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管路结构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8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管路结构和空调器,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间隔地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穿透连接本体;第一支撑部,设置在连接本体内,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支撑部,设置在连接本体内,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连接;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普通管连接结构在切向方向上约束较弱,容易被压缩机激起较大振动位移导致应变超标的技术问题。激起较大振动位移导致应变超标的技术问题。激起较大振动位移导致应变超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管路结构和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管路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外机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压缩机由于自身内部结构的原因导致压缩机本体振动,从而激起与之相连的管路振动,进一步导致管路应力应变超标,甚至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管路疲劳断裂,使机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橡胶管固定块广泛应用于空调中,多用于管路减振。
[0003]然而,普通的管固定块对管路具有很好的径向约束作用,但在切向方向上约束较弱。当管路在切向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时,管固定块所起到的减振作用十分有限。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管路结构和空调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普通管连接结构在切向方向上约束较弱,容易被压缩机激起较大振动位移导致应变超标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间隔地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穿透连接本体;第一支撑部,设置在连接本体内,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支撑部,设置在连接本体内,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连接;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为圆形通孔,第二安装孔为圆形通孔,连接结构具有预设平面,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和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均位于预设平面上;固定板与预设平面之间存在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是30
°
至150
°

[0010]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具有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一支撑部具有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第二支撑部具有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二支撑部具有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端;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之间。
[0011]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为圆形通孔,第一支撑部为环形结构,第一安装孔的内径小于第一支撑部的内径;第二安装孔为圆形通孔,第二支撑部为环形结构,第二安装孔的内径
小于第二支撑部的内径。
[0012]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具有预设平面,连接结构为以预设平面为对称平面的对称结构;第一支撑部为以预设平面为对称平面的对称结构;第二支撑部为以预设平面为对称平面的对称结构。
[0013]进一步地,连接本体包括: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一开槽的另一端连通至连接本体的外部;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第二开槽的另一端连通至连接本体的外部;第一开槽的沿伸方向与第二开槽均为以预设平面为对称平面的对称结构。
[0014]一种管路结构,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为上述任一一项的连接结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插设在连接结构的第一安装孔内;第二管路,第二管路插设在连接结构的第二安装孔内。
[0015]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管路结构。
[0016]有益效果:
[0017]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以增强管路之间切向方向上的约束,抑制被固定管路的振动,降低被固定管路的应力,从而提高管路疲劳寿命。
[0018]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支撑部为钢片,连接本体可形变。
[0019]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使两根管路的连接强度更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固定管路应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连接结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连接结构中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连接结构在空调器管路结构中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连接本体;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第一开槽;14、第二开槽;2、第一支撑部;21、第一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3、第二支撑部;31、第三连接端;32、第四连接端;4、连接组件;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固定板;5、预设平面;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连接本体1,连接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相间隔地设置;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均穿透连接本体1;第一支撑部2,设置在连接本体1内,第一支撑部2与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支撑部3,设置在连接本体1
内,第二支撑部3与第二安装孔12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与第一支撑部2远离第一安装孔11的一侧连接;连接组件4与第二支撑部3远离第二安装孔12的一侧连接。
[0027]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中,在连接本体1内设置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再通过连接组件4将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进行连接,使得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在使用时,将支管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再通过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加以支撑,最外围再由连接本体1加以固定,这样,当相连设备发生振动时,该连接结构可降低支管的振动位移,即减少支管切向方向位置偏移,从而降低支管因振动而产生的应力。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管连接结构在切向方向上约束较弱,容易被设备激起共振导致应变超标的技术问题。
[0028]具体地,在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之间设置连接组件4,对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形成支撑,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与第一支撑部2远离第一安装孔11的一侧连接;连接组件4与第二支撑部3远离第二安装孔12的一侧连接,可以阻碍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相对运动,将上述结构再设置到连接本体1内,便可以阻碍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之前的相对移动。从而约束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内的管路在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本体(1),所述连接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均穿透所述连接本体(1);第一支撑部(2),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1)内,所述第一支撑部(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1)内,所述第二支撑部(3)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内壁面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一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部(41),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连接;第二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固定板(43),所述固定板(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连接,所述固定板(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12)为圆形通孔,所述连接结构具有预设平面(5),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均位于所述预设平面(5)上;所述固定板(43)与所述预设平面(5)之间存在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是30
°
至15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1),所述第一支撑部(2)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群英夏凯康玉勋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