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74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依次装配设置的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所述连接器母插座为C13插座,所述连接器公插头为C14插头;所述连接器母插座包括若干组母座端子;所述连接器公插头包括若干组公头端子;于所述转换接头中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母座端子和公头端子的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实现C13和C14接头的电气转换,通过将所述转换连接器设计为直插式结构,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转换所需占用空间,方便灵活安装,降低了导通失效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器的电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转换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转换连接器作为中间模块,用于两种不同接头的电气转换;由于常见的转换连接器无法兼容适用于C13和C14的转换,适用范围小,且转换所需的电缆和电缆附件较多,结构复杂,导通可靠性差,不利于散热,存在安全隐患,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连接器。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依次装配设置的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
[0006]所述连接器母插座为C13插座,所述连接器公插头为C14插头;
[0007]所述连接器母插座包括若干组母座端子;
[0008]所述连接器公插头包括若干组公头端子;
[0009]于所述转换接头中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母座端子和公头端子的电线。
[0010]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母插座包括母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母座本体内部的端子容置部,于所述母座本体与所述端子容置部之间设置有公头插置部;
[0011]于所述端子容置部设置有第一母座端子、第二母座端子和第三母座端子。
[0012]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与第二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与第三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二母座端子与第三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离结构。
[0013]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于所述母座本体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一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
[0014]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所述公头插置部设置有第一防呆斜角。
[0015]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公插头包括公头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公头本体内部的端子设置部;
[0016]于所述端子设置部中设置有第一公头端子、第二公头端子和第三公头端子。
[0017]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于所述公头本体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
[0018]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设置部设置有第二防呆斜角。
[0019]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所述转换接头包括第一电线、第二电线和第三电线,所述第一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公头端子和第一母座端子,所述第二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头端子和第二母座端子,所述第三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公头端子和第三母座端子。
[0020]上述的转换连接器,其中于所述转换接头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三安装外凸耳,
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三安装通孔。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实现C13和C14接头的电气转换,通过将所述转换连接器设计为直插式结构,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转换所需占用空间,方便灵活安装,降低了导通失效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器的电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7]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依次装配设置的连接器母插座1、转换接头2和连接器公插头3;
[0028]所述连接器母插座1为C13插座,所述连接器公插头3为C14插头;
[0029]所述连接器母插座1包括若干组母座端子;
[0030]所述连接器公插头3包括若干组公头端子;
[0031]于所述转换接头2中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母座端子和公头端子的电线。
[0032]具体地,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器母插座1、转换接头2和连接器公插头3,实现C13和C14接头的电气转换,通过将所述转换连接器设计为直插式结构,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转换所需占用空间,方便灵活安装,降低了导通失效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器的电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0033]较佳地,所述连接器母插座1包括母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母座本体内部的端子容置部,于所述母座本体与所述端子容置部之间设置有公头插置部;
[0034]于所述端子容置部设置有第一母座端子11、第二母座端子12和第三母座端子13,提高各母座端子的电传输性能。
[0035]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11与第二母座端子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11与第三母座端子1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二母座端子12与第三母座端子13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离结构,提高各母座端子之间的电隔离效果,避免发生串电和电磁干扰。
[0036]进一步地,于所述母座本体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一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14,便于提高所述连接器母插座1的安装便捷性。
[0037]更进一步地,所述公头插置部设置有第一防呆斜角。
[0038]较佳地,所述连接器公插头3包括公头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公头本体内部的端子设置部;
[0039]于所述端子设置部中设置有第一公头端子31、第二公头端子32和第三公头端子
33,满足电气连接需求。
[0040]进一步地,于所述公头本体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34,便于提高所述连接器公插头3的安装便捷性。
[0041]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设置部设置有第二防呆斜角。
[0042]较佳地,所述转换接头2包括第一电线、第二电线和第三电线,所述第一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公头端子31和第一母座端子11,所述第二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头端子32和第二母座端子12,所述第三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公头端子33和第三母座端子13。
[0043]更进一步地,于所述转换接头2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三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三安装通孔21。
[0044]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实现C13和C14接头的电气转换,通过将所述转换连接器设计为直插式结构,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降低了转换所需占用空间,方便灵活安装,降低了导通失效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器的电气连接转换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装配设置的连接器母插座、转换接头和连接器公插头;所述连接器母插座为C13插座,所述连接器公插头为C14插头;所述连接器母插座包括若干组母座端子;所述连接器公插头包括若干组公头端子;于所述转换接头中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母座端子和公头端子的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母插座包括母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母座本体内部的端子容置部,于所述母座本体与所述端子容置部之间设置有公头插置部;于所述端子容置部设置有第一母座端子、第二母座端子和第三母座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与第二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一母座端子与第三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结构,于所述第二母座端子与第三母座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离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母座本体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第一安装外凸耳,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外凸耳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领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