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包括穿刺针、通量开关、形状记忆导管、防折弯保护套、单向阀、蝴蝶敷贴。所述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量开关和形状记忆导管套接;所述通量开关与所述穿刺针螺纹连接;所述通量开关由通量开关旋钮、通量开关滑块及软管组成;所述单向阀由一段引流管和半透膜组成;所述穿刺针整体依次嵌入所述通量开关、单向阀、防折弯保护套和形状记忆导管。所述通量开关、单向阀、防折弯保护套等组件,确保导管可顺利置于胸腔中,不会发生过度弯折,有防止引流出的积液回流的作用。该引流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完全还原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且创伤更小,可由患者本人在多种复杂环境下使用。境下使用。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
[0001]本技术属于引流器
,特别涉及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气胸指胸腔内仅含气体,血胸指胸腔内血液积存,血气胸为二者并存。血气胸分为自发性血气胸和创伤性血气胸。随着当前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汽车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创伤、多发伤日益增多,需要实施紧急胸腔闭式引流术以获得救命的几率也在逐步增加。胸部创伤,特别是穿透伤极易发生血气胸。文献报道,70%的胸部创伤,特别是60%的胸壁穿透伤会发生血气胸。严重的血气胸会干扰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气胸在发生胸部创伤的伤员中发生率高达97.6%,创伤性气胸通常发病急、变化快需紧急救治,有效处理可挽救90%以上的伤员生命,若处理不当或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胸腔闭式引流术则是临床上治疗血气胸最常用的急救手段。既往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多由心胸外科医师来实施,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急诊医学而言,无疑需要临床医师包括急诊医师在内,甚至具备基本救护技能的普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去挽救每位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一种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在医院内外任何复杂环境下患者能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器。
[0003]专利CN217119008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器,包括引流瓶、引流管组件和穿过引流管组件且可拆卸设置的穿刺组件;引流管组件包括导管、透明管和连接管,透明管内设置有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包括半透膜组件与导管连通的密封垫,连接管外设置用于控制连接管通断的通量开关,通量开关包括固定管和螺纹升降管,螺纹升降管与透明管螺纹连接,螺纹升降管远离透明管端伸入固定管内,通过旋转螺纹升降管将连接管的通道打开或关闭。该专利保护的胸腔闭式引流器为通过组合式的引流管组件和穿刺组件,保证导管可顺利置于胸腔中,通过设置通量开关、单向阀组件、引流瓶等组件,实现胸腔至体外的引流,但该引流器各组件之间的连接较为繁琐,通量开关与单向阀的设计复杂,在紧急情况下非医护领域人员难以自己操作使用,且导管为薄壁医用塑料软管,在导管连接固定处,导管容易发生过度弯折,影响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包括穿刺针、通量开关、形状记忆导管、防折弯保护套、单向阀、蝴蝶敷贴;
[0006]所述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量开关和形状记忆导管套接,所述通量开关与所述穿刺针螺纹连接,所述穿刺针整体依次嵌入所述通量开关、单向阀、防折弯保护套和形状记忆导管。
[0007]优选地,所述通量开关由通量开关旋钮、通量开关滑块及软管组成,所述通量开关
旋钮内部套装所述通量开关滑块,所述通量开关滑块为两块梯形小滑块,所述软管夹装在所述两块梯形小滑块中间,通过旋转所述通量开关旋钮,将所述软管压紧或松开。
[0008]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由一段引流管和半透膜组成,所述引流管与所述通量开关套接,所述半透膜为双侧开口,一侧设置为鸭嘴状的闭合常态,另一侧与所述引流管套接。
[0009]优选地,所述引流管为一段不规则状空腔壳体,管上设置一环形凹槽用于拼装所述蝴蝶敷贴;所述蝴蝶敷贴为蝴蝶双翼状。
[0010]优选地,所述防折弯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形状记忆导管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防止所述引流管固定时,所述形状记忆导管过度弯折,影响引流效果。
[0011]优选地,所述形状记忆导管为直径0.08
‑
0.12毫米,长度8
‑
15厘米的薄壁医用塑料软管,其外表设有刻度标记及排气孔。
[0012]优选地,所述穿刺针的外径为1.2
‑
1.8毫米,长为9
‑
22厘米,针尖为锥形。
[0013]优选地,所述引流器还包括引流瓶,引流瓶与通量开关一端的螺纹接口螺纹连接,引流瓶的侧面还设置有粘胶。
[0014]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胸腔闭式引流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引流器各组件间的连接简单便于维护且更为美观,可在医院内外任何复杂环境中,由患者本人操作使用。
[0016]2、本胸腔闭式引流器通量开关的设计精巧,为通量开关旋钮、通量开关滑块及内部软管套装而成的一个组合整体,仅通过旋转外部通量开关旋钮控制滑块对内部软管的夹紧度即可实现对注射器导管通量的调节,操作简单,难度低。
[0017]3、本胸腔闭式引流器在形状记忆导管与引流管连接处,设置有防折弯保护套可防止引流管固定时,形状记忆导管发生过度弯折,影响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引流器的部件拆解图;
[0020]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穿刺针;2、通量开关;21、通量开关旋钮;22、通量开关滑块;3、蝴蝶敷贴;4、防折弯保护套;5、形状记忆导管;51、刻度标记;52、排气孔;6、单向阀;61、半透膜;62、引流管;7、引流瓶;71、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下述的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
[0026]参照图1~图5,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包括穿刺针1、通量开关2、形状记忆导管5、防折弯保护套4、单向阀6、引流管62、蝴蝶敷贴3。穿刺
针1整体依次嵌入通量开关2、单向阀6和形状记忆导管5中,穿刺针1穿刺后将形状记忆导管5前端带入胸腔中,然后将穿刺针1拔出,此时形状记忆导管5置于胸腔内。至此,完成形状记忆导管5的插入工作,然后再通过形状记忆导管5完成后续引流工作。
[0027]单向阀6分别与通量开关2和形状记忆导管5套接;通量开关2与穿刺针1螺纹连接;单向阀6由一段引流管62和半透膜61组成;穿刺针1整体依次嵌入通量开关2、单向阀6、防折弯保护套4和形状记忆导管5。
[0028]穿刺针1由医用不锈钢制成,1.2
‑
1.8毫米,长9
‑
22厘米,其外表设有刻度标记51及排气孔52,使用前穿刺针1整体嵌入通量开关2和形状记忆导管5,针尖突出到形状记忆导管5外,针尖为锥形、尖锐锋利用于穿透皮肤刺破壁层胸膜。记忆导管5为0.08
‑
0.12毫米的薄壁医用塑料软管,导流管内壁与穿刺针1紧密贴合,远端呈渐细锥形改变便于随穿刺针1进入胸腔。靠近穿刺针1针尖一侧的记忆导管5设置为弹性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通量开关、形状记忆导管、防折弯保护套、单向阀、蝴蝶敷贴;所述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量开关和形状记忆导管套接,所述通量开关与所述穿刺针螺纹连接,所述穿刺针整体依次嵌入所述通量开关、单向阀、防折弯保护套和形状记忆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量开关由通量开关旋钮、通量开关滑块及软管组成,所述通量开关旋钮内部套装所述通量开关滑块,所述通量开关滑块为两块梯形小滑块,所述软管夹装在所述两块梯形小滑块中间,通过旋转所述通量开关旋钮,将所述软管压紧或松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由一段引流管和半透膜组成,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形状记忆导管套接,所述半透膜为双侧开口,一侧设置为鸭嘴状的闭合常态,另一侧与所述引流管套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场景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为一段不规则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彭丽静,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启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