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20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属于硬质合金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具有模腔的阴模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模腔侧壁上的侧板,侧板用于改变模腔的容积;由上模冲和下模冲组合成的模冲,其中下模冲可拆卸地安装在模腔内,上模冲与下模冲相对用于挤压硬质合金粉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阴模本体的模腔内壁安装侧板,从而使模腔的容积与所要加工的硬质合金板块的体积相同,然后将下模冲安装在模腔内,向模腔内注入硬质合金粉末后,通过上模冲向下挤压,即可成形硬质合金板块,加工不同规格的硬质合金板块时,只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侧板和模冲即可,无需更换阴模本体,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硬质合金模具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硬质合金块常用于深度加工硬度需求较高的器件,如铲雪齿和挖机齿,一般是通过硬质合金粉末经过压制成形,然后通过高温加热制成。
[0003]硬质合金粉末压制成形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分体式模具制成,模具由阴模本体、下模冲和上模冲构成,将硬质合金粉末注入阴模本体的模腔内,通过上模冲和下模冲的挤压将硬质粉末压制成形。
[0004]阴模本体的模腔是不变的,只能配合一种规格的上模冲、下模冲使用,在加工不同规格的硬质合金板块时,需要重新更换阴模本体、上模冲、下模冲,导致加工成本较高。中国专利文献CN202222307785.X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模具的加工固定装置,通过将硬质合金加入模腔内,下压顶模完成挤压,挤压完成后,向左拉动压膜,即可取出成型件。该装置虽然拆模更加方便,但是模腔是不变的,模压成形不同规格的硬质合金板块时,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阴模本体,导致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工不同规格的硬质合金板块成本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包括:
[0007]阴模本体,具有模腔;
[0008]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腔的侧壁上,所述侧板用于改变所述模腔的容积;
[0009]模冲,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冲和下模冲,所述下模冲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腔内,所述上模冲与所述下模冲相对用于挤压硬质合金粉末。
[0010]可选地,所述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模腔内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上。
[0011]可选地,所述侧板靠近所述模腔侧壁的一侧面具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第一牙孔,所述阴模本体上具有用于穿过所述紧固件的第一通孔。
[0012]可选地,所述阴模本体的底部边缘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上具有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第二通孔。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具有沿周向分布的多个。
[0014]可选地,所述环形凸缘上具有对称设置的用于连接吊装件的第二牙孔。
[0015]可选地,所述上模冲和所述下模冲的非工作面具有多个第三牙孔,所述第三牙孔用于连接紧固件或吊装件。
[0016]可选地,所述上模冲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的非工作面上的第一垫板,所述第三牙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
[0017]可选地,所述下模冲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的非工作面上的第二垫板,所述第三牙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上。
[0018]可选地,所述阴模本体外周的形状为圆形。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阴模本体的模腔内壁安装侧板,从而使模腔的容积与所要加工的硬质合金板块的体积相同,然后将下模冲安装在模腔内,向模腔内注入硬质合金粉末后,通过上模冲向下挤压,即可成形硬质合金板块,加工不同规格的硬质合金板块时,只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侧板和模冲即可,无需更换阴模本体,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0021]2.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将侧板安装在模腔内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上,安装侧板后的模腔的容积相对上模冲是对称的,上模冲从上方挤压硬质合金粉末时,无需进行水平移动,便于上模冲的挤压定位。
[0022]3.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侧板靠近模腔侧壁的一侧面设置第一牙孔,使侧板上用于挤压硬质合金粉末的侧面仍能保持光滑,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牙孔螺纹连接,即可将侧板与阴模本体连接在一起。
[0023]4.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紧固件穿过环形凸缘后与基座等部件螺纹连接,即可将阴模本体固定在基座上,从而防止上模冲和下模冲挤压硬质合金粉末时阴模本体发生位移,对模压成形造成影响。
[0024]5.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第二通孔沿着环形凸缘周向设置多个,能够在阴模本体上安装更多的紧固件从而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阴模本体安装在基座上的稳定性。
[0025]6.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环形凸缘上对称设置用于连接吊装件的第二牙孔,阴模本体能够直接与吊装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将阴模本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无需人工移动,使用更加便捷,并且第二牙孔对称设置能够使阴模本体受力均匀,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从而进行平稳的移动。
[0026]7.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上模冲和下模冲的非工作面设置第三牙孔,不会影响上模冲和下模冲对硬质合金粉末进行模压成形,首先将第三牙孔与吊装件连接,通过吊装设备将上模冲和下模冲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第三牙孔与紧固件连接,下模冲与基座连接,上模冲与液压设备连接进行挤压。
[0027]8.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上模冲本体的非工作面设置第一垫板,第三牙孔设置在第一垫板上,避免了直接在上模冲本体上开设牙孔,使上模冲本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保持其自身的强度,从而能够顺利的对硬质合金粉末进行挤压。
[0028]9.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通过在下模冲本体的非工作面设置第二垫板,第三牙孔设置在第二垫板上,避免了直接在下模冲本体上开设牙孔,使下模冲本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保持其自身的强度,从而能够顺利的对硬质合金粉末进行挤压。
[0029]10.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将阴模本体的外周形状设置为圆形,进行加工制作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的主视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图1中模腔内部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图1中模冲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图1的仰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阴模本体;2、模腔;3、侧板;4、模冲;5、上模冲;6、下模冲;7、第一牙孔;8、第一通孔;9、环形凸缘;10、第二通孔;11、第二牙孔;12、第三牙孔;13、第一垫板;14、第二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模本体(1),具有模腔(2);侧板(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腔(2)的侧壁上,所述侧板(3)用于改变所述模腔(2)的容积;模冲(4),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冲(5)和下模冲(6),所述下模冲(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腔(2)内,所述上模冲(5)与所述下模冲(6)相对用于挤压硬质合金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分别安装在所述模腔(2)内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靠近所述模腔(2)侧壁的一侧面具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第一牙孔(7),所述阴模本体(1)上具有用于穿过所述紧固件的第一通孔(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模本体(1)的底部边缘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9),所述环形凸缘(9)上具有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第二通孔(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压成形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全海杜伟郝超刘诗彪叶楠敏陈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金鹭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