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07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属于燃气生产设备领域,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生产组件,底座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板,四个倾斜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倾斜滑槽,四个倾斜板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行走组件,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两个行走组件进行展开驱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行走组件均设置于两个倾斜板的内部,使得行走组件在运动时,可以向下运动,使得行走组件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而便于生产设备的移动,满足不同位置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燃气生产设备缺乏移动功能,以至于在不同位置使用时,需要多人搬运,或额外采用推车进行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0635962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电解槽、一级气液分离装置、触媒催化混合装置、二级气液分离装置和气体缓冲罐,一级气液分离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位调节水箱连通,一级气液分离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槽连通;所述的一级气液分离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触媒催化混合装置连通,触媒催化混合装置的顶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二级气液分离装置连通,二级气液分离装置的顶部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缓冲罐连通,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燃气管道连通工业燃气锅炉。本技术降低了电能的消耗,提高了整个制气过程中的热传换效率,产生的氢能混合气体即产即用,避免了气体存储泄漏的危险。
[0003]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燃气生产设备是将电解槽、热交换器、气液分离装置和触媒催化混合设备进行接触,以至于其质量较大,缺乏移动的功能,以至于设备在满足不同位置使用时,一般需要多个工作人员或采用推车进行搬运,操作过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生产组件,所述底座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板,四个倾斜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倾斜滑槽,四个所述倾斜板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两个行走组件进行展开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把手,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环形重力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滑动于两个倾斜滑槽内部的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两端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滑动于所述底座内壁的顶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内壁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板,两个所述驱动板的另一侧分别铰接于两个移动板相对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且两个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框,两个所述驱动板分别转动于两个所述凹槽和两个U型框的内部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生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顶部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电解槽的一侧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
有触媒催化混合设备。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环形重力板的设置,保证其底座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其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对两个行走组件进行相离驱动,通过两个行走组件均设置于两个倾斜板的内部,使得行走组件在运动时,可以向下运动,使得行走组件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而便于生产设备的移动,满足不同位置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燃气生产设备缺乏移动功能,以至于在不同位置使用时,需要多人搬运,或额外采用推车进行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行走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燃气生产组件;21、电解槽;22、热交换器;23、气液分离装置;24、触媒催化混合设备;3、倾斜板;4、倾斜滑槽;5、行走组件;51、导杆;52、行走轮;53、连接块;54、移动板;6、驱动组件;61、电机;62、转动轴;63、连接板;64、驱动板;7、T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生产组件2,底座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板3,四个倾斜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倾斜滑槽4,四个倾斜板3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行走组件5,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两个行走组件5进行展开驱动的驱动组件6,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把手7,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环形重力板;
[0021]通过环形重力板的设置,保证其底座1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其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驱动组件6的设置,可以对两个行走组件5进行相离驱动,通过两个行走组件5均设置于两个倾斜板3的内部,使得行走组件5在运动时,可以向下运动,使得行走组件5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而便于生产设备的移动,满足不同位置的使用;
[002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燃气生产设备缺乏移动功能,以至于在不同位置使用时,需要多人搬运,或额外采用推车进行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0023]行走组件5包括滑动于两个倾斜滑槽4内部的导杆51,两个导杆51两端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52;
[0024]通过两个导杆51位于两个倾斜滑槽4的内部,便于导杆51在左右运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行走轮52沿着两个倾斜滑槽4进行倾斜运动,进而带动两个行走轮52与地面进行接触。
[0025]导杆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4,移动板54的顶部滑动于底座1内壁的顶部;
[0026]通过两个移动板54相对或相离方向的运动,即可带动对应的连接块53相对或相离运动,进而可以带动两组行走组件5进行展开,形成行走工作。
[0027]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于底座1内壁顶部的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2,转动轴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3,连接板6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板64,两个驱动板64的另一侧分别铰接于两个移动板54相对的一侧;
[0028]电机6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锥形转子电动机,且为正反转旋转驱动,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和编码方式进行设置,用于带动转动轴62进行旋转,而转动轴62的旋转,可以带动连接板63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带动两个驱动板64扇形摆动,进而可以带动两个移动板54相对或相离方向进行驱动。
[0029]连接板63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且两个移动板5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框,两个驱动板64分别转动于两个凹槽和两个U型框的内部之间;
[0030]通过凹槽和U型框的设置,便于驱动板64与连接板63和移动板54之间的铰接设置,进而便于连接板63在旋转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生产组件(2),所述底座(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板(3),四个倾斜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倾斜滑槽(4),四个所述倾斜板(3)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行走组件(5),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两个行走组件(5)进行展开驱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把手(7),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环形重力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5)包括滑动于两个倾斜滑槽(4)内部的导杆(51),两个所述导杆(51)两端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3),所述连接块(5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4),所述移动板(54)的顶部滑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解兵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