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446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包括走行油泵、补油阀组、液压马达一及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一和液压马达二串联后与走行油泵通过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接;液压马达一及液压马达二与走行轮对相连;补油阀组为集成式阀组,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与液压马达一的A2口相连,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与液压马达二的B3口相连,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与液压马达二的A3口相连;补油阀组包括三通流量阀及控制阀组,三通流量阀的输出口A10与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连通,三通流量阀的输入口A8和控制口A9分别与控制阀组连通。通过补油阀组对串联马达之间提供一定的补油流量,防止液压马达被牵引出现吸空打滑的情况。达被牵引出现吸空打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具体地,是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工程机械往往结构庞大,并安装有各种作业机构,受结构和空间限制,不便于采用机械传动实现整机走行。液压系统具有元件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布置灵活方便、调速性能好等特点,同时,相对于开式液压系统,闭式液压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管路简洁、油箱体积小等优点,因此,闭式液压系统在铁路工程机械走行传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铁路工程机械走行液压驱动系统通常采用闭式并联液压系统,由安装于原动机的走行油泵和安装于车轴齿轮箱上的多个驱动马达并联连接构成闭式并联液压系统,各驱动马达的进出油口并联且与走行油泵进出油口相连,通过给定走行油泵输入信号控制车辆走行速度且使其无极可调,为车辆提供最大的牵引力。但闭式并联液压系统只能用于路况平顺的场合,若路况较差,不同轮对上的多个驱动马达的承受负载互不相同,各驱动马达进出油口的瞬时流量和压力也不相同,驱动马达所提供牵引力也不尽相同,造成马达无法工作在最佳工况,液压系统不稳定且无法长时间持续工作;且油液流经马达之间较长液压管路会造成较高的压力损失,导致并联马达流量分配不均从而产生压力差,引起驱动力不平衡而出现车轮打滑,造成单个轮对出现被牵引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包括走行油泵、补油阀组、液压马达一及液压马达二;所述液压马达一和液压马达二串联后与走行油泵通过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接,构成闭式串联回路;所述走行油泵与原动机相连;所述液压马达一及液压马达二与走行轮对相连;所述补油阀组为集成式阀组,所述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与液压马达一的A2口相连,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与液压马达二的B3口相连,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与液压马达二的A3口相连;所述补油阀组包括三通流量阀及用于给三通流量阀提供先导压力的控制阀组,所述三通流量阀的输出口A10与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连通,三通流量阀的输入口A8和控制口A9分别与控制阀组连通。
[0006]走行油泵的A1口与液压马达一的A2口相连,走行油泵的B1口与液压马达二的B3口相连,液压马达一的B2口和液压马达二的A3口相连,构成闭式串联回路。
[0007]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由四个单向阀首尾相连构成的桥式回路,桥式回路的A4口与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相连通,桥式回路的A6口与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相连通,桥式回路的A5口经过滤器与阀座上的阻尼孔一相连通,桥式回路的A7口经过滤器与阀座上的阻尼孔二相连通,桥式回路的A7口还与三通流量阀的输入口A8相连,阻尼孔一与阻尼孔二相连且与三通流量阀的控制口A9相连。
[0008]阻尼孔一孔径小于阻尼孔二。
[0009]过滤器、单向阀及三通流量阀均为螺纹插装阀,阻尼孔为固定阻尼孔,为三通流量阀提供稳定先导压力。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车辆前进工况:原动机带动走行油泵工作,假定走行油泵的A1口为出油口,B1为回油口,液压油流向为走行油泵的A1口到液压马达的A2口,液压马达的B2口到液压马达的A3口,液压马达的B3口到走行油泵的B1口,液压马达的A2口到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液压马达的B3口到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到液压马达的A3口;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安装于走行轮对上且为刚性连接,其理论旋转速度相同;当车辆正常运行时,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输出转速和所受阻力均相同,两马达均分走行系统负载,高压油