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98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通过将废酸性蚀铜液和废碱性蚀铜液的首次调浆产物进行首次压滤得到滤泥1,对滤泥1进行第二次打浆得到含碱铜泥浆,对含碱铜泥浆进行二次压滤得到滤泥2,对滤泥2进行第三次打浆得到碱铜泥浆,对碱铜泥浆进行第三次压滤得到滤泥3和滤液3,将滤泥3进行酸化前打浆、酸化,再将酸化产物进行结晶、除杂,得到五水合硫酸铜晶体,第三次压滤所得的滤液3根据回用遍数取部分用在首次调浆中掺入,酸化产物中未结晶CuSO4溶液及洗涤水作为硫酸铜结晶母液回收利用于酸化前打浆的步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益,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液回收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废蚀铜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围绕铜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有很多种,现有传统工艺采用的是《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废蚀铜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其技术原理为,利用废酸性蚀铜液与废碱性蚀铜液中和后生产碱式氯化铜、氢氧化铜、氧化铜,再得到五水硫酸铜晶体,传统的工艺路线中存在除杂的步骤,由于线路板制造的创新使得除杂的成本不断上升,消除杂质的同时也必然会带走一部分铜的流失,而鉴于目前的铜价高位振荡,使用该传统工艺已无法盈利,很多相关危废处理企业面临亏损。高位铜价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废蚀铜液回收价也不断攀升,虽然也有工艺通过省略除杂的步骤节省成本,但是,不除杂产出的硫酸铜晶体无法提升产品质量等级,最终导致难以盈利。
[0003]因此,从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出发,以获取最大盈利的角度考虑,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以降低生产成本依然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旨在现有工艺进行改进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0006](1)首次调浆
[0007]把废酸性蚀铜液和废碱性蚀铜液依比例泵入调浆池1,依据溶液的波美度掺入第三次压滤产生的滤液3调浆,浆液1搅拌均匀后泵入打浆反应罐1;
[0008](2)碱式盐打浆
[0009]在打浆反应罐1中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4.0~5.0,连续搅拌下反应完全后得到碱式氯化铜泥浆,冷却至常温,泵入板框压滤机1;
[0010](3)碱式盐压滤
[0011]在板框压滤机1对所述碱式氯化铜泥浆进行第一次压滤,所得滤泥1转入打浆反应罐2,滤液1全部排入地池中;
[0012](4)碱铜打浆
[0013]在打浆反应罐2中加入过量碱液调节PH=5.0~5.8,在80℃下连续搅拌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氧化铜泥浆,泵入板框压滤机2;
[0014](5)氢氧化铜压滤
[0015]在压滤机2对所述氢氧化铜泥浆进行第二次压滤,所得滤泥2转入打浆反应罐3,滤
液2全部排入地池中;
[0016](6)洗氯打浆
[0017]在打浆反应罐3中加入清水,在85℃、连续搅拌下进行洗涤后得到含氢氧化铜的碱泥,泵入板框压滤机3;
[0018](7)碱铜压滤
[0019]在板框压压滤机3对所述含氢氧化铜的碱泥进行第三次压滤,所得滤泥3转入反应釜1,滤液3部分转入步骤(1)的所述调浆池1中再利用、多余部分排入地池中;
[0020](8)酸化前打浆
[0021]在反应釜1内加入硫酸铜结晶母液,在90℃下,用转入的滤泥3调节体系波美度,连续搅拌均匀,转入酸化反应釜2;
[0022](9)酸化反应
[0023]在连续搅拌条件下于反应釜2中逐渐加入过量浓硫酸,在95℃、PH=1.0~1.5下反应30min后冷却3~5h,待釜内温度降至40℃,将反应液由底部排出进入结晶池;
[0024](10)将所述反应液进行结晶、除杂处理,得到五水合硫酸铜晶体。
[0025]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废酸性蚀铜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铜CuCl2,所述废碱性蚀铜液的主要成分为铜氨Cu(NH3)4(H2O)2。
[0026]优选地,在步骤(3)中,滤泥1的含水率为45%。
[0027]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碱液过量的量为2~4%。
[0028]优选地,在步骤(8)中,波美度为45~50度。
