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79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渗碳淬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包括周转室和与周转室连通的渗碳室,周转室背离渗碳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门,渗碳室朝向周转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门,周转室上设有若干组启闭控制组件,渗碳室上设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第一输送管和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第二输送管;周转室内设有用于输送料框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夹爪、用于带动夹爪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输送组件和用于带动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竖直输送组件;周转室的顶部设有风冷组件,周转室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放空气和油烟的排放组件,周转室的底部设有油冷组件。本申请具有提升淬火过程中安全系数的效果。火过程中安全系数的效果。火过程中安全系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碳淬火
,尤其是涉及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淬火工艺是一种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0003]淬火炉是在淬火工艺中使用的一种设备,能够在淬火炉内对料框内的工件进行渗碳淬火处理,处理后的工件需要从淬火炉中取出并进行快速冷却。
[0004]但是在将料框从现有的淬火炉中取出时,由于炉内和工件的温度较高,会导致出现人员烫伤的情况,同时,淬火炉内的高温渗碳气体与外界空气接触有几率发生燃烧,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本申请提供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淬火炉及淬火工艺,包括周转室和与所述周转室连通的渗碳室,所述周转室背离所述渗碳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门,所述渗碳室朝向所述周转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门,所述周转室上设有若干组启闭控制组件,所述渗碳室上设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第一输送管和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第二输送管;所述周转室内设有用于输送料框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抓取料框的夹爪、用于带动夹爪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输送组件和用于带动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竖直输送组件;所述周转室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风冷的风冷组件,所述周转室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放空气和油烟的排放组件,所述周转室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油冷的油冷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输送管能够向渗碳室内输送惰性气体,通过启闭控制组件能够控制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启闭,有助于阻挡渗碳室内的渗碳气体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有助于提升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渗碳完成后的工件能够在周转室内进行风冷或者油冷处理,减小了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时发生烫伤的几率,进一步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风冷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冷却风扇,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周转室的顶部,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周转室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运转能够带动冷却风扇转动,从而能够对完成渗碳的工件进行风冷,有助于减小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时发生烫伤的几率,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油冷组件包括油冷槽、放置架、搅拌扇和第二电
机,所述油冷槽设置在所述周转室内底部,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所述油冷槽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周转室的底端,所述搅拌扇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下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渗碳处理后的工件放置在油冷槽内的放置架上,能够对渗碳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油冷,有助于减小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时发生烫伤的几率,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第二电机运转,能够带动搅拌扇进行搅拌,从而能够带动油冷槽内的冷却油循环流动,有助于提升油冷槽内的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能够提升工件的油冷效果。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套管、活动板、连接块、丝杠和第三电机,所述固定套管设置在所述周转室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套管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管上,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运转,能够带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和活动板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夹爪和料框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有助于实现工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竖直输送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卷绳座、限位环和钢丝绳,所述卷绳座与所述固定套管连接,所述第四电机连接在所述卷绳座上,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绳座的转轴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卷绳座上,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夹爪连接在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卷绳座的一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运转,能够带动卷绳座的转轴转动,从而使得钢丝绳放绳,能够带动夹爪和料框下降,将工件放置在油冷槽内的放置架上进行油冷,有助于减小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时发生烫伤的几率,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启闭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螺杆,所述控制电机设置在周转室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锥齿轮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杆的底端分别与第一密封门及第二密封门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机运转,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螺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能够控制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移动。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放组件包括抽气管道、风机和过滤筒,所述抽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周转室上,所述过滤筒设置在所述抽气管道远离所述周转室的一端,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过滤筒远离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运转能够通过抽气管道抽吸周转室内的空气,使得周转室内的空气排出,能够尽量避免渗碳室内的渗碳气体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导致燃烧,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在工件进行油冷时,风机运转能够通过抽气管道抽吸油冷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防止了油烟在周转室内堆积;过滤筒能够对油烟进行过滤,尽量避免直接将油烟排放到外界,有助于保护外界环境。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渗碳室顶部设有若干个驱动电机,每一驱动电
机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所述渗碳室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运转能够带动循环风扇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渗碳室内的渗碳气体循环流转,有助于提升渗碳室内渗碳气体的分布均匀性,提升了工件表面的渗碳效果。
[00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一种淬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向所述渗碳室内输送惰性气体,打开所述第一密封门,将料框送入所述周转室内,关闭所述第一密封门,打开所述第二密封门,将料框送入所述渗碳室内,关闭所述第二密封门;S2:向所述渗碳室内输送渗碳气体,同时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循环风扇转动,维持到设定时间;S3:打开所述第二密封门,将料框送入所述周转室内,关闭所述第二密封门,打开所述冷却风扇对料框及工件进行风冷或者将料框及工件放入所述油冷槽内进行油冷。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步骤能够阻挡外界的空气进入渗碳室内导致渗碳气体发生燃烧,有助于提升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上述步骤还能够在淬火炉内对工件进行冷却处理,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时发生烫伤的几率,进一步提升了淬火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周转室(1)和与所述周转室(1)连通的渗碳室(2),所述周转室(1)背离所述渗碳室(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门(10),所述渗碳室(2)朝向所述周转室(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门(11),所述周转室(1)上设有若干组启闭控制组件(5),所述渗碳室(2)上设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第一输送管(6)和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第二输送管(7);所述周转室(1)内设有用于输送料框的输送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用于抓取料框的夹爪(81)、用于带动夹爪(8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输送组件(82)和用于带动夹爪(8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竖直输送组件(83);所述周转室(1)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风冷的风冷组件(9),所述周转室(1)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放空气和油烟的排放组件(3),所述周转室(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油冷的油冷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9)包括第一电机(91)和冷却风扇(92),所述第一电机(91)设置在所述周转室(1)的顶部,所述冷却风扇(92)与所述第一电机(9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风扇(92)设置在所述周转室(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组件(4)包括油冷槽(41)、放置架(42)、搅拌扇(43)和第二电机(44),所述油冷槽(41)设置在所述周转室(1)内底部,所述放置架(42)设置在所述油冷槽(41)内,所述第二电机(44)设置在所述周转室(1)的底端,所述搅拌扇(43)与第二电机(44)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放置架(42)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组件(82)包括固定套管(821)、活动板(822)、连接块(823)、丝杠(824)和第三电机(825),所述固定套管(821)设置在所述周转室(1)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822)与所述固定套管(8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825)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管(821)上,所述丝杠(824)与所述第三电机(8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23)设置在所述活动板(822)上且与所述丝杠(824)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输送组件(83)包括第四电机(831)、卷绳座(832)、限位环(833)和钢丝绳(834),所述卷绳座(832)与所述固定套管(821)连接,所述第四电机(831)连接在所述卷绳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峻岐支新建朱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索浩菲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