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路由器、负载调节组件、负载调节块和反馈组件,本方案通过路由器上搭载有负载均衡系统,当路由器上活动连接的负载调节组件通过传输线连接有多个设备时,通过负载均衡系统中的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后,通过负载均衡控制模块依据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优先级划分的高低顺序,通过流量控制模块按照优先级的高低对其进行调控,同时当存在负载调控冲突时,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控制模块控制无线网络与特定的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将数据流量分配到最佳的服务器设备上,更加精确地控制和管理网络流量和资源,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由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为了确保这些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在网络架构中引入了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是指将网络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或设备上,以便实现更高的可用性和更好的性能。
[0003]在传统的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中,设备的优先级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企业网络环境中,企业内部的不同业务部门或项目组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连接设备,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优先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程会议,而其他部门则需要使用普通的网络传输设备;在医疗保健领域中,医院内部的不同科室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连接设备,重症监护室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而其他科室则可以使用普通的网络传输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和需求,传统的负载均衡系统只是简单地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而不考虑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和需求。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包括:路由器、负载调节组件、负载调节块和反馈组件,所述路由器上搭载有负载均衡系统,且路由器上安装有操作键,所述路由器远离操作键一端安装有多个信号杆,且路由器上设置有多个传输接口,所述路由器上活动连接有负载调节组件;所述负载调节组件包括多个负载调节块,多个所述负载调节块为活动连接,且多个负载调节块与多个传输接口相匹配;所述负载调节块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反馈组件,且负载调节块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外包围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反馈组件设置在活动槽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调节块上开设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活动槽相连通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由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构成,所述移动槽内壁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第一磁性块相匹配的负载电磁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槽内壁且位于负载电磁铁一侧安装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第二磁性块相匹配的定位磁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形块远离负载电磁铁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
述移动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块上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磁性块。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槽内壁且位于挤压弹簧一侧安装有环形电磁铁,所述磁性块贯穿挤压槽并延伸至移动块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相匹配的卡接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均衡系统包括:
[0013]设备识别模块:用于不同数据连接设备以及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0014]负载均衡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重要性,动态调整负载均衡;
[0015]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调度;
[0016]无线网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无线网络对特定设备进行连接;
[0017]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数据和信息;
[0018]交互模块:用于使用人员与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0019]安全记录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和记录网络异常情况和存储数据。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识别模块依据设备的类型和重要性进行优先级划分的从高到低的等级为:高优先级、低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所述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优先级划分的从高到低顺序的依据包括以下任一一种或多种:
[0021]通过识别设备的类型和型号判断其功能;
[0022]通过网络流量判断其设备网络的使用情况;
[0023]通过设备的硬件配置和性能参数进而了解其设备的资源需求;
[0024]通过交互模块进行人工交互自定义的方式。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均衡控制模块在进行动态调整负载均衡时依据设备识别模块划分的从高到低的优先级等级进行调控:
[0026]高优先级设备:保证高优先级设备的流量阈值相对较高使其高效稳定运行;
[0027]低优先级设备:保证低优先级设备的流量阈值相对较低使其能够运行;
[0028]次优先级设备:可连接可中断。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网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低优先级设备与无线网络的连接。
[0030]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0032]S2:流量控制模块按照优先级的高低对其进行调控;
[0033]S3:负载均衡控制模块反馈流量控制模块通过负载调节组件上对应次优先级设备连接的负载调节块,断开次优先级设备的连接,将数据流量分配到高优先级服务器设备上;
[0034]S4:当次优先级设备全部断开后依然不满足高优先级设备的需求,通过流量控制模块再次控制负载调节组件上对应低优先级设备连接的负载调节块,断开低优先级设备的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控制模块控制断开的低优先级设备与其它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0035]S5:在实际的使用过程连接设备的优先级依据其使用场景发生变化时,使用人员通过交互模块进行自定义的方式,完成对设备优先级的定位。
[003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7]本方案通过路由器上搭载有负载均衡系统,当路由器上活动连接的负载调节组件通过传输线连接有多个设备时,通过负载均衡系统中的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后,通过负载均衡控制模块依据设备识别模块对连接的设备优先级划分的高低顺序,通过流量控制模块按照优先级的高低对其进行调控,同时当存在负载调控冲突时,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控制模块控制无线网络与特定的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将数据流量分配到最佳的服务器设备上,以实现负载均衡,相比较传统的负载均衡系统只是简单地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而不考虑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和需求,使用负载均衡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管理网络流量和资源,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流程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路由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路由器与负载调节组件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与固定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负载调节块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由器(1),所述路由器(1)上搭载有负载均衡系统,且路由器(1)上安装有操作键(11),所述路由器(1)远离操作键(11)一端安装有多个信号杆(12),且路由器(1)上设置有多个传输接口(13),所述路由器(1)上活动连接有负载调节组件(2);负载调节组件(2),所述负载调节组件(2)包括多个负载调节块(3),多个所述负载调节块(3)为活动连接,且多个负载调节块(3)与多个传输接口(13)相匹配;负载调节块(3),所述负载调节块(3)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反馈组件(4),且负载调节块(3)上开设有活动槽(31),所述活动槽(31)内设置有传输线(14),所述传输线(14)外包围安装有固定环(15);反馈组件(4),所述反馈组件(4)设置在活动槽(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调节块(3)上开设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活动槽(31)相连通的移动槽(41),所述移动槽(41)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43),所述T形块(43)由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构成,所述移动槽(41)内壁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第一磁性块相匹配的负载电磁铁(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1)内壁且位于负载电磁铁(44)一侧安装有一对相互对称且与第二磁性块相匹配的定位磁铁(4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43)远离负载电磁铁(44)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42),所述移动块(42)与活动槽(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块上开设有挤压槽(46),所述挤压槽(46)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47),所述挤压弹簧(47)一端固定连接磁性块(48)。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46)内壁且位于挤压弹簧(47)一侧安装有环形电磁铁(49),所述磁性块(48)贯穿挤压槽(46)并延伸至移动块(42)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15)相匹配的卡接块(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均衡系统包括:设备识别模块:用于不同数据连接设备以及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重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誉满,王小兵,唐聪,黄顺辉,
申请(专利权)人:富华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