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73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线路控制器识别到列车在共管区域内移交端发生脱轨后,进行立即处理,并且计算出该列车脱轨对于相邻线路控制器的接管区域的影响并发送给相邻线路控制器,防止相邻线路控制器无法知晓前方列车发送脱轨而导致列车相撞;线路控制器接收到相邻线路控制器在共管区域内的列车发生脱轨信息,计算对本控制区域内的列车是否有影响,如有影响采取紧急措施,保证人员和列车的安全;对于处理后的脱轨列车进行持续的跟踪处理,及时的取消因脱轨后而建立的防护区,保障后续列车的通过,恢复正常运营。恢复正常运营。恢复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是涉及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基本任务是安全、准时、高效地运送乘客。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也逐渐成为运营管理者和广大市民关心的话题之一,轨道交通列车脱轨是危害轨道交通安全的严重事故。
[0003]在运营过程中,一旦有列车脱轨,脱轨列车可能冲入对向轨道,甚至列车翻车,不仅使脱轨列车车毁人亡,而且会使脱轨列车前后区间和临线运行的列车陷入危险处境,甚至发生列车碰撞,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是不可估量的。而我国目前大都是通过列车驾驶人员观察到危险后,进行应急处理或调度中心通过车载通信通知列车驾驶人员进行应急处理,不能在第一时间快速规避危险的发生。尤其是上下行列车即将交汇的时刻发生脱轨,更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脱轨应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0004]目前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列车驾驶人员人工进行应急处理或调度中心通过车载通信通知列车驾驶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由于驾驶人员应急反应慢,无法预知前方事故,其风险比较大。
[0005]在运营过程中,一旦有列车脱轨,脱轨列车可能冲入对向轨道,甚至列车翻车,不仅使脱轨列车车毁人亡,而且会使脱轨列车前后区间和临线运行的列车陷入危险处境,甚至发生列车碰撞,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是不可估量的。
[0006]在发生脱轨后,需要通过列车驾驶人员人工进行应急处理或调度中心通过车载通信通知列车驾驶人员进行应急处理。但由于是现在是全自动运行系统,司机没有在列车上,导致从发生到处理事故的整个流程都加大了处理时间的跨度和难度。而且后续的列车也没有司机无法预知前方事故,其风险比较大。
[0007]因此,对现有技术中的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09]本专利技术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和装置。该系统及装置能够识别列车在共管区域内发生脱轨后对控制区域内列车的影响,从而快速准确地发现危险和规避危险,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
[0011]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
[0012]所述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包括第一线路控制器控制的移交区域和第二线路控制器控制的接管区域,所述移交区域和所述接管区域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行两个不同轨道上的分界点A1和分界点B1;在共管区域内运行的列车的最大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最大车尾脱轨防护距离S2,车身上度为L;
[0013]其中,当判断为列车在移交区域脱轨时:
[0014]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头到当前所在轨道前方分界点A1的距离D1头;将另一轨道分界点B1映射至当前轨道上形成映射点B2,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头到所述映射点B2的距离D2头;在第一线路控制器中,将列车在当前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1头与S1二者之较小值,S2;在第一线路控制器中,将列车在另一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2头与S1二者之较小值,S2。
[0015]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所述第一线路控制器将防护区信息发送至第二线路控制器;所述第二线路控制器基于所述防护区信息执行以下操作:
[0016]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的车头所在位置加上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后的最远防护位置是否越过当前轨道的分界点A1,若未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不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若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
[0017]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若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将分界点A1至所述最远防护位置之间的当前轨道区域设置脱轨防护区域。
[0018]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车头所在位置加上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后的最远防护位置是否越过分界点B1,若未越过分界点,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另一轨道上不设置脱轨防护区域。
[0019]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所述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包括第一线路控制器控制的移交区域和第第一线路控制器控制的接管区域,所述移交区域和所述接管区域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行两个不同轨道上的分界点A1和分界点B1;在共管区域内运行的列车的最大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最大车尾脱轨防护距离S2,车身上度为L;
[0020]其中,当判断为列车在接管区域脱轨时: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尾到当前所在轨道后方分界点A1的距离D1尾;将另一轨道分界点B1映射至当前轨道上形成映射点B2,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尾到所述映射点B2的距离D2尾;在第二线路控制器内,将列车在当前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1尾与S2二者之较小值,S1;在第二线路控制器内,将列车在另一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2尾与S2二者之较小值,S1。
[0021]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所述第二线路控制器将防护区信息发送至第一线路控制器;所述第一线路控制器基于所述防护区信息执行以下操作:
[0022]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的车尾所在位置加上车尾脱轨防护距离S2后的最远防
护位置是否越过当前轨道的分界点A1,若未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不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若越过分界点,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
[0023]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的车尾所在位置加上车尾脱轨防护距离S2后的最远防护位置是否越过映射点B2,若未越过映射点B2,则第二线路控制器不在另一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若越过映射点B2,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另一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
[0024]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若越过映射点B2,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另一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所述脱轨防护区域为分界点B1至最远防护位置之间的区域。
[0025]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线路控制器识别到列车在共管区域内移交端发生脱轨后,进行立即处理,并且计算出该列车脱轨对于相邻线路控制器的接管区域的影响并发送给相邻线路控制器,防止相邻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包括第一线路控制器控制的移交区域和第二线路控制器控制的接管区域,所述移交区域和所述接管区域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行两个不同轨道上的分界点A1和分界点B1;在共管区域内运行的列车的最大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最大车尾脱轨防护距离S2,车身上度为L;其中,当判断为列车在移交区域脱轨时: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头到当前所在轨道前方分界点A1的距离D1头;将另一轨道分界点B1映射至当前轨道上形成映射点B2,计算当前列车的车头到所述映射点B2的距离D2头;在第一线路控制器中,将列车在当前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1头与S1二者之较小值,S2;在第一线路控制器中,将列车在另一轨道上的防护区设置为以下三者之和:车身长度L,D2头与S1二者之较小值,S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控制器将防护区信息发送至第二线路控制器;所述第二线路控制器基于所述防护区信息执行以下操作: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的车头所在位置加上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后的最远防护位置是否越过当前轨道的分界点A1,若未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不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若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当前轨道上设置脱轨防护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越过分界点A1,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将分界点A1至所述最远防护位置之间的当前轨道区域设置脱轨防护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列车所在当前轨道上车头所在位置加上车头脱轨防护距离S1后的最远防护位置是否越过分界点B1,若未越过分界点,则第二线路控制器在另一轨道上不设置脱轨防护区域。5.一种线路控制器共管区域内列车脱轨防护区域计算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中张辉邓能文姜子旺马泉华郝耕华张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