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及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18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及座椅,该转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套筒,基座用于连接椅座,支撑杆用于连接支撑脚,支撑杆上端安装在基座中,固定套筒安装在基座下方并套设在支撑杆上,转动套筒套设在固定套筒上,两者之间设置限位套,以使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保持相同高度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套筒转动,从而实现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功能;该座椅包括上述转动装置,座部与基座连接,支撑组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使支撑组件具有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能力,从而使支撑组件能够处于座部的不同方向上,使椅具状态的切换更加灵活方便,以此吸引消费者。以此吸引消费者。以此吸引消费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可切换状态的椅子来说,可实现运动的装置必不可少,较为常见有伸缩装置、滑动装置以及转动装置,椅子能够利用这些运动装置,实现部件运动,从而达到某种新的功能或者实现状态的切换;但这些椅子中很少具有能实现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转动装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椅子功能的开发。
[0003]跪坐姿切换的椅具便是上述可切换状态的椅子中的一种,它能够让使用者分别以坐姿就坐或以跪姿骑坐,椅具处于坐姿状态时可当做常规椅子使用,椅具处于跪姿状态时可用于矫正坐姿,缓解腰背部脊椎压力;但现有的这类椅具大多通过转动整把椅具来让使用者向前的坐姿或向后的跪姿坐到椅具上,结构无巧思,操作起来麻烦,太过于死板。
[0004]故考虑在椅具中加入转动装置,使椅具状态的切换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套筒,基座用于连接椅座,支撑杆用于连接支撑脚,支撑杆上端安装在基座中,固定套筒安装在基座下方并套设在支撑杆上,转动套筒套设在固定套筒上,两者之间设置限位套,以使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保持相同高度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套筒转动,从而实现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功能。
[0006]进而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转动装置,座部与基座连接,支撑组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使支撑组件具有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能力,从而使支撑组件能够处于座部的不同方向上,使椅具状态的切换更加灵活方便,以此吸引消费者。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套筒,基座配置为连接椅具的椅座,支撑杆配置为连接椅具的支撑脚,支撑杆的上端安装在基座中;固定套筒安装在基座下方并套设在支撑杆上,转动套筒套设在固定套筒上,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具有间隙,且在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设有限位套,转动套筒转动设置在限位套上,限位套配置为限制转动套筒的轴向移动。
[0009]固定套筒与基座固定连接,保证固定套筒不会与支撑杆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也保证了转动套筒和固定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间隙可装入限位套,限位套使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保持相同高度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套筒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套筒绕支撑杆或者说竖直轴线转动的功能,为椅具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0010]作为优选,限位套包括上衬套与下衬套,上衬套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上部,下衬套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下部,上衬套与下衬套上均设有沿径向凸出的挡圈;上衬套的挡圈位于上衬套的上部,下衬套的挡圈位于下衬套的下部,转动套筒位于上衬套与下衬套的挡圈之间。
上、下衬套除了减少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变得更加顺畅外,它们的挡圈也让转动套筒能够保持在同一高度,不会因转动而上下窜动。
[0011]作为优选,固定套筒上部开设有卡孔,上衬套上设有弹性卡扣,上衬套由下往上安装到固定套筒上并通过弹性卡扣与卡扣卡接锁定。上衬套无需承受太大外力,故用弹性卡扣卡接即可,安装也更加方便。
[0012]作为优选,转动套筒上端面与上衬套的挡圈抵接,下衬套的挡圈与转动套筒的下端面抵接,且下衬套通过螺丝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固定套筒上端部具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与基座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固定套筒为空心柱体,通过安装板来增加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使安装更加稳定,防止脱落。
[0014]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为气杆。在气杆上做文章的椅子几乎没有,而本方案直接使支撑组件转动设置在气杆上,利用气杆作为转轴,而无需设计其他部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0015]一种座椅,包括座部、支撑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座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支撑组件与所述的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支撑组件通过转动装置绕座部转动;该座椅具有坐姿状态与跪姿状态,支撑组件配置为处于座部正后方时用于坐姿状态下对人体背部的支撑,处于座部正前方时用于跪姿状态下对人体胸部以及膝盖的支撑。支撑组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使支撑组件具有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能力,从而使支撑组件能够处于座部的不同方向上,使椅具状态的切换更加灵活方便,以此吸引消费者。
[0016]作为优选,支撑组件包括支架、胸背靠件以及护膝,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胸背靠件以及护膝均连接在支架上,并随支架同步转动;胸背靠件配置为在常规坐姿状态下承托人体背部、在跪姿状态下供胸部倚靠;护膝配置为在跪姿状态下承托人体膝盖。
[0017]作为优选,支架呈L形,支架包括竖杆与横杆,横杆一端与竖杆连接,另一端与一转动套筒连接,转动套筒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胸背靠件选择性升降设置在竖杆上。胸背靠件可调节高度,且具有开关(锁定机构)以实现选择性升降,并能保持升降后的高度。
[0018]作为优选,支架于前后方向上朝远离座部的那侧延伸出一导杆,导杆倾斜向下设置;护膝选择性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护膝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或者说儿童,给予合适且舒适的膝盖支撑;具有开关(锁定机构)以实现选择性滑动,并能保持滑动后的位置。
[001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20]固定套筒与基座固定连接,保证固定套筒不会与支撑杆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也保证了转动套筒和固定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间隙可装入限位套,限位套使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保持相同高度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套筒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套筒绕支撑杆或者说竖直轴线转动的功能,为椅具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0021]支撑组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使支撑组件具有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能力,从而使支撑组件能够处于座部的不同方向上,进而实现坐姿与跪姿的切换,使椅具状态的切换更加灵活方便,以此吸引消费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常规坐姿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跪姿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常规坐姿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跪姿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常规坐姿状态下的侧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常规坐姿状态下的前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跪姿状态下的侧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在跪姿状态下的前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椅子座部以及转动装置的爆炸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销位于直槽内端点时座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在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撑杆、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套筒,基座配置为连接椅具的椅座,支撑杆配置为连接椅具的支撑脚,支撑杆的上端安装在基座中;固定套筒安装在基座下方并套设在支撑杆上,转动套筒套设在固定套筒上,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具有间隙,且在转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设有限位套,转动套筒转动设置在限位套上,限位套配置为限制转动套筒的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套包括上衬套与下衬套,上衬套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上部,下衬套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下部,上衬套与下衬套上均设有沿径向凸出的挡圈;上衬套的挡圈位于上衬套的上部,下衬套的挡圈位于下衬套的下部,转动套筒位于上衬套与下衬套的挡圈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筒上部开设有卡孔,上衬套上设有弹性卡扣,上衬套由下往上安装到固定套筒上并通过弹性卡扣与卡扣卡接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套筒上端面与上衬套的挡圈抵接,下衬套的挡圈与转动套筒的下端面抵接,且下衬套通过螺丝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支撑组件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筒上端部具有一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康严勇定戴龙飞陈龙陆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蜗牛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