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级PVC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44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级PVC膜,涉及PVC膜技术领域。该铸造级PVC膜,包括铸造级PVC膜主体,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的两侧分布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层和离型层,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由依次排列的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墨水接收层、第一胶黏剂层、白色铸造级PVC基材和第二胶黏剂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具有自修性能、易贴易定位、持粘性好、不残胶、不褪色、可以保证文字或图案高清晰,使得膜够耐用够美观。够美观。够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级PVC膜


[0001]本技术涉及PVC膜
,具体为一种铸造级PVC膜。

技术介绍

[0002]广告膜,灯箱贴,标识标示膜以及改色车衣等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PVC)。庞大的市场也孕育了两个技术不同的PVC膜,分别为铸造级PVC和压延级PVC,相比压延级PVC,铸造级PVC膜具有更薄、尺寸稳定性更好、易贴易定位等优异的综合性能。然而,国内针对铸造级PVC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广告及涂装可应用的铸造级PVC膜以及相关专利未见报道,为此,提出一种铸造级PVC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级PVC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铸造级PVC膜的需求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铸造级PVC膜,包括铸造级PVC膜主体,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的两侧分布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层和离型层;
[0007]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由依次排列的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墨水接收层、第一胶黏剂层、白色铸造级PVC基材和第二胶黏剂层组成。
[000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保护层位于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远离墨水接收层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离型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远离白色铸造级PVC基材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和白色铸造级PVC基材的厚度均为45

50μm。
[0011]优选的,所述防静电保护层的厚度为75μm,所述离型层的厚度50μm。
[0012]优选的,所述墨水接收层的厚度为20

30μm,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为永久性丙烯酸压敏胶,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为中长期可移除丙烯酸压敏胶,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均为20

30μm。
[0013]优选的,所述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为由有机PVC糊树脂、颜料、功能性树脂、耐UV添加剂、热稳定剂、有机溶剂和自修复树脂通过加热固化溶剂蒸发后形成一致的固态膜,所述白色铸造级PVC基材与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的不同之处在于额外加入无铅白色颜料,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溶剂。
[0014]优选的,所述墨水接收层由吸墨胶黏剂、纳米级无机颗粒组成,所述纳米级无机颗粒为氧化铝、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
[0015]一种铸造级PVC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铸造级PVC基材的制备,首先在底纸上涂离型剂,再进行PVC糊树脂、自修复树脂、颜料、乙酸乙酯溶剂的溶解共混、过滤,其次在涂有离型剂的底纸上涂覆刮平PVC基材,多级烘箱干燥、冷却收卷,白色铸造级PVC基材需额外添无铅白色颜料,改性透明铸造级
PVC基材需额外添加自修复树脂,厚度均控制在45

50μm;
[0017]步骤二:通过涂布方式将第一胶黏剂、第二胶黏剂涂覆在经过表面处理的白色铸造级PVC基材上、下表面,形成第一胶黏剂层、第二胶黏剂层,厚度均控制在20

30μm;
[0018]步骤三:通过贴合方式将50μm离型膜贴覆在第二胶黏剂层下表面,得到离型层;
[0019]步骤四:通过爱普生S80680弱溶剂设备在轻量涂布纸上进行广告或喷绘打印,并与第一胶黏剂层上表面进行贴合,形成墨水接收层,厚度控制在20

30μm;
[0020]步骤五:通过贴合方式将经过表面处理的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75μm防静电保护层依次贴覆在墨水接收层上表面,最终制得一种铸造级PVC膜。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级PVC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在本技术中,通过采用双层铸造级PVC基材设计,其中上层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通过加入自修复树脂,具有防划痕、自修复功能;下层白色铸造级PVC基材中加入无铅白色颜料,可以作为墨水等材料的载体,因此制备的铸造级PVC膜与现有PVC膜相比,色牢度、耐久稳定性均有大幅提高;
[0024]2、在本技术中,铸造级PVC膜具有独特结构的墨水吸收层,墨水吸收层结构呈大量微孔和亚微孔组成的孔隙机构,这些孔隙多为连通孔,可使得墨水接收层保持较大透明度的同时仍具有很高的吸墨速度,接受层表面瞬间干燥,实现层高度平整,膜表面的点增益和清晰度得到精度控制,从而与现有PVC膜相比,打印精度更加精确、色彩还原性及耐候性更好。
[0025]3、在本技术中,对铸造级PVC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使得胶黏剂和油墨之间结合得更紧密,提高了其浸润性,与其他PVC膜相比,耐用性和美观性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铸造级PVC膜主体;2、防静电保护层;3、离型层;101、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2、墨水接收层;103、第一胶黏剂层;104、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5、第二胶黏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铸造级PVC膜,包括铸造级PVC膜主体1,铸造级PVC膜主体1的两侧分布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层2和离型层3;铸造级PVC膜主体1由依次排列的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墨水接收层102、第一胶黏剂层103、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4和第二胶黏剂层105组成。
[0031]防静电保护层2位于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远离墨水接收层102的一侧。
[0032]离型层3位于第二胶黏剂层105远离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4的一侧。
[0033]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和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4的厚度均为45

50μm。
[0034]防静电保护层2的厚度为75μm,离型层3的厚度50μm。
[0035]墨水接收层102的厚度为20

30μm,第一胶黏剂层103为永久性丙烯酸压敏胶,第二胶黏剂层105为中长期可移除丙烯酸压敏胶,第一胶黏剂层103和第二胶黏剂层105的厚度均为20

30μm,具有初粘低、持粘高、不残胶的特点。
[0036]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为由有机PVC糊树脂、颜料、功能性树脂、耐UV添加剂、热稳定剂、有机溶剂和自修复树脂通过加热固化溶剂蒸发后形成一致的固态膜,白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级PVC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级PVC膜主体(1),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1)的两侧分布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层(2)和离型层(3);所述铸造级PVC膜主体(1)由依次排列的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墨水接收层(102)、第一胶黏剂层(103)、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4)和第二胶黏剂层(10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PVC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保护层(2)位于改性透明铸造级PVC基材(101)远离墨水接收层(102)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PVC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3)位于第二胶黏剂层(105)远离白色铸造级PVC基材(104)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莲李亚兵张欣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