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及加热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95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加热器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凹凸不平的低表面能结构,所述低表面能结构为微米结构和/或纳米结构;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覆盖层的厚度最大部位与厚度最小部位的厚度比值不大于3。当雾化介质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油液与覆盖层接触时,油液与覆盖层的接触角几乎为钝角,使得油液难以附着在加热器上。并且,覆盖层表面极为光滑,进一步提高油液的附着难度。同理,雾化介质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固态雾化产物也难以附着在光滑的覆盖层上。因此,加热器上难以附着通过油液和固态雾化产物发生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污垢,最终减少加热器上污垢的产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及加热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器及包含该加热器的加热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热雾化装置可以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对固态状雾化介质例如烟支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加热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加热器和电源,电源对加热器供电,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雾化介质吸收热量而雾化形成气溶胶。
[0003]对于传统的加热雾化装置,加热器穿刺在雾化介质内而形成由内往外的中心加热方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加热器的表面上容易附着并积累形成大量的污垢,该烟垢不仅影响加热器的外观,而且烟垢能够吸收加热器的热量而产生异味或有害气体,从而影响气溶胶抽吸口感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污垢的产生。
[0005]一种加热器,包括:
[0006]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凹凸不平的低表面能结构,所述低表面能结构为微米结构和/或纳米结构;及
[0007]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覆盖层的厚度最大部位与厚度最小部位的比值不大于3。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的表面连续且光滑。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的截面与所述安装面存在交线,所述交线为折线状或平滑曲线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0011]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低表面能结构处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10μm≤Ra≤30μm;
[0012]所述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Ra≤0.1μm;
[0013]所述覆盖层的厚度H的取值范围为5μm≤H≤15μ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为釉层。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材料不同的基体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覆在所述基体内,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加热体和所述覆盖层分别位于基体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基体的导热性能高于所述覆盖层的导热性能。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表面能结构采用激光烧蚀工艺加工成型。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呈柱状、片状、桶状或锅状。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设置于所述桶状或所述锅状加热单元的内表面。
[0019]一种加热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机上。
[002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鉴于安装面被配置为低表面能结构,覆盖在安装面上的覆盖层的厚度最大部位与厚度最小部位的比值不大于3,如此使得整个加热器依然具有低表面能结构,确保加热器的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疏油特性。当雾化介质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油液与覆盖层接触时,油液与覆盖层的接触角几乎为钝角,使得油液难以附着在加热器上。并且,覆盖层表面极为光滑,进一步提高油液的附着难度。同理,雾化介质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固态雾化产物也难以附着在光滑的覆盖层上。因此,加热器上难以附着通过油液和固态雾化产物发生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污垢,最终减少加热器上污垢的产生。如此一方面避免污垢在加热器加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生刺激性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抽吸口感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将降低加热器插置在雾化介质中的摩擦阻力,有效防止加热器存在弯曲和折断的风险,从而提高加热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即便加热上存在少量的污垢,鉴于覆盖层表面极为光滑,也可以降低污垢与覆盖层之间的粘附力,从而降低污垢的清理难度。同时,相对厚度均匀的覆盖层,能使加热器的传热速度更为迅速,加热器的热场分布更为均匀,提高加热器的加热效率和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加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器中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器中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器中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的局部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的第一示例横向断面图;
[0028]图8为图6的第二示例横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加热器10,加热器10设置在主机上,主机上的电池对加热器进行供电,加热器1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固态的雾化介质收容在主机中,且加热器10至少一个加热面与雾化介质接触,雾化介质将吸收加热器10的热量,且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
吸的气溶胶。固态的雾化介质可以为烟支等。加热器10包括加热单元11和覆盖层12,覆盖层12覆盖在加热单元11上。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1可以包括基体100和加热体200,基体100和加热体200两者的材质不同,主机的电池用于对加热体200供电,加热体20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基体100的结构强度大于加热体200的结构强度,加热体200设置在基体100上,使得基体100能够作为加热体200的承载载体,防止整个加热单元11在插置或容置雾化介质的过程中产生弯曲、折断或变形。基体100对加热体200形成包覆支撑作用,即加热体200被包覆在基体100之内,基体100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加热体20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基体100由内往外快速传输至雾化介质,即基体100主要起到承载功能和导热功能,而加热体200主要起到加热功能。
[0033]在其它实施例中,基体100和加热体200可以材质相同,换言之,加热单元11一体成型且采用单一材料制成,使得整个加热单元11既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防止加热单元11在插置于雾化介质的过程中产生弯曲、折断或变形,同时还具有加热功能。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为柱状或片状。基体100具有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显然该两个表面沿基体1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而朝向相反,加热体200设置在基体100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基体100厚度方向上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凹凸不平的低表面能结构,所述低表面能结构为微米结构和/或纳米结构;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覆盖层的厚度最大部位与厚度最小部位的厚度比值不大于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表面连续且光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截面与所述安装面存在交线,所述交线为折线状或平滑曲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低表面能结构处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10μm≤Ra≤30μm;所述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Ra≤0.1μm;所述覆盖层的厚度H的取值范围为5μm≤H≤15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乃安王建壮蒋振龙卢相安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思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