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配重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175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需铸造的配重块的制造方法;先用多块金属板焊接成外壳,外外壳上留有填料口,再将废金属、碎石、废渣等芯料填入外壳,将填好芯料的配重块放入减压舱中干燥,干燥过程中用抽气泵抽出减压舱中的湿空气,并同时向减压舱中吹入干燥空气,配重块干燥后,封闭所述的填料口,制成配重块;或者在执行干燥步骤前,先封闭填料口,再执行干燥步骤时,利用配重块自身的外壳代替减压舱,在所述外壳上开有抽气口和进气口,在抽气口和进气口处分别连接抽气泵和干燥空气源,边用抽气泵抽出配重块外壳中的湿空气边向所述外壳中充入干燥空气,用更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重块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有特殊的干燥步骤的配重块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配重块早已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以及各个领域的工业生产中。例如,生活中使 用的滚筒洗衣机、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电梯、吊车等升降机械以及铲车、叉车等装卸 行走机械上,都应用有形状、重量不同的配重块。目前,配重块主要是用铸造工艺制造。这种工艺需要先用瑢化炉将作为原料的 废钢铁熔化,再将熔化的钢水、铁水注入型模中,凝固、出模后再经过打磨、养护 即成所需的配重块。如此制造配重块的优点是密度大、内部质量分布均匀;缺点是 原料成本高,且在将废钢铁熔化成钢水、铁水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电能,且会 造成较大的污染,加重环保负担。针对铸造工艺的上述缺点,应运而生了 "金属外壳+填充芯料"式的配重块。例 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846383Y以及CN201024066Y公开的配重块,均是先 制出一留有进料口的金属外壳,再向外壳中填充芯料;所填的芯料可能是尾矿、废 钢板、废钢条、钢渣、钢砂、碎石、水泥等密度较大的废弃物资;然后封闭进料口。 所述的外壳可以由铜板、钢板或铁板等金属板焊接成型;或根据配重块的最终用途 需要,先将用于制作配重块外壳的金属板冲压成所需形状,再焊接成外壳。如此制成的配重块芯料组成成分多样,且为了降低成本,芯料多是在未经任何 加工的自然状态下填充进入外壳,故其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尤其在应用较大量的湿 水泥作为芯料时,其中含有的水分更多。这些水分在运输和长期使用中,容易造成 芯料中金属成分的氧化锈蚀,使得芯料内部出现某些结合强度明显弱化的局部,进 而造成芯料与外壳不能保持为一个密实的整体,芯料可能碎裂成多个小块,导致配重块在使用过程中,芯料可能在外壳内晃动。再者,焊接成型的外壳不可能是绝对气密的,尤其在焊缝处,无论采取任何工 艺、任何处理技术,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密封。这就使得内部的水分在水泥干燥及自 然蒸发的过程中会不断向外壳外渗出。由于配重块制成后,多是在制造厂仅涂上底 漆,然后发货送往用户处,到用户处后再涂面漆。这之间要经过长途运输,甚至是 漂洋过海。在长途运输中,如果配重块内部有水分渗出,将锈蚀配重块外表面;这 一方面会使得配重块外壳质地变得疏松,影响配重块质量和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出 厂前本已上好的底漆失效,当配重块运到目的地后,用户无法直接涂面漆,而不得 不重复打磨表面、上底漆的过程后,再涂面漆;这样不但给用户带来麻烦,而且也 使配重块本身的质量大大下降。为了避免配重块内部的水分带来的上述问题,现有通过焊接方法制造配重块的 技术中往往在填充芯料后暂时不焊接顶盖,不封闭进料口,而是将填好芯料的配重 块放在阴凉干燥处自然风千,待达到干燥要求后,再焊接顶盖、封闭进料口。这种 自然风干通常需要7——IO天才能达到理想干燥效果,不但费时,而且在此过程中, 配重块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将对配重块表面造成锈蚀,后续工序中还要另行除锈。 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蒸汽锅炉加热风干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在芯料填充完 毕后,暂不封闭填料口,而用过热蒸汽熏蒸配重块,加速其内部水分的蒸发。这种 方式需要耗费电力、煤炭等能源,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在空气潮湿的地区,这种 干燥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用铸造方法制造配重块耗能高、污染大,而用焊接方法制造配重块需要长时间 的风干干燥或过热蒸汽的熏蒸干燥,耗费时间、耗费电力、耗费煤炭,增加了配重 块的综合成本,且干燥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新方法制造配重块。