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跨骑车车架,属于跨骑车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和多连杆结构,所述车架分为左车架与右车架,所述左车架与右车架内侧设有对称的凸块,所述车架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两端与上述凸块固连,所述车架尾部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与多连杆结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另一端与横板上设有的卡接块铰接连接;在本方案中,多连杆结构一端通过横板与车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块与车架尾部连接,减短了多连杆结构的轴距,并节省了在车架上的安装空间,旋转块以转动的方式,将冲击力传递给多连杆结构进行减震,有效地解决了车辆颠簸的问题,提升了跨骑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提升了跨骑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提升了跨骑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骑车车架
[0001]本技术属于跨骑车
,涉及一种跨骑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最早的摩托车,是由在自行车上安装发动机衍变而来的。摩托车相比于自行车,节省了人力驱动,并且在速度上也远超自行车,受到不少人的喜爱,摩托车在不断地发展中,种类与外形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在跨骑式的摩托车中,一款设计合理的跨骑车车架,对跨骑车的外观、性能和驾驶的舒适度有着巨大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的跨骑车车架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侧的车架成型后焊接在一起,来提升车架的连接强度,当车辆发生碰撞使局部的车架损坏时,在对车辆的维修中,只能对车架进行整体地更换,且现有技术中的跨骑车减震装置与后平叉相连,后平叉再与轮胎相连,通过后平叉将轮胎上的冲击力传递到减震装置上进行减震,这种结构使得减震装置的轴距增加,降低了跨骑车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跨骑车车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车架结构,来提升跨骑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跨骑车车架,包括车架和多连杆结构,所述车架分为左车架与右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架与右车架内侧设有对称的凸块,所述车架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两端与上述凸块固连,所述横板上设有卡接块,所述车架尾部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与多连杆结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另一端与卡接块铰接连接。
[0006]在本方案中,跨骑车车架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当跨骑车行驶到路面不平的路段时,轮胎会将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旋转块上,旋转块会将小部分的冲击力直接传递到车架上,大部分的冲击力将传递到多连杆结构上,通过多连杆结构的减震作用,减缓传递到横板上的冲击力;通过上述方式,旋转块将冲击力进行分散,再通过多连杆结构进行减震,有效地解决了车辆颠簸问题,且多连杆结构一端通过横板与车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块与车架尾部连接,可以减短多连杆结构的轴距,提升跨骑车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0007]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旋转块两端与车架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块上设有过渡块,所述旋转块通过过渡块与多连杆结构铰接连接。由于旋转块与车架铰接连接,在受到冲击力后,旋转块以旋转过渡块的方式,将大部分冲击力传递到多连杆结构上。
[0008]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多连杆结构的前端设有铰接块一,所述多连杆结构通过铰接块一与卡接块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的后端设有铰接块二,所述多连杆结构通过铰接块二与过渡块铰接连接。通过铰接块将多连杆结构的两端与横板和旋转块相连接,提高传动的效率。
[0009]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多连杆结构包括弹簧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活
塞杆,所述活塞杆与铰接块二固连,所述液压缸和活塞杆设置在弹簧内。在多连杆结构中,弹簧起到了滤震的效果,并通过液压缸上活塞杆的伸缩,来缓冲跨骑车上受到的冲击。
[0010]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左车架与右车架上分别设有左立管与右立管,所述左立管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右立管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左立管上设有穿过第一定位孔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丝。由于车架由左车架和右车架组合而成,通过螺丝与立管上的螺纹孔相配合,使左立管与右立管相抵靠,固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立管,用于连接跨骑车车头的方向柱。
[0011]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左车架前端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螺丝穿过第二定位孔与右车架上设有的螺纹孔相配合。由于车架前端的螺纹孔与螺丝相配合,增加了左车架与右车架前端的连接强度。
[0012]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过渡块上设有传动杆。通过传动杆将轮胎上的冲击力进行传递,将传动杆设于过渡块上,便于冲击力推动旋转块旋转,将更多的冲击力传递到多连杆结构上。
[0013]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左车架与右车架内壁上设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将车架上的各个部位连接起来,可以分散车架上受到的应力,以增加车架的结构强度。
[0014]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左车架与右车架的尾部设有相对称的圆管,两侧所述圆管相抵靠。通过尾部设有圆管,加固车架尾部连接的稳定性。
[0015]在上述跨骑车车架中,所述圆管的外侧设有后平叉。将后平叉于车架外侧与圆管相连接,使后平叉与车架连接强度得到提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方案中,多连杆结构一端通过横板与车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块与车架尾部连接,减短了多连杆结构的轴距,并节省了在车架上的安装空间,以旋转的方式,将冲击力传递给多连杆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车辆颠簸的问题,提升了跨骑车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0018]2、车架分为左右两个部分,采用多个螺丝与螺纹孔相配合的方式连接,提升车架组装、拆解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左视结构半剖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车架;1a、左车架;1a1、左立管;1a2、第一定位孔;1b、右车架;1b1、右立管;1c、第二定位孔;1d、螺纹孔;2、螺丝;3、加强筋;4、凸块;5、横板;5a、卡接块;6、多连杆结构;6a、铰接块一;6b、液压缸;6c、活塞杆;6d、弹簧;6e、铰接块二;7、旋转块;7a、过渡块;7b、传动杆;8、圆管;9、后平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1由左车架1a与右车架1b组成,所述左车架1a上设有左立管1a1,所述左立管1a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a2,所述右立管1b1上设有螺纹孔1d,所述左立管1a1通过螺丝2穿过第一定位孔1a2,与右立管1b1上的螺纹孔1d相配合,使左立管1a1与右立管1b1相抵靠,所述左车架1a前端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c,所述螺丝2穿过第二定位孔1c与右车架1b上设有的螺纹孔1d相配合,所述左车架1a与右车架1b的尾部设有相对称的圆管8,所述圆管8在车架1对接后相抵靠,所述车架1内侧还设有加强筋3和横板5,所述横板5上设有卡接块5a,所述卡接块5a与多连杆结构6上的铰接块一6a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6上设有铰接块二6e,所述铰接块二6e与旋转块7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块7两端与左车架1a和右车架1b铰接连接。
[0026]如图2结合图3所示,多连杆结构6包括液压缸6b,所述液压缸6b一端与铰接块一6a固连,另一端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杆6c,所述活塞杆6c与铰接块二6e固连,所述液压缸6b与活塞杆6c的外侧设有弹簧6d,所述旋转块7上设有过渡块7a,所述过渡块7a上设有传动杆7b,所述旋转块7通过过渡块7a与铰接块二6e铰接连接,所述圆管8外侧设有后平叉9,所述后平叉9与车架1的外部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骑车车架,包括车架(1)和多连杆结构(6),所述车架(1)分为左车架(1a)与右车架(1b),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架(1a)与右车架(1b)内侧设有对称的凸块(4),所述车架(1)上设有横板(5),所述横板(5)两端与上述凸块(4)固连,所述横板(5)上设有卡接块(5a),所述车架(1)尾部设有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与多连杆结构(6)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6)的另一端与卡接块(5a)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骑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7)两端与车架(1)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块(7)上设有过渡块(7a),所述旋转块(7)通过过渡块(7a)与多连杆结构(6)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骑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结构(6)的前端设有铰接块一(6a),所述多连杆结构(6)通过铰接块一(6a)与卡接块(5a)铰接连接,所述多连杆结构(6)的后端设有铰接块二(6e),所述多连杆结构(6)通过铰接块二(6e)与过渡块(7a)铰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骑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结构(6)包括弹簧(6d)和液压缸(6b),所述液压缸(6b)上设有活塞杆(6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调调,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博创工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