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81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6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单元框架,单元框架包括框体,框体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还设有铰接定位组件,相邻的单元框架之间通过铰接定位组件铰接连接,铰接定位组件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框体下端设有锚定装置,锚定装置包括主锚钉和过渡套筒,过渡套筒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过渡套筒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一端设有多个副锚钉,副锚钉插入贯通孔内,活动块另一端与推拉杆连接,解决了问题搁置在软质地面上的装配式建筑迎风易出现位移的问题。迎风易出现位移的问题。迎风易出现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在工厂成批成套地制造标准结构件,再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
[0003]对于层数较高的装配式建筑,通常地基需要传统建筑一样采用桩基开挖、浇筑等工艺,甚至承重柱也需要采用传统的方式。非受力墙体可采用拼装方式安装,最后在对接处浇筑成一体,节省工期。对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方式更加灵活,甚至省去了地基的浇筑的时间,可完全采用工厂预制件拼装的形式。
[0004]一般临时搭建的低层装配式建筑,由于后期需要拆除,为了减小对现有环境的破坏,通常并不进行地基浇筑,仅搁置在地面。对于硬质地面,通常采用碰撞螺栓将该类建筑固定于地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但是对于土质地面,如公园空地,难以打膨胀螺栓,由于装配式建筑普遍偏轻,建筑立面迎风面积大,因此大风时还是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解决了问题搁置在软质地面上的装配式建筑迎风易出现位移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单元框架,单元框架包括框体,框体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还设有铰接定位组件,相邻的单元框架之间通过铰接定位组件铰接连接,铰接定位组件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框体下端设有锚定装置,锚定装置包括主锚钉和过渡套筒,过渡套筒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过渡套筒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一端设有多个副锚钉,副锚钉插入贯通孔内,活动块另一端与推拉杆连接。
[0007]优选的方案中,铰接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设有第二插销部,第二铰接件设有第一插销部,第一插销部和第二插销部分别插接在相邻单元框架的框体内,第一铰接件设有外套结构,第二铰接件设有内套结构,外套结构和内套结构转动套接。
[0008]优选的方案中,推拉杆上套接有至少两个球型顶珠,第二铰接件的内套结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缺口部和V型抵靠部,V型抵靠部一端与内套结构可形变连接,第一铰接件的外套结构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槽,推拉杆沿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球型顶珠挤压V型抵靠部,V型抵靠部的自由端卡入卡槽内。
[0009]优选的方案中,相邻的V型抵靠部在推拉杆的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布置,球型顶珠并排布置至少三个,三个球型顶珠卡住两个相邻的V型抵靠部。
[0010]优选的方案中,球型顶珠与推拉杆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框架交界处的底部安装锚定装置,通过建筑自身重力,将锚定装置压入土层,框架体被锁定于地面达到自稳定效果,防止被风掀翻或发生位移;单元框架采用铰接结构,方便调整角度,可自由组合成需求形状,使用灵活;每个单元框架自成一个整体,即使安装饰面板后,也不会影响多个框架布局结构调整;采用铰接定位组件可方便的锁定单元框架之间的角度。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单元框架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铰接定位组件连接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V型抵靠部处放大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推拉杆与主锚钉处剖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的副锚钉处剖视图。
[0019]图7是本技术的布局结构图一。
[0020]图8是本技术的布局结构图二。
[0021]图9是本技术的多层堆叠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的拉索连接耳钉安装示意图。
[0023]图中:单元框架1;框体101;外饰面板102;铰接耳座103;端面法兰对接板104;铰接定位组件2;推拉杆201;第一铰接件202;第二铰接件203;缺口部204;V型抵靠部205;卡槽206;球型顶珠207;第一插销部208;第二插销部209;主铰接柱210;限位块211;螺套212;拉索连接耳钉213;锚定装置3;主锚钉301;过渡套筒302;贯通孔303;副锚钉304;活动块305;止挡部306;拉索4;锚定部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10中,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单元框架1,单元框架1包括框体101,框体101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103,还设有铰接定位组件2,相邻的单元框架1之间通过铰接定位组件2铰接连接,铰接定位组件2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201,推拉杆201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框体101下端设有锚定装置3,锚定装置3包括主锚钉301和过渡套筒302,过渡套筒302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303,过渡套筒302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305,活动块305一端设有多个副锚钉304,副锚钉304插入贯通孔303内,活动块305另一端与推拉杆201连接。
[0026]优选的方案中,铰接定位组件2还包括第一铰接件202和第二铰接件203,第一铰接件202设有第二插销部209,第二铰接件203设有第一插销部208,第一插销部208和第二插销部209分别插接在相邻单元框架1的框体101内,第一铰接件202设有外套结构,第二铰接件203设有内套结构,外套结构和内套结构转动套接。
[0027]优选的方案中,推拉杆201上套接有至少两个球型顶珠207,第二铰接件203的内套结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缺口部204和V型抵靠部205,V型抵靠部205一端与内套结构可形
变连接,第一铰接件202的外套结构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槽206,推拉杆201沿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球型顶珠207挤压V型抵靠部205,V型抵靠部205的自由端卡入卡槽206内。
[0028]优选的方案中,相邻的V型抵靠部205在推拉杆201的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布置,球型顶珠207并排布置至少三个,三个球型顶珠207卡住两个相邻的V型抵靠部205。
[0029]优选的方案中,球型顶珠207与推拉杆201螺纹连接。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1

10中,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单元框架1,多个单元框架1组成首尾相连得闭环结构,单元框架1包括框体101,框体101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103,相邻的单元框架1之间铰接连接,框体101两侧各设有外饰面板102,框体101另外两端设有端面法兰对接板104,多个单元框架1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端面法兰对接板104堆叠多层。
[0032]由于单元框架1采用铰接,闭环结构可以变换几何形状,下层的闭环结构和上层的闭环结构可以呈现不同的几何形状,更加具有艺术感。
[0033]下层下端端面法兰对接板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多个单元框架(1),单元框架(1)包括框体(101),框体(101)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103),还设有铰接定位组件(2),相邻的单元框架(1)之间通过铰接定位组件(2)铰接连接,铰接定位组件(2)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201),推拉杆(201)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框体(101)下端设有锚定装置(3),锚定装置(3)包括主锚钉(301)和过渡套筒(302),过渡套筒(302)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303),过渡套筒(302)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305),活动块(305)一端设有多个副锚钉(304),副锚钉(304)插入贯通孔(303)内,活动块(305)另一端与推拉杆(2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建筑自稳定型框架结构,其特征是:铰接定位组件(2)还包括第一铰接件(202)和第二铰接件(203),第一铰接件(202)设有第二插销部(209),第二铰接件(203)设有第一插销部(208),第一插销部(208)和第二插销部(209)分别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江维陈志雄张文涛江浪
申请(专利权)人:亿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