所述的新方法在制造配重 块的过程中,包括特殊的使配重块干燥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种包括特殊干燥 步骤的的具体步骤如下1) 用多块金属板焊接成配重块的外壳,并留有填料口;2) 用废钢铁、废渣、尾矿石、碎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充当芯料,按计算好的配比,从填料口填入外壳中;3) 将己填入芯料的配重块用振导器振导,以减小芯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并/或 用压力锤将所述的芯料压实;在振导和/或压实过程中,随时用钢砂充填芯料内部的 空隙;4) 用水泥或建筑用胶作为粘结剂灌入外壳内,水泥或建筑用胶凝固后,外壳和 芯料粘结牢固;或者向外壳内注入钢水或铁水,钢水或铁水冷却凝固后,外壳和芯 料结合牢固;5) 利用一能够相对封闭的空间作为减压舱,该减压舱具有能封闭的舱门、用于 连接抽气泵的抽气口以及用于充入干燥空气的进气口;将配重块放入减压舱中;'在 减压舱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随时向减压舱外报告减压舱内的环境湿度;6) 关闭减压舱的舱门;在减压舱抽气口处连接抽气泵,并开动抽气泵从减压舱 中向外抽气,并从进气口向减压舱内充入干燥空气,使减压舱中的配重块内的水分 加速蒸发;蒸发出的水分随即被抽气泵抽出到减压舱外。7) 当减压舱内的配重块经过一定时间的蒸发干燥后,参考湿度传感器报告的减 压舱内的湿度,并参考实际生产中对配重块干燥程度的不同要求,适时关闭抽气泵, 并停止干燥空气的吹入;打开减压舱舱门,取出配重块;8) 在配重块填料口处焊接金属板以封闭该填料口,制成完整的配重块。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种制造配重块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 使配重块达到同样的干燥效果所需的干燥时间从自然风干的7——10天縮短至1天 左右(甚至是数小时内),且生产出的配重块不需另做蒸汽养护,可直接涂覆底漆、 出厂送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第二种,该方法也包括特殊的干燥步骤,该 方法的基本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1) 用多块金属板焊接成配重块的外壳,该外壳留有填料口并开有用于连接抽气 泵的抽气口;2) 用废金属、矿渣、尾矿石、碎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充当芯料,按计算好的配比, 从填料口填入外壳中;,4)用水泥或建筑用胶作为粘结剂灌入外壳内,水泥或建筑用胶凝固后,外壳和 芯料粘结牢固;或者向外壳内浇铸钢水或铁水,钢水或铁水冷却凝固后,外壳和芯料结合牢固;5) 在填料口处焊接金属板以封闭该填料口;6) 在抽气口处连接抽气泵,并开动该抽气泵从配重块中向外抽出水分和湿润空 气,使配重块内部加速干燥;7) 当配重块经过一定时间的如上述步骤20)中所述的干燥过程后,关闭并撤除 抽气泵;8) 封闭抽气口,完成配重块的制造。上述第二种的第一优选方案是,在上述基本方案的基础上, 在步骤2)和4)之间还设置如下的步骤3):3)将已填入芯料的配重块用振导器振导,以减少芯料中的空隙,并/或用压力 锤将芯料压实;在振导和/或压实过程中,随时用钢砂充填芯料中的空隙。上述第二种的第二优选方案是,在上述基本方案或第一优选 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在配重块外壳上与抽气口位置不同的位置,还开有用于吹 入干燥空气的进气口;在所述的步骤6)中,同时从所述的进气口向所述的配重块内 吹入干燥空气;在所述的步骤7)中,同时撤除向所述配重块内吹入所述干燥空气的 干燥空气源;在所述的步骤8)中,在封闭所述的抽气口的同时,封闭所述的进气口。上述第二种的第三优选方案是,在上述第二优选方案的基础 上,其中所述的抽气口和所述的进气口被安排在配重块外壳上空间距离最远的位置。上述第二种的第四优选方案是,在上述第二优选方案的基础 上,在所述的步骤6)中,用所述抽气机从所述的配重块内部抽出水分和湿润空气的 过程以及从所述的进气口向所述的配重块内吹入干燥空气的过程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配重块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多块金属板焊接成所述配重块的外壳,所述的外壳留有填料口; 2)用废钢铁、废渣、尾矿石、碎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充当芯料,按计算好的配比,从所述的填料口填入所述的外壳中;3)将已填入所述芯料的所述配重块用振导器振导,以减小芯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和/或用压力锤将所述的芯料压实;在所述的振导和/或所述的压实过程中,随时用钢砂充填芯料内部的空隙; 4)用水泥或建筑用胶作为粘结剂灌入所述的外壳内,所述水泥或建筑用胶凝固后,所述的外壳和所述的芯料粘结牢固;或者向所述的外壳内注入钢水或铁水,所述钢水或铁水冷却凝固后,所述的外壳和所述的芯料结合牢固; 5)利用一能够相对封闭的空间作为减压舱,所述的减压舱具有能封闭的舱门、用于连接抽气泵的抽气口以及用于充入干燥空气的进气口;将所述的配重块放入所述减压舱中;在所述的减压舱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随时向所述的减压舱外报告所述的减压舱内的环境湿度; 6)关闭所述减压舱的舱门;在所述的减压舱抽气口处连接抽气泵,并开动所述的抽气泵从所述的减压舱中向外抽气,并从所述的进气口向所述的减压舱内充入干燥空气,使所述减压舱中的所述配重块内的水分加速蒸发;蒸发出的水分随即被所述抽气泵抽出到减压舱外。 7)当所述减压舱内的所述配重块经过一定时间的蒸发干燥后,参考所述的湿度传感器报告的所述减压舱内的湿度,并参考实际生产中对所述配重块干燥程度的不同要求,适时关闭所述的抽气泵,并停止所述干燥空气的吹入;打开所述减压舱舱门,取出所述的配重块; 8)在所述配重块填料口处焊接金属板以封闭所述的填料口,制成完整的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升林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地恩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