[0029]优选地,在步骤(10)中,所述结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结晶池内设有滤膜将反应液中的水合CuSO4晶体与CuSO4溶液分离,其中,经结晶产生的水合硫酸铜晶体进行除杂处理,CuSO4溶液即为PH=4.2~4.5的硫酸铜结晶母液,排入母液池中;
[0030]在步骤(8)中,从所述母液池中往反应釜1内泵入硫酸铜结晶母液。
[0031]优选地,在步骤(10)中,所述除杂处理具体为:将水合硫酸铜晶体用清水洗去杂质、脱去表面毛细水,得到五水合硫酸铜晶体。
[0032]优选地,在步骤(9)中,所述浓硫酸过量的量为1~3%。
[0033]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废酸性蚀铜液和废碱性蚀铜液混合后进行首次调浆得到碱式氯化铜泥浆,对所述碱式氯化铜泥浆进行首次压滤得到滤泥1,对所述滤泥1进行第二次打浆得到氢氧化铜泥浆,对所述氢氧化铜泥浆进行二次压滤得到滤泥2,对所述滤泥2进行第三次打浆得到含氢氧化铜的碱泥,对所述碱泥进行第三次压滤得到滤泥3和滤液3,将所述滤泥3进行酸化前打浆和酸化,将酸化产物进行结晶、除杂,得到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其中,第三次压滤所得的滤液3取部分用于在首次调浆中掺入到混合液中,此外,酸化产物进行结晶处理后产生水合硫酸铜晶体、CuSO4溶液,该CuSO4溶液作为硫酸铜结晶母液回收利用于酸化前打浆的步骤中。
[0034]该五水合硫酸铜晶体的回收利用的技术原理为:
[0035]1、Cu(NH3)4Cl2+3CuCl2+2NH3·
H2O+4H2O=2Cu2(OH)3Cl

+6NH4Cl
[0036]2、Cu2(OH)3Cl+NaOH=2CuO+NaCl+2H2O
[0037]3、CuO+H2O=Cu(OH)2↓
[0038]4、Cu(OH)2+H2SO4=CuSO4[0039]5、CuSO4+5H2O=CuSO4·
5H2O。
[004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工艺上的改进,在保证废蚀铜液中铜的高回收率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该改进点具体表现为:
[0041](1)首次调浆时加入第三次压滤产生的滤液3
[0042]为了节约部分原料,通常需要考虑到对原料或者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但是,现有压滤工艺的滤液通常都无再利用。为达到该技术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三步梯次压滤洗涤除去可溶性氯化物。
[0043]在首次压滤后的滤液中含有大量杂质,如果回用会使杂质得到富集,只能回用于其它碱铜杂泥出售,不能用于生产硫酸铜晶体;
[0044]第二次压滤时滤液中因部分碱式氯化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亦含有大量氯化钠,回用富集更浓,也无法回用于生产硫酸铜晶体;由于与首次压滤的滤泥化学成分不同,通常在操作前需要清洗滤布,当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三次压滤工艺后,能在本专利技术中节省清水冲洗步骤;
[0045]第三次压滤时洗去部分去可溶性氯化物,等于除杂,被洗掉的氢氧化铜部分失去水也有利于洗去去可溶性氯化物,而失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制造业产生的HW22废蚀铜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首次调浆把废酸性蚀铜液和废碱性蚀铜液依比例泵入调浆池1,依据溶液的波美度掺入第三次压滤产生的滤液3调浆,浆液1搅拌均匀后泵入打浆反应罐1;(2)碱式盐打浆在打浆反应罐1中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4.0~5.0,连续搅拌下反应完全后得到碱式氯化铜泥浆,冷却至常温,泵入板框压滤机1;(3)碱式盐压滤在板框压滤机1对所述碱式氯化铜泥浆进行第一次压滤,所得滤泥1转入打浆反应罐2,滤液1全部排入地池中;(4)碱铜打浆在打浆反应罐2中加入过量碱液调节PH=5.0~5.8,在80℃下连续搅拌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氧化铜泥浆,泵入板框压滤机2;(5)氢氧化铜压滤在压滤机2对所述氢氧化铜泥浆进行第二次压滤,所得滤泥2转入打浆反应罐3,滤液2全部排入地池中;(6)洗氯打浆在打浆反应罐3中加入清水,在85℃、连续搅拌下进行洗涤后得到含氢氧化铜的碱泥,泵入板框压滤机3;(7)碱铜压滤在板框压压滤机3对所述含氢氧化铜的碱泥进行第三次压滤,所得滤泥3转入反应釜1,滤液3部分转入步骤(1)的所述调浆池1中再利用、多余部分排入地池中;(8)酸化前打浆在反应釜1内加入硫酸铜结晶母液,在90℃下,用转入的滤泥3调节体系波美度,连续搅拌均匀,转入酸化反应釜2;(9)酸化反应在连续搅拌条件下于反应釜2中逐渐加入过量浓硫酸,在95℃、PH=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旭东王素花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