为了保证污水过滤效率,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0003]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申请号为CN202122915620.6,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具有通过污水处理排箱左侧的进水管将污水导入处理,然后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右侧的排水管排出,污水中沉淀的污泥大部分固定隔板上的通槽落入箱底,一小部分附着在固定隔板上,由于三角杆配合通槽,使得大部分污泥会顺着三角杆落入通槽的底部,使得整个固定隔板上只停留少部分污泥,当底部的污泥量足够多时,首先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右侧的连接杆沿着污水处理排箱向右运动,然后所有连接杆与移动封堵块同步联动向右运动,移动封堵块由卡槽的内部向右运动直至移动封堵块与通槽的内壁紧密接触,此时污水处理排箱被固定隔板分割为上下两个独立区域,底部区域内部包括沉入底部的淤泥和上层的污水,先启动抽污机构,先将底部的污水抽出并将其通过进水管重新注入污水处理排箱内部,使得固定隔板底部的区域只剩下少许污水和污泥,然后启动抽污机构开始抽污泥,带污泥抽完之后,启动驱动机构重新打开通槽,此时顶部的污水相箱底,并将之前积留在固定隔板上的污泥冲刷至底部,然后等待污泥沉积,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排空污水即可操作,保证污水处理排的效率,并且对于污水处理排泥分开抽气,最大程度分离污水与污泥,使得污水处理排更加彻底的优点。
[0004]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该装置无法加快污水中杂质沉降速度,静置沉淀需要较长时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另外,该装置需要人工盯着沉淀量然后控制堵块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该装置需要人工控制进行排泥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提供一种新型装置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中部安装有水流开关,所述处理池内部嵌入设置有过渡槽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出口处连接有水泵C;
[0007]所述处理池内部设置有可进行二次过滤排泥的排泥机构。
[0008]其中,所述排泥机构包括泥浆泵、过滤筒A和过滤筒B,所述处理池内部嵌入安装有泥浆泵,所述过渡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A,所述储水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B,且泥浆
泵设置有两个入口,且泥浆泵两个入口分别通过空心转盘与过滤筒A和过滤筒B底部出口密封转动连接,且过滤筒A和过滤筒B通过链条A传动连接,且过滤筒A和过滤筒B外部均嵌套设置有与链条A啮合的链轮A。
[0009]其中,所述处理池内部靠近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液槽,所述液槽出口处连接有水泵A,所述处理池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处理槽,所述处理池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处理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一侧延伸至处理槽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轴外部嵌套安装有伞齿轮B,所述连接轴一端与处理槽对应处对称固定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处理池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安装有水泵B,且水泵B入口通过管道延伸至过渡槽内部,所述连接板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下端通过链条B与过滤筒A传动连接,且过滤筒A外部和连接杆外部均嵌套设置有与链条B啮合的链轮B,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与伞齿轮B咬合的伞齿轮A。
[0010]其中,所述水泵B出口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出口通过空心转盘与过滤筒B入口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处理槽出口处连接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出口处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出口通过空心转盘与过滤筒A入口密封转动连接,所述排污管出口处和连接管出口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杆,且两个搅拌杆分别延伸至过滤筒A和过滤筒B内部,所述搅拌杆两侧通过横杆安装有刷板B,且刷板B一侧设置有刷毛,且刷毛与过滤筒A和过滤筒B内壁接触,所述过渡槽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刷板A,且刷板A一侧设置有刷毛,且刷毛与过滤筒A外壁接触。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外部污水从污水管排入至处理槽内,水流开关感应到水流,控制水泵A工作,将液槽内部的絮凝剂导入至处理槽内部,水流开关控制电机工作,带动连接轴转动,搅拌桨同时转动,对处理槽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杂质快速降解使其形成絮凝体,加快了污泥的沉淀速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0013]2、本技术中,通过排泥机构,过滤筒A和过滤筒B对污水进行两次过滤,电机工作的同时,在伞齿轮A和伞齿轮B咬合的作用下带动过滤筒A和过滤筒B转动,加快了过滤效率,同时刷板A和刷板B对过滤筒A和过滤筒B的滤孔进行清理,避免其堵塞,进一步提高了污水过滤效率,泥浆泵自动对污泥排出,无需工作人员盯着沉淀泥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侧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过滤筒A局部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8]图中标记:1、处理池;101、污水管;1011、水流开关;102、液槽;1021、水泵A;103、过渡槽;1031、水泵B;1032、连接管;1033、刷板A;104、储水槽;1041、水泵C;105、连接板;1051、连接杆;1052、伞齿轮A;106、泥浆泵;2、处理槽;201、连接轴;2011、搅拌桨;2012、电机;2013、伞齿轮B;202、排污管;2021、离心泵;3、过滤筒A;301、过滤筒B;302、搅拌杆;3021、刷板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中:
[0021]参照图1

4,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污水管101,污水管101中部安装有水流开关1011,处理池1内部嵌入设置有过渡槽103和储水槽104,储水槽104出口处连接有水泵C1041;
[0022]处理池1内部设置有可进行二次过滤排泥的排泥机构。
[0023]参照图1、2、3,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污水管(101),所述污水管(101)中部安装有水流开关(1011),所述处理池(1)内部嵌入设置有过渡槽(103)和储水槽(104),所述储水槽(104)出口处连接有水泵C(1041);所述处理池(1)内部设置有可进行二次过滤排泥的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泥浆泵(106)、过滤筒A(3)和过滤筒B(301);所述处理池(1)内部嵌入安装有泥浆泵(106),所述过渡槽(103)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A(3),所述储水槽(104)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B(301),且泥浆泵(106)设置有两个入口,且泥浆泵(106)两个入口分别通过空心转盘与过滤筒A(3)和过滤筒B(301)底部出口密封转动连接,且过滤筒A(3)和过滤筒B(301)通过链条A传动连接,且过滤筒A(3)和过滤筒B(301)外部均嵌套设置有与链条A啮合的链轮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部靠近入口处固定安装有液槽(102),所述液槽(102)出口处连接有水泵A(10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处理槽(2),所述处理池(1)内部安装有电机(2012),所述处理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01),且连接轴(201)一侧延伸至处理槽(2)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012)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轴(201)外部嵌套安装有伞齿轮B(2013),所述连接轴(201)一端与处理槽(2)对应处对称固定安装有搅拌桨(20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亨司晴张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蜀蓉恒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