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达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49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可用于排出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等异物。传统的胸腔引流操作存在残留积液的问题,当穿刺针或者导管被拔出后,残留的积液可能会流到其他地方,导致衣物、地面等位置被弄脏,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而且穿刺针使用后不及时封闭容易无意刮伤,导致疾病的传播,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刺针回弹收缩装置和导管回弹收缩装置,避免了积液流到其他地方导致污染和感染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使用负压装置提供负压,吸引更多积液,并采用手动气囊减少使用场景限制,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引流是一种医疗操作,旨在通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排出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等异物。在胸腔引流术中,医生会通过穿刺胸腔,插入引流管,以便引流出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该操作通常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气胸、肺炎等疾病,常常被用于术后胸腔引流和胸腔积液的治疗。
[0003]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插管中残留有积液,在将插管从患者的体内取出来后,引流管内壁上可能会残留有积液,穿刺针及插管中残留的积液可能会流到其他地方,导致衣物、地面等位置被弄脏,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清洁难度,而且穿刺针使用后不及时封闭容易无意刮伤,导致疾病的传播。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刺针回弹收缩装置、转接头、导管头、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导管、单向阀、引流袋、负压装置,所述穿刺针上套设有刺针回弹收缩装置,穿刺针底部与转接头顶部连接,转接头底部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导管头上装套设有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导管头下部与导管一端固定连接,导管内部设有单向阀,导管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引流袋上部与负压装置连接;
[0007]所述刺针回弹收缩装置底部设有弹簧,弹簧顶部与硬橡胶圈固定连接,硬性橡胶圈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挡块,挡块顶部设有软橡胶圈。
[0008]优选地,所述软橡胶圈可收缩包裹至穿刺针顶部并包裹针尖。
[0009]优选地,所述导管头顶部有一定锥度,底部设有环形导管头基座。
[0010]优选地,所述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包括:弹性件、橡胶圈、环形挡块、收缩圈,弹性件底部与导管头基座固定连接,弹性件顶部与橡胶圈连接,橡胶圈顶部设有环形挡块,挡块上方设有收缩圈。
[0011]优选地,所述收缩圈内侧设有吸水装置,收缩圈收缩后导管端头被完全封闭。
[0012]优选地,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气囊及连接管。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三通结构,三通结构一端与气囊连通,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最后一端内部设有单向阀并与大气连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有刺针回弹收缩装置,在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针被弹簧弹起的软橡胶圈收缩包裹针尖,软橡胶圈呈圆圈状收缩阻断了穿刺针通道阻,避免了穿刺针内
部积液会流到其他地方,导致感染等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使用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当拔掉导管时,弹性件带动橡胶圈运动,使得收缩圈收缩,收缩圈将沿着导管头的锥度运动,将导管包裹,导管内壁的积液流出造成污染。
[0017](3)本技术通过使用负压装置来提供负压,能够吸引更多积液,且采用手动气囊能够减少装置的使用场景限制,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上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中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下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为:
[0025]穿刺针1,穿刺针基座11,刺针回弹收缩装置2,弹簧21,硬橡胶圈22,挡块23,软橡胶圈24,转接头3,导管头4,导管头基座41,导管回弹收缩装置5,弹性件51,橡胶圈52,环形挡块53,收缩圈54,导管6,单向阀7,引流袋8,负压装置9,连接管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刺针回弹装置2、转接头3、导管头4、导管回弹收缩装置5、导管6、单向阀7、引流袋8、负压装置9;
[0028]穿刺针1上套设有刺针回弹装置2,穿刺针1底部与转接头3顶部连接,转接头3底部与导管头4可拆卸连接,导管头4上装套设有导管回弹收缩装置5,导管头4下部与导管6一端固定连接,导管6内部设有单向阀7,导管6另一端与引流袋8连接,引流袋8上部与负压装置9连接;
[0029]刺针回弹装置2底部设有弹簧21,弹簧21顶部与硬橡胶圈22固定连接,硬橡胶圈22固定连接顶部设有若干挡块23,挡块23顶部设有软橡胶圈24,软橡胶圈24可收缩包裹至穿刺针1顶部并包裹针尖。
[0030]医护人员在使用穿刺针1时,穿刺针1插入人体内部,穿刺针1上套设的刺针回弹装置2因挡块23存在,被压缩与人体外部,此时积液因胸腔内压力较高进入穿刺针1,进而通过转接头3、导管头4、导管6等装置流入引流袋8中,当积液压力减小后通过按压负压装置9,使得穿刺针1内产生压差进一步引导积液流出。
[0031]当积液引流结束后,拔出穿刺针1,此时穿刺针1被弹簧21弹起的软橡胶圈24收缩包裹针尖,软橡胶圈24呈圆圈状收缩阻断了穿刺针1通道阻,避免了穿刺针1内部积液及导
管6内部流出,避免了积液污染环境,并且避免了穿刺针1使用后不及时封闭容易无意刮伤,导致的疾病传播。
[0032]实施例2:
[0033]参阅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管头4顶部有一定锥度,底部设有环形导管头基座41。
[0034]导管回弹收缩装置5包括:弹性件51、橡胶圈、环形挡块5323、收缩圈54,弹性件51底部与导管头基座41固定连接,弹性件51顶部与橡胶圈连接,橡胶圈顶部设有环形挡块5323,挡块23顶部收缩圈54。收缩圈54内侧设有吸水装置,收缩圈54收缩后导管头4被完全封闭。
[0035]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引流胸腔积液是重复频率较高的治疗环节,对于这一部分人员医院常常采用穿刺针1滞留于患者体内,在积液引流结束后仅拔出导管6,下一次引流时也仅需要插上导管6即可,针对这种情况,当导管6被拔出后,弹性件51带动橡胶圈运动,使得收缩圈54收缩,收缩圈54将沿着导管头4的锥度运动,将导管头4包裹,避免了导管6内壁的积液流出造成污染。
[0036]实施例3:
[0037]参阅图1,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负压装置9,包括气囊及连接管91。连接管91为三通结构,三通结构一端与气囊连通,一端与引流袋8连通,最后一端内部设有单向阀并与大气连通,当需要负压时,人工挤压气囊,气囊中的空气因导管6内设置了单向阀7不能从导管6内排出,只能通过连接管91内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刺针回弹收缩装置、转接头、导管头、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导管、单向阀、引流袋、负压装置;所述穿刺针上套设有刺针回弹装置,穿刺针底部与转接头顶部连接,转接头底部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导管头上装套设有导管回弹收缩装置,导管头下部与导管一端固定连接,导管内部设有单向阀,导管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引流袋上部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刺针回弹收缩装置底部设有弹簧,弹簧顶部与硬性橡胶圈固定连接,硬性橡胶圈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挡块,挡块顶部设有软橡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橡胶圈可收缩包裹至穿刺针顶部并包裹针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廖小莉
申请(专利权)人:陈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