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关于一种微小零件自动传输设备包括设备支架,设有第一固定单元、伸缩单元、驱动结构、定位单元、抵压部及至少一个弹性元件,通过定位单元定位微小零件,驱动单元驱动伸缩单元在第一固定单元上往复运动,使得微小零件实现自动化,组装方便,且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掉落及产生损耗,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散热风扇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通讯产品、光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等各种现代仪器设备上,用于保证设备内部核心部件的散热,避免由于设备内部过热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3]电子产品中的散热风扇尺寸很小,在散热风扇的组装过程中,传送组装压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在传送组装过程中压环没有被固定,压环很难组装至散热风扇内部,且压环未安装到位时,会导致转轴旋转时与轴承内表面相接触或脱离轴管内部,致使转轴磨损或扇轮旋转不顺等问题。
[0004]如在传统工艺流程中,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压环,通常采用气动吸针进行吸取并移动后掉落安装,由于压环的质量非常轻,会出现无法从气动吸针上掉落至安装位置的情况,因此需要人为的抖动气动吸针迫使压环脱落,但该操作增加了压环组装不到位的风险,且耗费人力,增加成本。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将微小零件通过传送机构输送到吸放机构下,由吸放机构置于散热风扇中,在输送过程中,使得微小零件不易掉落或脱离。
[0007]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包括设备支架,设有第一固定单元、伸缩单元、驱动结构、定位单元、抵压部及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伸缩单元活动组设于第一固定单元上,并形成有顶面及底面,所述伸缩单元内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向上贯穿顶面形成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伸缩单元于第一固定单元上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定位单元,活动组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部,并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至少一个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弹性元件对定位单元产生向上的推力, 使得第一限位部向上经第一开口凸伸至顶面上方,同时使得第二限位部经第二开口向上凸出;抵压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顶面的至少部分;当所述伸缩单元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抵压部限位而下降,第一限位部的端部抵触于抵压部的下表面,进而维持第二限位部的端缘不高于抵压部的下表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单元的顶面向底面方向凹陷形成容置槽,并定义有底壁面,所述第二开口设于底壁面上;当所述伸缩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槽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植入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槽的上方被抵压部覆盖,所述
植入口由容置槽的侧面形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端缘与底壁面齐平或者低于底壁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端部位于所述抵压部的下表面所在平面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端缘位于顶面所在平面与底壁面所在平面之间。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振动机构,包括一振动单元及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与所述伸缩单元的容置槽的植入口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吸放机构,其包括主体、气缸,所述主体内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相连通,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开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放机构还包括定位元件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形成于所述主体的中央,所述定位元件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内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环设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定位元件部分凸设于所述主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元件上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用于在第三开口内进行伸缩运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使得微小零件自动传输,且在传输过程中压环不易掉落并不产生损耗,从而微小零件组装方便、节约人力,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中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吸放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驱动结构与传送结构的结合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伸缩单元位于第二位置与驱动结构结合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中图6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定位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中较佳实施方式的压环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0]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1]在本申请中,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的方向为参考,其中将X轴所在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
[0022]请参考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可用于在小型散热风扇中安装压环50等微小零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小零件以压环50为例)。所述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包括一个设备支架、伸缩单元21、驱动结构10、定位单元23、至少一
个弹性元件234及抵压部221。
[0023]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2设于设备支架上,所述伸缩单元21活动组设于第一固定单元22上,并形成有顶面213及底面214,所述伸缩单元21内形成有容纳腔体211,所述容纳腔体211向上贯穿形成第一开口2111及第二开口2121。
[0024]具体地,所述伸缩单元21的顶面213向底面214方向凹陷形成有容置槽212,且所述容置槽212定义有底壁面2121,所述第二开口2112设于底壁面2121上。
[0025]具体地,所述驱动结构10驱动所述伸缩单元21于第一固定单元22上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伸缩单元21伸出于第一固定单元22外部分上,所述第二位置位于伸缩单元21内缩于第一固定单元22的部分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10为一长形气缸,所述长形气缸与所述伸缩单元21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0026]具体地,所述定位单元23活动组设于所述容纳腔体211的内部,并形成有第一限位部232和第二限位部233;至少一个弹性元件234位于所述容纳腔体211内,所述弹性元件234对定位单元23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第一限位部232向上经第一开口2111凸伸至顶面213上方,同时使得第二限位部233经第二开口2112向上凸出;所述抵压部221覆盖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2的顶面213的至少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压部221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2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0027]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单元23具有一个底座231,所述弹性元件234设于底座231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32及第二限位部233为一体成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支架,设有第一固定单元(22);伸缩单元(21),活动组设于第一固定单元(22)上,并形成有顶面(213)及底面(214),所述伸缩单元(21)内形成有容纳腔体(211),所述容纳腔体(211)向上贯穿顶面(213)形成第一开口(2111)及第二开口(2112);驱动结构(10),驱动所述伸缩单元(21)于第一固定单元(22)上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定位单元(23),活动组设于所述容纳腔体(211)内部,并形成有第一限位部(232)和第二限位部(233);至少一个弹性元件(234),位于所述容纳腔体(211)内,所述弹性元件(234)对定位单元(23)产生向上的推力, 使得第一限位部(232)向上经第一开口(2111)凸伸至顶面(213)上方,同时使得第二限位部(233)经第二开口(2112)向上凸出;抵压部(221),覆盖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2)的顶面(213)的至少部分;当所述伸缩单元(2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32)被抵压部(221)限位而下降,第一限位部(232)的端部(2321)抵触于抵压部(221)的下表面,进而维持第二限位部(233)的端缘(2331)不高于抵压部(22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21)的顶面(213)向底面(214)方向凹陷形成容置槽(212),并定义有底壁面(2121),所述第二开口(2112)设于底壁面(2121)上;当所述伸缩单元(2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槽(212)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植入口(2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零件的自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伸缩单元(2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槽(212)的上方被抵压部(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单文桃,刘爱标,林连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