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体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5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闭体开闭装置,能够提高开闭体的操作性。开闭体开闭装置具备:驱动部,具有电动机,使设于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移动;位置检测部,对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使用位置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对开闭体的开闭移动进行控制,其中,控制部在对开闭体的手动操作进行辅助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以追随于根据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而预先确定的目标输入值的方式控制对于电动机的输入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闭体开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闭体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在使用者通过手动操作来对设于车辆的后车门进行开闭时为了降低使用者的操作力而通过对开闭体开闭装置的电动机进行驱动来辅助手动操作的控制。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开闭体开闭装置,在进行基于使用者的手动操作的情况下,执行使电动机以与开闭体的开闭速度对应的转速旋转的辅助电压的施加,由此能够以追随于使用者的手动操作的形式将用于辅助手动操作的辅助力施加于开闭体。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178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另外,根据开闭体的形状、种类、开闭体开闭装置的配置等,开闭体的操作载荷因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而不同。由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闭体开闭装置中,根据开闭体的开闭位置,产生辅助力过大的情况、过小的情况,辅助力无法充分地应对开闭体的开闭位置,因此有时开闭体的操作性下降。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开闭体的操作性的开闭体开闭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具备:驱动部,具有电动机,使设于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移动;位置检测部,对所述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使用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对开闭体的开闭移动进行控制,其中,在对所述开闭体的手动操作进行辅助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追随于根据所述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而预先确定的目标输入值的方式控制对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入值。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开闭体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开闭体开闭装置的车辆的图。
[0015]图2是用于说明开闭体开闭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6]图3A是示出关闭机构中的全闩锁状态的图。
[0017]图3B是示出关闭机构中的从全闩锁状态向半闩锁状态转变的情况的图。
[0018]图3C是示出关闭机构中的半闩锁状态的图。
[0019]图3D是示出关闭机构中的未闩锁状态的图。
[0020]图4是示出中温的温度范围内的行程量与目标输入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1]图5是示出控制部的具体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0022]图6是用于说明开闭体开闭装置中的开闭体开闭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开闭体开闭装置1的一例,例示了对汽车的后车门进行开闭控制的装置,不过开闭体开闭装置1也能够适用于店铺、车库等构造物中设置的闸门、推拉门、平开门、或者对在构造物正面的开口的上方配置的折叠式的挑檐的开闭进行控制的装置。
[0024][开闭体开闭装置的全体構成][0025]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开闭体开闭装置的车辆的概略侧视图。
[0026]使用开闭体开闭装置1的车辆100具备作为基体的一例的图1所示的开口部件10、开闭体20、图2所示的开闭体开闭装置1、外把手开关62、关闭机构70、相互作用检测部80。开闭体开闭装置1具备图1、图2所示的开闭体驱动部30、控制部50、位置检测部60、温度检测部61。开闭体驱动部30与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部”对应。
[0027]开闭体开闭装置1是相对于设于开口部件10的开口部11而对开闭体20进行开闭的装置。
[0028][开口部件][0029]开口部件10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开闭体开闭装置1的汽车中相对于车身的行进方向而设于后部。开口部件10是使用于该汽车的车身,通过开口部件10的缘部来形成开口部11。开口部1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状、圆形状等任何形状。
[0030][开闭体][0031]开闭体20是汽车的后车门,向开状态(参照图1)或闭状态转变。开闭体20中的开状态是将开口部11打开的状态,是在车辆100的后部处能够使行李等对象物经由开口部11从外部出入后部行李厢的状态。开闭体20中的闭状态是将开口部11封锁的状态。换言之,闭状态能够设为开闭体20处于阻碍行李等对象物通过开口部11并向相反侧移动的位置时的状态。并且,开状态能够设为开闭体20处于容许该对象物通过开口部11并向相反侧移动的位置时的状态。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体20的上边部经由作为铰链的轴部而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开口部件10中的开口部11的上缘部侧。开闭体20以轴部为中心而以下边部侧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式回转,与开口部11接触或从开口部11分离,由此使开闭体20向开状态或闭状态转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体20的位置变更通过上述的回转机构来实现,不过开闭体20的位置变更用的机构并不限定于回转,只要能够使开闭体20向开状态或闭状态转变,则可以为任何机构。
[0033]需要说明的是,开闭体20只要能够向开状态或闭状态转变,则可以为任何结构,例如也可以为滑动门。
[0034][开闭体驱动部][0035]开闭体驱动部30相对于设于开口部件10的开口部11而使开闭体20向开方向和闭方向移动。开闭体驱动部30也可以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体驱动部30在开闭体20的
左右两端以及开口部11的左右的两边缘各设有一个,共计两个。通过各个开闭体驱动部30进行驱动而使开闭体20移动,由此开闭体20相对于开口部件10而进行相对移动,向开状态或闭状态转变。
[0036]两个开闭体驱动部30使开闭体20向使开闭体20为开状态的方向(开方向)和使开闭体20为闭状态的方向(闭方向)移动。只要能够使开闭体20向开状态和闭状态转变,开闭体驱动部30就可以分别以同方向且同一驱动量对开闭体20进行驱动。并且,若两个开闭体驱动部30能够分别使开闭体20向开方向和闭方向移动,则即便是不同的方向的驱动,也可以以不同的驱动量对开闭体20进行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闭体驱动部30设置成同步地进行相同的驱动。
[0037]开闭体驱动部30的一端与开口部件10连接,另一端与开闭体20连接。开闭体20设置成相对于开口部件10能够进行相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够将铰链作为中心来进行回转的方式设于开口部件10。为了开闭体20相对于开口部件10而进行回转移动,开闭体驱动部30分别将开闭体20以相对于开口部件10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开口部件10,一边相对于开口部件10进行回转一边使开闭体20向开状态或闭状态转变。
[0038]具体而言,各开闭体驱动部30是伸缩的棒状的装置,具有配置于开闭体驱动部30的一端部侧并与开口部件10侧连接的驱动主体部和配置于开闭体驱动部30的另一端部侧并与开闭体20侧连接的进退部。进退部安装成能够从驱动主体部的另一端部侧出没。关于驱动主体部和进退部的详细情况,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闭体开闭装置,具备:驱动部,具有电动机,使设于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移动;位置检测部,对所述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使用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对开闭体的开闭移动进行控制,其中,在对所述开闭体的手动操作进行辅助的辅助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追随于根据所述开闭体的开闭位置而预先确定的目标输入值的方式控制对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入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其中,所述目标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道玄武藤原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