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56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散热槽处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与装置壳体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顶部两侧的X轴丝杆模组,X轴丝杆模组上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中心处转动有中空转轴,中空转轴的底部分布有与散热槽外壁接触的刷毛,中空转轴上位于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安装座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与从动伞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伞齿轮,中空转轴的顶部与装置壳体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吸尘器,将散热槽区域处清理下的灰尘快速吸入至吸尘器的内部,避免扬尘,而且相对于水雾除尘,避免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免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免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监测
,具体为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在工地使用配电箱时,需要在配电箱内部各个关键节点位置布置分布式监测装置来对配电箱进行监测,用于保证配电箱的稳定安全工作。
[0003]在专利CN115173269A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处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扬尘降温机构。上述扬尘降温机构通过出水管道并经由雾化网的雾化而出,以此达到扬尘降温的效果,采用水雾降尘,会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影响配电箱内部各个元器件的正常使用。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吸尘器,将散热槽区域处清理下的灰尘快速吸入至吸尘器的内部,避免扬尘,而且相对于水雾除尘,避免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安装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处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与装置壳体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
[0006]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顶部两侧的X轴丝杆模组,所述X轴丝杆模组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处转动有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的底部分布有与散热槽外壁接触的刷毛,所述中空转轴上位于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所述安装座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与从动伞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伞齿轮,所述中空转轴的顶部与装置壳体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X轴丝杆模组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顶部两侧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与滑轨侧边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上滑动有与往复丝杆啮合连接的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上安装有安装座。
[0008]优选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旋轴接头、吸尘管、吸尘器和吸尘口;
[0009]所述吸尘口等距离分布在中空转轴上,所述中空转轴的顶部通过旋轴接头与吸尘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顶部的吸尘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吸尘器通过吸尘管和旋轴接头与中空转轴上的吸尘口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开设在中空转轴上相邻两个刷毛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中空转轴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通过设置的吸尘器,将散热槽区域处清理下的灰尘快速吸入至吸尘器的内部,避免扬尘,而且相对于水雾除尘,避免造成配电箱内部潮气过重。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空转轴区域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安装座区域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X轴丝杆模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装置壳体;2、散热槽;3、中空转轴;4、X轴丝杆模组;5、安装座;6、第一电机;7、刷毛;8、旋轴接头;9、吸尘管;10、吸尘器;11、从动伞齿轮;12、吸尘口;13、主动伞齿轮;14、滑轨;15、往复丝杆;16、往复滑块;17、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的两侧安装有散热槽2,散热槽2处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与装置壳体1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
[0025]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1顶部两侧的X轴丝杆模组4,X轴丝杆模组4上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的中心处转动有中空转轴3,中空转轴3的底部分布有与散热槽2外壁接触的刷毛7,中空转轴3上位于安装座5的内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11,安装座5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与从动伞齿轮11啮合连接的主动伞齿轮13,中空转轴3的顶部与装置壳体1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
[0026]优选的,X轴丝杆模组4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1顶部两侧的滑轨14,滑轨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5,往复丝杆15与滑轨14侧边的第二电机17传动连接,滑轨14上滑动有与往复丝杆15啮合连接的往复滑块16,往复滑块16上安装有安装座5,第二电机17工作,带动往复丝杆15在滑轨14的内部旋转,从而带动往复滑块16在滑轨14上做往复运动,继而带动安装座5在装置壳体1的顶部两侧做左右往复运动,第一电机6工作,通过主动伞齿轮13驱
动从动伞齿轮11旋转,从而带动中空转轴3旋转,通过刷毛7对散热槽2进行除尘作业,配合设置的X轴丝杆模组4,驱动中空转轴3做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对整个散热槽2进行除尘作业。
[0027]优选的,吸尘组件包括旋轴接头8、吸尘管9、吸尘器10和吸尘口12;
[0028]吸尘口12等距离分布在中空转轴3上,中空转轴3的顶部通过旋轴接头8与吸尘管9的一端连接,吸尘管9的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顶部的吸尘器10连接,在进行除尘作业的同时,吸尘器10工作,在吸尘口12的附近产生负压,将刷毛7清洁下的灰尘通过吸尘口12吸入至吸尘器10的内部,起到除尘效果。
[0029]优选的,吸尘器10通过吸尘管9和旋轴接头8与中空转轴3上的吸尘口12连通,方便吸尘。
[0030]优选的,吸尘口12开设在中空转轴3上相邻两个刷毛7之间,方便吸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侧安装有散热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2)处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与装置壳体(1)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1)顶部两侧的X轴丝杆模组(4),所述X轴丝杆模组(4)上安装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中心处转动有中空转轴(3),所述中空转轴(3)的底部分布有与散热槽(2)外壁接触的刷毛(7),所述中空转轴(3)上位于安装座(5)的内部安装有从动伞齿轮(11),所述安装座(5)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与从动伞齿轮(11)啮合连接的主动伞齿轮(13),所述中空转轴(3)的顶部与装置壳体(1)顶部的吸尘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丝杆模组(4)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1)顶部两侧的滑轨(14),所述滑轨(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5),所述往复丝杆(15)与滑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晨
申请(专利权)人:丰德信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