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下塑胶适于与端盖组件的端盖连接。下塑胶包括第一下塑胶体以及第二下塑胶体。第二下塑胶体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靠近第一下塑胶体一侧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相对本体部向远离端盖的方向凸起,缓冲结构远离本体部的一端位于第一下塑胶体背离端盖的一侧,且沿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相对第一下塑胶体可活动,缓冲结构与端盖组件的防爆阀相对且间隔设置。在储能装置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结构可以在受到电极组件的冲击后发生变形,通过变形可以吸收电极组件的冲击力,从而避免第二下塑胶体发生折断,以及避免电极组件直接冲击防爆阀,造成防爆阀被误触发,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定性和使用寿命。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装置在受到外力冲击(例如意外跌落或者剧烈晃动)时,电极组件在惯性作用下对下塑胶产生冲击,现有的下塑胶在电极组件的冲击下容易发生断裂,下塑胶断裂后电极组件容易对防爆阀产生冲击,导致防爆阀被误触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下塑胶在电极组件的冲击下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塑胶,所述下塑胶适于与端盖组件的端盖连接。所述下塑胶包括第一下塑胶体以及第二下塑胶体。所述第二下塑胶体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下塑胶体一侧的且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缓冲结构;所述本体部具有背离所述端盖的本体表面,所述缓冲结构相对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本体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凸起,所述缓冲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且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下塑胶体可活动,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端盖组件的防爆阀相对且间隔设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下塑胶中基于设置于本体部靠近第一下塑胶体一侧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自本体部向远离端盖的方向外凸形成,缓冲结构远离本体部的一端位于第一下塑胶体远离端盖的一侧,且沿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相对第一下塑胶体可活动,在储能装置受到外力冲击(例如意外跌落或者剧烈晃动)时,电极组件向端盖方向挤压,缓冲结构可以在受到电极组件的向上的冲击力后发生变形,缓冲结构沿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增大,此时缓冲结构远离本体部的搭接在第一下塑胶体背离端盖的一侧的自由端会朝向远离本体部的方向移动,缓冲结构通过变形可以吸收电极组件的冲击力,从而避免第二下塑胶体因上压的冲击力无法释放应力而发生折断,并且缓冲结构与防爆阀间隔设置可以避免电极组件直接冲击防爆阀,造成防爆阀被误触发,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部和延伸部,所述缓冲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缓冲部朝向远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呈拱形凸出设置,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缓冲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搭接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缓冲部配置为拱形可以更好地发挥弹性缓冲作用。缓冲部在电极组件的冲击下可以发生弹性变形,缓冲部弯曲程度变小,从而吸收电极组件的冲击力,在电极组件对于缓冲部的冲击消失时,缓冲部在弹性恢复作用下发生回弹,缓冲部的弯曲程度变大,以便于缓冲部对电极组件的下次冲击进行缓冲。现有的平板状的分体式下塑胶,由于下塑胶为薄板塑料件,下塑胶在长时间使用后,受自身重力影响以及受
储能装置内部产气以及电解液的影响,下塑胶会老化下垂,导致存在极耳碎片飘落至防爆阀位置造成防爆阀的开阀准确性和稳定性均受到负面影响的问题,而本申请中的弧形的缓冲部,其自身所受重力会沿弧形面分解减小,并且能够保证第一下塑胶体和第二下塑胶体长时间叠设且紧密贴合于端盖背面,避免极耳碎片飘移至防爆阀位置,确保防爆阀的开阀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滑槽滑动配合。导滑槽可以对延伸部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延伸部可以更好地相对第一下塑胶体滑动,有利于提高缓冲结构在发生形变时的稳定性,使缓冲结构能够有效的发挥缓冲作用。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部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形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冲空间的多个第一开孔。在储能装置内部的气体压力过大时,方便气体从第一开孔穿过,抵达防爆阀的位置,从而打开防爆阀,避免储能装置发生爆炸,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沿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开孔中,靠近所述下塑胶的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大于靠近所述下塑胶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在储能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沿下塑胶的宽度方向,电极组件中间位置处的电极片和电解液由于散热较差,导致其温度较高,中间位置处的电化学反应较为活跃,对应的产生的气体量较大,而反之,两侧位置处的散热效果好,其温度较低,电化学反应较弱,其产气量相对较低。在储能装置因意外发生膨胀时,电极组件的中间位置的产气量大于两侧位置处的产气量。本申请中靠近下塑胶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大于靠近下塑胶的两侧的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可以使得电极组件中间位置处的气体可以更有效的通过第一开孔聚集到防爆阀的位置处,提高防爆阀的开阀性能,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另外,位于靠近下塑胶两侧位置处的第一开孔更靠近电极组件的边缘位置,靠近两侧位置处的第一开孔与靠近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开孔间隔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缓冲部的整体架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电极组件中卷芯与卷芯之间的位置存在间隙,且卷芯外侧的缠绕程度较为疏松,卷芯与卷芯之间的位置更容易产生气体,卷芯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此处也容易产生气体,而卷芯的中部位置卷绕紧密,难以产生气体,电极组件中气体主要在电极组件的中心位置和两侧位置,通过在缓冲部对应下塑胶的中间位置和两侧位置分别设置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孔,既可以保证缓冲部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又保证储能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快速及有效的聚集到防爆阀的位置,提高防爆阀的安全性和快速开阀能力,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孔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长度与沿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2
‑
3,使得缓冲部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以有效吸收电极组件的冲击力,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以使缓冲部可以更好地复原。在第一长度与第一宽度的比值小于1.2时,缓冲部上对应第一开孔的位置的强度较低,在受到电极组件的冲击时,在第一开孔的位置处,缓冲部的变形程度相较于其他位置过大,缓冲部容易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塑性变形,导致缓冲部在电极组件的冲击消除后难以自行复原。在第一长度与第一宽度的比值大于3时,缓冲部抵抗变形的能力过小,缓冲部不能够有效地吸、收缓冲电极组件的冲击力。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部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的栅栏结构,所述栅栏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流通面积。在储能装置内部的气体压力过大时,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孔流入第一开孔或缓冲空间中,从而抵达防爆阀的位置。栅栏结构可以对储能装置中的绝缘膜、极耳等物体进行止挡,避免绝缘膜、极耳等异物抵达防爆阀处,影响防爆阀的开启。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栅栏结构背离所述端盖一侧的表面为平面。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塑胶,所述下塑胶适于与端盖组件的端盖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塑胶体;以及第二下塑胶体,所述第二下塑胶体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下塑胶体一侧的且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缓冲结构;所述本体部具有背离所述端盖的本体表面,所述缓冲结构相对于所述本体部的所述本体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凸起,所述缓冲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且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下塑胶体可活动,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端盖组件的防爆阀相对且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部和延伸部,所述缓冲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缓冲部朝向远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呈拱形凸出设置,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缓冲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搭接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塑胶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滑槽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形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冲空间的多个第一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开孔中,靠近所述下塑胶的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大于靠近所述下塑胶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长度与沿所述下塑胶的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2
‑
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部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的栅栏结构,所述栅栏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一开孔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流通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背离所述端盖一侧的表面为平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沿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的第二长度与所述栅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