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60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垫片,所述瓶体顶端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瓶体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嘴盖,所述嘴盖的内侧卡扣连接有双出液孔压嘴,所述双出液孔压嘴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双腔室连杆。该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通过对双出液孔压嘴进行按压,可以带动上双腔室连杆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上泵柱移动,通过上泵柱的移动,可以带动下泵柱在活塞的内侧滑动,从而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双腔室连体泵体内部的空气排出,通过锁盖的配合,可以使双腔室连体泵体受到的力作用在一个点上,从而对双腔室连体泵体进行固定,并且防止液体发生外溢。并且防止液体发生外溢。并且防止液体发生外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


[0001]本技术涉及泵瓶
,具体为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

技术介绍

[0002]包装瓶是包装行业中包装容器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口部比腹部窄小、颈长的容器,一般包装瓶容量由100毫升至数公升不等,包装瓶子多数由陶瓷、玻璃、塑料或金属等不容易渗漏的物料制造。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 206013408 U)中公开了一种双腔泵式包装瓶,该双腔泵式包装瓶包括瓶体,在瓶体的瓶口处扣合有瓶盖,瓶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瓶体分成两个腔体,瓶盖上固定设有两个泵体,泵体上端设有泵头盖,泵体下端与导液管连接,导液管分别位于瓶体的两个腔体内,泵体包括固定设置在瓶盖上的外管,外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泵头、弹簧和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圆珠,该实用解决了包装结构过于简单,不仅在液体倒出时无法实现液体混合,需要先将液体倒入一个容器内在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在液体倒出后残留在瓶口的混合液体容易回流到其他液体的腔体内,导致腔体内的液体受到污染,包装液体的保存时间大大缩短的问题,但是该专利中无法同时对两个导液管进行锁紧,导致在按压的过程中两个导液管受力不均,使得液体外溢,影响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具备使泵体受力点相同,防止液体外溢的优点,解决了该专利中无法同时对两个导液管进行锁紧,导致在按压的过程中两个导液管受力不均,使得液体外溢,影响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垫片,所述瓶体顶端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瓶体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嘴盖,所述嘴盖的内侧卡扣连接有双出液孔压嘴,所述双出液孔压嘴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双腔室连杆,所述上双腔室连杆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泵柱,所述上泵柱底端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下泵柱,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固定有双腔室连体泵体,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底端贯穿垫片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瓶体的内部,所述下泵柱的外侧固定有活塞,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的上表面卡扣连接有锁盖,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下泵柱的内部,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内部设有玻珠,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底端的内侧固定有吸管。
[0006]进一步,所述瓶体的内底壁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与垫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以瓶体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0008]进一步,所述嘴盖的正面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且以瓶体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0009]进一步,所述上泵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以上双腔室连杆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所述上泵柱的外侧与下泵柱的内侧之间固定有第一密封垫,所述锁盖的
外侧与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内侧之间固定有第二密封垫。
[0011]进一步,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内侧固定有卡环,所述玻珠的外径与双腔室连体泵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玻珠的外径大于卡环底端的内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通过对双出液孔压嘴进行按压,可以带动上双腔室连杆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上泵柱移动,通过上泵柱的移动,可以带动下泵柱在活塞的内侧滑动,从而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双腔室连体泵体内部的空气排出,通过锁盖的配合,可以使双腔室连体泵体受到的力作用在一个点上,从而对双腔室连体泵体进行固定,并且防止液体发生外溢。
[0014]2、该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通过空气的排出,可以让瓶体内部的压强大于双腔室连体泵体内部的压强,从而使得瓶体内部的压体被挤压出来,通过玻珠的配合,可以提高在未使用泵瓶时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瓶体内液体受到污染,通过上双腔室连杆的配合,可以使压出的液体同时从双出液孔压嘴中流出,从而提高出液的同步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17]图中:1瓶体、2垫片、3螺纹槽、4连接块、5嘴盖、6双出液孔压嘴、7上双腔室连杆、8上泵柱、9下泵柱、10双腔室连体泵体、11活塞、12锁盖、13弹簧、14玻珠、15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包括瓶体1,瓶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垫片2,瓶体1顶端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3,瓶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4,方便对连接块4进行拆装,从而可以对瓶体1的内部添加液体,连接块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嘴盖5,嘴盖5的内侧卡扣连接有双出液孔压嘴6,嘴盖5可以对双出液孔压嘴6进行封闭,避免在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到瓶体1内,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造成污染,双出液孔压嘴6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双腔室连杆7,对双出液孔压嘴6进行按压,双出液孔压嘴6带动上双腔室连杆7移动,上双腔室连杆7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泵柱8,上双腔室连杆7带动上泵柱8移动,上泵柱8底端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下泵柱9,上泵柱8带动下泵柱9移动,垫片2的上表面固定有双腔室连体泵体10,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底端贯穿垫片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瓶体1的内部,下泵柱9的外侧固定有活塞11,下泵柱9移动带动活塞11移动,活塞11将双腔室连体泵体10内部的空气压出,使空气从下泵柱9中排出,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上表面卡扣连接有锁盖12,通过锁盖12的配合,双腔室连体泵体10受到的力作用在一个点上,从而对双腔室连体泵体10进行固定,并且防止液体发生外溢,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内侧固定有弹簧13,弹簧13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下泵柱9的内部,下泵柱9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对弹簧13进行挤压,使弹簧13
的内部储存弹性势能,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内部设有玻珠14,由于玻珠14在双腔室连体泵体10内动态密封,因此玻珠14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强不相同,双腔室连体泵体10底端的内侧固定有吸管15,松开双出液孔压嘴6,弹簧13失去外力的作用后,会将下泵柱9弹回初始位置,瓶体1内部的压强大于双腔室连体泵体10,使得瓶体1内部的液体从吸管15内压入双腔室连体泵体10,玻珠14被液体顶开,使得液体可以进入到双腔室连体泵体10,并最终从双出液孔压嘴6流出。
[0020]本实例中的,瓶体1的内底壁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上表面与垫片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隔板将瓶体1分割出两个腔室,可以存放不同的液体,上泵柱8的数量为两个,且以上双腔室连杆7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两个上泵柱8分别对应瓶体1的两个腔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泵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垫片(2),所述瓶体(1)顶端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3),所述瓶体(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嘴盖(5),所述嘴盖(5)的内侧卡扣连接有双出液孔压嘴(6),所述双出液孔压嘴(6)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双腔室连杆(7),所述上双腔室连杆(7)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上泵柱(8),所述上泵柱(8)底端的内侧卡扣连接有下泵柱(9),所述垫片(2)的上表面固定有双腔室连体泵体(10),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底端贯穿垫片(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瓶体(1)的内部,所述下泵柱(9)的外侧固定有活塞(11),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上表面卡扣连接有锁盖(12),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内侧固定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下泵柱(9)的内部,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10)的内部设有玻珠(14),所述双腔室连体泵体(10)底端的内侧固定有吸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出液孔双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