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73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属于针织布领域,包括针织基布,所述针织基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抗静电层,所述外抗静电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韧层,所述柔韧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增韧层,所述增韧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针织基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抗静电层,所述内抗静电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通过柔韧层的设置,可提高针织布的柔韧性,通过增韧层的设置,碳纤维经纱和聚酰胺纤维纬纱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抗穿刺能力,使针织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尖锐物冲击时不易破损,增强耐用性。增强耐用性。增强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


[0001]本技术属于针织布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000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2451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抗静电针织布,所述针织布包括:基布层,由作为经纱的防水纱线和作为纬纱的抗静电纱线交织形成;由内至外依次涂覆于基布层一面的第一防水涂层、第一隔热涂层及第一自清洁涂层;由内至外依次涂覆于基布层另一面的第二防水涂层、第二隔热涂层及第二自清洁涂层;所述防水纱线由聚酯纤维和聚乙烯纤维混纺形成;所述抗静电纱线由添加抗静电剂的聚酯抗静电纤维和添加抗静电剂的PPS抗静电纤维混纺形成。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针织布的柔韧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尖锐物冲击而破损,耐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包括针织基布,所述针织基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抗静电层,所述外抗静电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韧层,所述柔韧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增韧层,所述增韧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针织基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抗静电层,所述内抗静电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抗静电层和内抗静电层均为抗静电剂涂层。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柔韧层由聚酯纤维经纱和聚丙烯纤维纬纱编织而成。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增韧层由碳纤维经纱和聚酰胺纤维纬纱编织而成。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水透气层为PTFE膜。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层为二氧化硅凝胶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通过柔韧层的设置,聚酯纤维经纱和聚丙烯纤维纬纱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柔韧性;
[0014]该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通过增韧层的设置,碳纤维经纱和聚酰胺纤维纬纱编织
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抗穿刺能力,使针织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尖锐物冲击时不易破损,增强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柔韧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增韧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针织基布;2、外抗静电层;3、柔韧层;31、聚酯纤维经纱;32、聚丙烯纤维纬纱;4、增韧层;41、碳纤维经纱;42、聚酰胺纤维纬纱;5、防水透气层;6、内抗静电层;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包括针织基布1,针织基布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抗静电层2,针织基布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抗静电层6,外抗静电层2和内抗静电层6均为抗静电剂涂层,通过外抗静电层2和内抗静电层6的设置,能够提高针织布的抗静电性。
[0023]外抗静电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韧层3,柔韧层3由聚酯纤维经纱31和聚丙烯纤维纬纱32编织而成,通过柔韧层3的设置,聚酯纤维经纱31和聚丙烯纤维纬纱32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柔韧性。
[0024]柔韧层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增韧层4,增韧层4由碳纤维经纱41和聚酰胺纤维纬纱42编织而成,通过增韧层4的设置,碳纤维经纱41和聚酰胺纤维纬纱42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抗穿刺能力,使针织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尖锐物冲击时不易破损,增强耐用性。
[0025]增韧层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层5,防水透气层5为PTFE膜,通过防水透气层5的设置,可提高针织布的防水能力,内抗静电层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7,隔热层7为二氧化硅凝胶层,通过隔热层7的设置,可提高针织布的隔热能力。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外抗静电层2和内抗静电层6的设置,能够提高针织布的抗静电性,通过防水透气层5的设置,可提高针织布的防水能力,通过隔热层7的设置,可提高针织布的隔热能力,通过柔韧层3的设置,聚酯纤维经纱31和聚丙烯纤维纬纱32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柔韧性,通过增韧层4的设置,碳纤维经纱41和聚酰胺纤维纬纱42编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从而可提高针织布的抗穿刺能力,使针织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尖锐物冲击时不易破损,增强耐用性。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包括针织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基布(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抗静电层(2),所述外抗静电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韧层(3),所述柔韧层(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增韧层(4),所述增韧层(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层(5),所述针织基布(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抗静电层(6),所述内抗静电层(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静电型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抗静电层(2)和内抗静电层(6)均为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万红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