经液压马达后产生压降,即液压马达的A2口为此系统高压口,液压马达的B2口和液压马达进的A3口压力相等且小于液压马达的A2口压力,液压马达的B3口为此系统低压口,接入走行油泵的B1口;补油阀组中三通流量阀的A9口的力等于弹簧力加上X3口的力,此时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三通流量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线路路况较差时,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所受的车辆运行阻力分配不均,造成所述液压马达的B2口和液压马达的A3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流入液压马达的A3口的油液小于流入液压马达的A2口的油液,造成液压马达转速低于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处于被牵引工况,液压马达的A3口压力降低,即三通流量阀的X3口压力降低,此时三通流量阀的A9口的力大于弹簧力加上X3口的力,三通流量阀打开,油液经X1口流入,经A7、A8、A10、X3口流入液压马达的A3口,为液压马达补油。三通流量阀在X3口与A9口的力共同作用下,阀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X3口压力越低,三通流量阀阀芯在A9口压力作用下位移量越大,阀的开口度越大,即A8口到X3口油液过流量越大,从而对液压马达A3口补油量越大,从而使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维持相同转速,以达到稳定的走行牵引力,防止车轮打滑。
[0011]车辆后退工况:原动机带动走行油泵工作,假定走行油泵的B1口为出油口,A1为回油口,液压油流向为走行油泵的B1口到液压马达的B3口,液压马达的A3口到液压马达的B2口,液压马达的A2口到走行油泵的A1口,液压马达的B3口到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液压马达的A2口到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3口到液压马达的A3口;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安装于走行轮对上且为刚性连接,其理论旋转速度相同;当车辆正常运行时,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输出转速和所受阻力均相同,两马达均分走行系统负载,高压油经液压马达后产生压降,即液压马达的B3口为此系统高压口,液压马达的A3口和液压马达的B2口口压力相等且小于液压马达的B3口压力,液压马达的A2口为此系统低压口,接入走行油泵的A1口;补油阀组中三通流量阀的A9口的力等于弹簧力加上X3口的力,此时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三通流量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线路路况较差时,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所受的车辆运行阻力分配不
均,造成所述液压马达的A3口和液压马达的B2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流入液压马达的B2口的油液小于流入液压马达的B3口的油液,造成液压马达转速低于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处于被牵引工况,液压马达的B2口压力降低,即三通流量阀的X3口压力降低,此时三通流量阀的A9口的力大于弹簧力加上X3口的力,三通流量阀打开,油液经X2口流入,经A7、A8、A10、X3口流入液压马达的B2口,为液压马达补油。三通流量阀在X3口与A9口的力共同作用下,阀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X3口压力越低,三通流量阀阀芯在A9口压力作用下位移量越大,阀的开口度越大,即A8口到X3口油液过流量越大,从而对液压马达A3口补油量越大,从而使液压马达和液压马达维持相同转速,以达到稳定的走行牵引力,防止车轮打滑。
[0012]当车辆处于前进工况,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1口为高压油,当车辆处于后退工况,补油阀组阀座上的X2口为高压油,桥式回路总使高压油经过滤器、阻尼孔二流入三通流量阀的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油泵(1)、补油阀组(2)、液压马达一(3)及液压马达二(4);所述液压马达一(3)和液压马达二(4)串联后与走行油泵(1)通过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接,构成闭式串联回路;所述走行油泵(1)与原动机(10)相连;所述液压马达一(3)及液压马达二(4)与走行轮对(11)相连;所述补油阀组(2)为集成式阀组,所述补油阀组(2)阀座上的X1口与液压马达一(3)的A2口相连,补油阀组(2)阀座上的X2口与液压马达二(4)的B3口相连,补油阀组(2)阀座上的X3口与液压马达二(4)的A3口相连;所述补油阀组(2)包括三通流量阀(8)及用于给三通流量阀(8)提供先导压力的控制阀组,所述三通流量阀(8)的输出口A10与补油阀组(2)阀座上的X3口连通,三通流量阀(8)的输入口A8和控制口A9分别与控制阀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工程机械闭式串联防打滑走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走行油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利方立志董邦雄方仁杰郑汉斌桂卫东刘畅陈永恒黄加禹
申请(专利权)人: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